创业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创业必读

配套创业:大树底下好乘凉

来源:网络
创业之初依附于大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跟它们的交流,学到它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自身稳定的业务,维持企业发展。
  
  拍一部电影,主角与配角都是必不可少的,企业界同样是这样。当我们仰视通用、海尔、松下这些大企业创造的商业奇迹时,很多中小企业却在这些巨头的背后,依靠提供配套服务,谋求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配套企业不同于传统的代工贴牌企业,它们往往是因为拥有独立的核心技术,为某些大企业提供某一方面的服务,完全依赖于大企业的业务而生存。这种“寄人篱下”的企业,在世界各地比比皆是,可以说只要有大企业的地方,就有配套企业的身影。当“主角”们在国际市场上大红大紫的时候,这些小企业在身后成了最容易被忘记的角色。但对于许多仍处于创业期的企业而言,做一个“配角”,未必是件坏事。
  
  站在巨人的“脚下”
  
  丁峰是青岛一家机械加工企业的负责人,他的企业创立于2000年,专门为松下电子进行流水线制作安装。“我很庆幸我们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站在巨人的‘脚下’,才能顺利地发展到今天。”丁峰告诉《中外管理》:企业创建初期,也曾经尝试过寻找新项目,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结果铩羽而归。
  
  “任何企业创立的时候都会是很困难的,我们也不例外。2000年的时候,全国上下都在喊造品牌,我们也在很多方面尝试过。例如:防盗门、电器开关,结果都不理想。”回忆起创业道路上的挫折,丁峰感触颇多,“没有资金,没有技术优势,造品牌对我们这样的小企业而言,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2001年的时候,丁峰的企业依旧是惨淡经营。生存的压力使他不得不思考企业的未来。恰在此时,《青岛晚报》一则“世界500强美国爱默生电子落户青岛,配套海尔家电”的新闻进入了他的视线。“当时我就想,世界500强的企业都来为海尔服务,总该有原因吧”。他随即查阅了大量配套企业的相关资料,并最终确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
  
  青岛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有许多企业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除了土生土长的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大企业,日本的三菱、松下,韩国的三美,美国威博客等许多大企业也都落户这里。丁峰为企业发展制定的第一步战略就是“找棵大树先乘凉”。
  
  “依附于大企业生存,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一方面可以通过跟它们的交流,学到它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自身稳定的业务,维持企业发展。”他对《中外管理》如是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03年年底,丁峰的企业已经与青岛松下、澳柯玛、中海油等几家大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的生存得以保障。
  
  小企业的配套生存法企业发展稳定,业务量稳步提升,然而新的问题摆到了丁峰的面前:大企业由于家大业大,资金流转缓慢,对于配套中小企业往往采用延期支付货款的方式,对于一些家底殷实的企业而言,支撑一年半载不成问题,但是对于一家小企业而言,日子异常艰难。“2003年,我们为青岛本地的一家冰柜企业做流水线安装,大约有300万的工程款,要到2004年年中才能付清,这对于我们几乎是致命的”。
  
  据《中外管理》调查了解:在青岛为海尔、海信、澳柯玛三家电器企业进行配套加工的小企业大约有几百家,货款延付是大企业较为普遍采用的方式,很多小企业因为资金周转不开,不得不关门歇业。
  
  “300万对于我们是个不小的数目。但是我们又没有很好的解决途径,只好与那家大企业对簿公堂”。官司打赢了,但丁峰依然高兴不起来。大企业以短期预算没有这项开支为由,坚持拒付货款,而法院判决那家冰柜企业以等值产品抵债。望着几百台电冰柜,丁峰知道企业再次陷入了困境。
  
  “为什么在与这些大企业的对话中,我们始终处于一个弱势地位?就企业而言,我们应该是平等的业务关系”。这个问题困扰着丁峰,他把所有事务交付下属处理,只身去了日本。
  
  在企业配套生产方面,日本创造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生产的典范。日本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承包关系具有多层次性,一环扣一环,形成金字塔型系列化生产体制,密切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使中小企业具有规模效益,增强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这种密切结合的生产方式让丁峰兴奋起来。“当时我突然明白: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不应把自己放在一个讨饭者的位置,而应该寻找一个双赢的契合点”。
  
  寻找到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他开始重新规划企业的发展。他的企业用半年时间逐渐中断了与国内付款期较长的大企业的业务,开始专门为日本松下做配套服务。
  
  跑龙套的也有野心
  
  作为大企业产业链中的一部分,本地土生土长的中小型配套企业由于受到企业规模、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等方面的限制,目前仍然只是大企业的附属品,很少能形成自己的品牌。“现在也许我只是个跑龙套的,但谁想永远跑龙套?给大企业做配套,只是第一步,一旦学习到足够的经验,积累了充足的资金,还是要发展自己的品牌,最少应该以爱默生为目标。”丁峰这样描述企业的未来。
  
  海尔是个集群发展的范例。世界500强企业美国爱默生集团2001年落户青岛以来,每年的增长速度超过20%,而爱默生也仅仅是海尔配套产业链上的一环。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冰箱和空调制造基地周围,吸引了日本三洋、中国广州冷机、中国台湾睿智等企业前来建立压缩机总装厂。而压缩机总装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又吸引了为压缩机制造配套零部件的电机厂、漆包线与热保护器厂等企业前来落户。这些零部件企业又吸引了一批原材料加工企业落户,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家电为核心的完整的产业链。
  
  有关专家告诉《中外管理》:成为大企业所引导的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配套企业应该制定的第一步发展目标,进而根据自身优势,打造品牌,这样企业发展才能长久。而丁峰的话代表了许多配套企业的声音:“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每年几百万的业务,更需要从大企业学到管理经验和技术。”
  
  立志掌握自己的命运
  
  对于已具相当规模的中国中小配套企业而言,选择栖身于大企业的庇护之下,同时也意味着选择了风险。由于业务单一,这些企业往往因为大企业的波动而惊恐不已。“上午松下日本总部下令撤掉这边的分公司,下午我们就要倒闭,都不用等到明天。但是如果青岛松下业绩攀升,要扩建,那我们的机会也就来了。”丁峰这样描述与松下的关系。
  
  2000年韩国大宇汽车破产还让很多人心有余悸。仅在韩国,就有402家与其直接合作的企业倒闭,如果加上间接合作企业,近万家企业受到影响,涉及职工50多万名,引发了千余家企业连锁倒闭。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丁峰很清醒地认识到潜在的危机:“为大企业作配套,仅仅是企业发展初期的选择,这种方式是我们开始时的救命稻草,但不是包治百病的济世良方。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制定一个长远的规划,走一条更为独立的道路才是出路。”
  
  在世界大企业纷纷来华建厂的热潮中,存在着诸多商机。由于本土的中小企业具有成本、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往往会被大企业优先选择作为合作伙伴。对中小企业而言,赢利是创业的目的,双赢是配套的基础,品牌才是企业的最终追求。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