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营养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 > 食物营养

柑橘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柑橘的注意事项

来源:网络

柑橘不应多吃。柑橘内含大量胡萝卜素,入血后转化为维生素A,积蓄在体内,使皮肤泛黄,即导致“胡萝卜血症”,俗称“橘黄症”,继而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综合症状。患“橘黄症”后,应适量多食植物油,并多喝水,以加速其溶解、转化和排泄。


柑橘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柑橘的注意事项

柑橘的功效与作用

柑橘果实具有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橘络、枳壳、枳实、青皮、陈皮就是传统的中药材,在中药临床上广泛应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橘皮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P比果肉含量高。

桔皮中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挥发油、黄酮类。橘皮中的挥发油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健胃祛风。黄酮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此外,橘皮还有消炎、抗溃疡、抑菌及利胆等效果。橘皮中的维生素P还可加工提取制成注射液,对血管硬化症有显著疗效。橘皮中还含有升压作用的辛弗林和N-甲基酪胺。

另据科学家发现,他们从柑橘皮中提取出一种抗癌物质,在这种物质中还发现了具有降低血压的成分。这种抗癌物质广泛存在于柠檬皮和柑橘果皮中,经动物实验表明,服用这种物质的患癌动物能明显地延长寿命。

柑橘的简介

柑橘属芸香科下属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芸香科柑橘亚科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除枳以外),用作经济栽培的有3个属:枳属、柑橘属和金柑属。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栽培的柑橘主要是柑橘属。

柑橘的组成由:根、茎、叶、花和果实组成。小乔木。单身复叶,翼叶通常狭窄,或仅有痕迹,叶片披针形,椭圆形或阔卵形,大小变异较大,顶端常有凹口,中脉由基部至凹口附近成叉状分枝,叶缘至少上半段通常有钝或圆裂齿,很少全缘。花单生或2-3朵簇生;花萼不规则5-3浅裂;花瓣通常长1.5厘米以内;雄蕊20-25枚,花柱细长,柱头头状。叶柑橘的叶片为常绿性的单生复叶,由叶身、叶翼组成。叶翼着生在叶柄上。柑橘种类品种不同,叶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根由主根、侧根、须根及须根端着生极短的根毛构成的群体,统称为根系。压条或繁殖的植株,无主根。树干与根交界处,叫根颈。枝干柑橘枝干由主干、主枝、侧枝组成。

果形种,通常扁圆形至近圆球形,果皮甚薄而光滑,或厚而粗糙,淡黄色,朱红色或深红色,甚易或稍易剥离,橘络甚多或较少,呈网状,易分离,通常柔嫩,中心柱大而常空,稀充实,瓢囊7-14瓣,稀较多,囊壁薄或略厚,柔嫩或颇韧,汁胞通常纺锤形,短而膨大,稀细长,果肉酸或甜,或有苦味,或另有特异气味;种子或多或少数,稀无籽,通常卵形,顶部狭尖,基部浑圆,子叶深绿、淡绿或间有近于乳白色,合点紫色,多胚,少有单胚。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中国柑橘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海拔最高达2600米(四川巴塘),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市,北至陕、甘、豫,东起台湾省,西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河谷。但中国柑橘的经济栽培区主要集中在北纬20°~33°之间,海拔700~1000米以下。全国生产柑橘包括台湾省在内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主产柑橘的有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江西、重庆和台湾等10个省(市、区),其次是上海、贵州、云南、江苏等省(市),陕西、河南、海南、安徽和甘肃等省也有种植。全国种植柑橘的县(市、区)有985个。世界柑橘主要分布在北纬35°以南的区域,性喜温暖湿润,有大水体增温的地域可向北推进到北纬45°。

世界有135个国家生产柑橘,年产量10282.2万吨,面积10730万亩,均居百果之首,产量第一位的数巴西,2425.26万吨,第二位数美国,1633.52万吨,中国第三,1078万吨,再后是墨西哥、西班牙、伊朗、印度、意大利等国。

食用柑橘的注意事项

柑橘之所以呈桔红色,因为富含维生素A这种成份。日该国家果树科学研究所中一个研究类胡萝卜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科研小组对日本静冈县三木镇1073名居民进行调查,这些人平时都食用大量的柑橘类水果。结果发现,这些居民血样中的化学成份与患肝脏疾并动脉硬化症(动脉硬化)和胰岛素抗体(与糖尿病有关的疾病)的风险很低关系密切。他们在第二项研究中发现,饮用桔子汁后明显能减少肝炎患者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症状发展成肝癌的风险。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风寒咳嗽、痰饮咳嗽者不宜食用。

秋冬时节,大量柑橘上市。新鲜柑橘的果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同时柑橘还能降低患心血管疾并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几率。柑橘虽然好吃,但每天别超过3个。

每人每天所需的维生素C吃3个柑橘就已足够,吃多了反而对口腔、牙齿有害。同时,柑橘含有叶红质,如果摄入过多,血中含量骤增并大量积存在皮肤内,使皮下脂肪丰富部位的皮肤,如手掌、手指、足掌、鼻唇沟及鼻孔边缘发黄,另外,柑橘也不要与萝卜同食,也就是吃完萝卜后不要立即吃橘子,若二者经常一同食用,会诱发或导致甲状腺肿。

除了萝卜外,柑橘还不宜与牛奶同食,否则,柑橘中的果酸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凝固,不仅影响吸收,而且严重者还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应在喝完牛奶1小时后才能吃柑橘。

柑橘不应多吃。柑橘内含大量胡萝卜素,入血后转化为维生素A,积蓄在体内,使皮肤泛黄,即导致“胡萝卜血症”,俗称“橘黄症”,继而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综合症状。患“橘黄症”后,应适量多食植物油,并多喝水,以加速其溶解、转化和排泄。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