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 > 饮食误区

常见的伪粗粮有哪些?什么人不适合吃粗粮?粗粮吃过多的坏处

来源:网络

近年来随着慢性病的高发,粗粮因为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受到人们的大力追捧。但你知道吗,我们生活中经常吃到的一些有可能是伪粗粮,不仅无法提供相应的营养,还不利于三高的控制,甚至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那么这些粗粮里的伪装者都有哪些呢?什么人不宜多吃粗粮?粗粮吃太多了又有哪些坏处?下面,和若悠网一起看看吧。

常见的伪粗粮有哪些

这些伪粗粮其实本身也是粗粮,但因不恰当的加工方式和不正确的吃法,让原来的营养功效降低,甚至起到反作用!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得做好辨别。

1、部分全麦面包

麦子外壳的麸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蛋白质、视黄醇等,对健康很有利。因此,很多养生减肥人士都会有意选择全麦面包。

但是,为了符合大众的口味,市场上卖的很多面包,主料基本还是小麦粉,全麦粉的含量可能一半都没有;如果商家再添加大量的糖、油、盐来提升口感,那热量基本和普通面包无样。

提示:购买前可以观察一下配料表,若是全麦粉排第一位,证明含量较多,相对更好。

2、部分麦片

市面上一些速溶麦片或者水果麦片,在熟制的过程中可能已经损失了很多营养,有些为了符合消费者的口味,还会添加奶精、糖精、植脂末等,其热量高,营养价值有限。

提示:在购买前,不仅要对比营养成分表,还要选择相对完整的燕麦片;另外,添加剂种类越少越好;煮熟后粘稠度越高越好。

3、部分杂粮馒头

现在市场上的紫米馒头、荞麦馒头、玉米馒头等层出不穷,成为很多养生人士的热衷选择之一。

专家表示,真正的粗粮馒头不仅卖相差,口感也差,现在的人一般都接受不了;现在市场上售卖的那些松软光亮的馒头其实使用的主要还是精麦粉,如把玉米加工成玉米面的时候,谷胚、种皮等都被去掉,最后形成的玉米面粉其实和普通面粉的差异并不大,也不能再说是粗粮。

和玉米面类似,有些玉米糊一类也属于假粗粮,膳食纤维丢失后更容易消化,吃多了容易升糖。

4、久煮的粗粮

像小米、糙米等口感比较粗,很多人煮粥的时候喜欢煮久一点,至糊烂,这样更容易入口。殊不知,长时间加热的粗粮也会变成假粗粮!

这是因为粗粮的成分中,除了有膳食纤维,还有淀粉。淀粉在50-60度时就会糊化。这样虽然口感变好了,但是摄入后也容易使人体的血糖升高。

正确做法:在煮粥前,先将粗粮提前浸泡一晚;在煮开后,慢炖20-30分钟即可熄火。

5、粗粮饼干、谷物饮料

我们吃到的粗粮饼干大多口感酥脆,粗而不糙。这是因为一些商家会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来酥化纤维,提升口感。这也往往导致粗粮饼干中的脂肪含量比普通饼干更高,所以在摄入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量。

谷物饮料也是一样,先不说将粗粮打磨后养分丢失了,在制作的过程中可能还会添加大量的糖,吃多了容易引起肥胖。

粗粮好处多,但不仅要警惕生活中的伪粗粮,还要注意吃法,粗粮粗吃,才是真的好!

七类人吃粗粮要谨慎

粗粮虽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的,有那么几类人多吃反而伤身!粗粮也是很讲究吃法的~

1、贫血

粗粮中草酸和纤维含量普遍较高,会阻碍机体对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还会降低蛋白质、脂肪的利用率,让贫血状况一直无法改善。

有贫血问题的人要适当少吃粗粮,若是喜欢吃杂粮,那就不要忘记每日补充足量的红肉,因为红肉所含的血基质铁不受草酸、植酸的影响。

建议:贫血的人可以选择含铁量较高的粗粮,如黄豆、小米等。

2、肠胃功能弱

粗粮所含的膳食纤维会对肠胃产生一定的刺激,对于老人、小孩或有胃病、消化性溃疡的人群而言,粗粮会加重肠胃负担,并不适合。

建议:肠胃弱的人可以将粗粮熬成粥适量食用;或者根据情况,间断、规律的进食,以减小胃肠负担。

3、儿童

儿童肠胃的消化能力比较弱,所以一旦食用过多的粗粮,就会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还会影响到对其它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儿童还是尽量少吃点粗粮为好。

3岁以下的幼儿要少吃粗粮,如果一定想在孩子的饮食中添加少许粗粮,也应该粗粮细做,如用加工得很细的玉米面熬粥。每周给孩子吃杂粮不要超过两次,每次也不要超过25克。给孩子吃杂粮好的方法是粗细搭配,如大米和小米混合熬制的二米粥。

4、青少年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期过多地进食粗粮会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影响到生殖能力。建议每周吃粗杂粮不超过三次,每次50克为宜。

青少年属于生长的佳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青少年应该补充更多的营养,粗粮中提供的营养远远不够青少年的发育所需,所以青少年们也应该少吃些粗粮,多吃一些营养价值高的食物。

5、老年人

老年人的机体代谢能力降低,消化系统的调节适应能力也有所下降。长期进食过多的粗粮等高纤维食物,会使老年人的蛋白质补充受阻,脂肪摄入量减少,微量元素缺乏,以致骨骼、脏器功能、造血功能等都受到影响。

因此,建议老年人适当食用粗杂粮,每周1~2次,每次约50克。

粗粮是相对于大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一种称呼,主要是指包括玉米、高粱、小米及各种豆类等在内的粮产品。营养专家认为,富含纤维的粗粮尽管吃起来不像细粮那样顺口,却是难得的保健食品。一方面,粗粮多种植在高海拔、无污染地区,极少使用农药、化肥,是公认的具有特殊食疗食补作用的天然绿色食品;另一方面,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不合理,成天进食的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品,普遍面临身体素质下降的尴尬境地,粗食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纤维素本身会对大肠产生机械性刺激,促进肠蠕动,使大便变软畅通。这些作用,对于预防肠癌和由于血脂过高而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好处。

6、体力劳动者

这两类人平时都需要大量的热量,而粗粮中葡萄糖含量少,消化慢、吸收慢,极易导致供能不足。

7、肾病患者

粗粮中的钾、磷含量偏高,如果把粗粮当成主食大量食用,容易引起高血钾症和高血磷症。

另外,粗粮中所含的蛋白质大都属于非优质蛋白质,人体的吸收利用率较低,食用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损害肾脏功能。

建议:肾病患者每天限量吃50g左右的粗粮为宜,而且各种粗粮最好经常换着吃,把粗粮融入到三餐中,合理搭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粗杂粮占全部主食的1/3-1/2,每天摄入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粗粮能天天吃吗

粗粮能天天吃,但不建议顿顿都吃粗粮,最好粗粮细粮搭配着吃,原因如下:

1、粗粮虽然营养价值高、升糖指数低,但是粗粮比较硬、难消化,对肠胃的负担比较大,特别是老人、小孩等肠胃较弱的人群,不宜天天吃粗粮。

2、粗粮的粗纤维含量很高,但是粗纤维一多就有一个缺点,它会影响到人体对微量营养素的吸收,即影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因此不宜天天吃。

一星期吃几次粗粮好

建议一星期最少吃2-3次粗粮,平常一日三餐当中,可以将一餐的主食用粗粮代替。从营养学的观点来看,粗粮和细粮各有特色:

1、粗粮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量,而且食物纤维,钙、铁等矿物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含量也较多。

2、与粗粮相比,细粮更容易被身体消化吸收。此外,细粮中还含有较多的氨基酸,大米不仅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而且其蛋白质的含量也高于粗粮,小麦也是如此。

因此平时吃主食时,应尽量避免品种单一,最好粗、细粮混合食用或轮流食用,建议一周最少应吃2-3次粗粮。

吃粗粮要注意适量:

还有些人知道多吃粗粮好,每天就大量食用,甚至能做到主食都是粗粮。殊不知,过量食用粗粮,尤其是粗粮中膳食纤维含量较高,会对肠胃不利。具体来看:每百克黄豆膳食纤维含量为15.5g;每百克黑豆膳食纤维含量是10.2g,绿豆膳食纤维是6.3g;每百克燕麦膳食纤维是6g,而荞麦是6.5g。

这些全谷物杂豆类,都要比其他蔬菜水果要高,按照健康标准,每天成年人需要摄入膳食纤维含量为25g~30g。也就是说,每天食用100g左右粗粮,就几乎能满足机体需求,不用食用过多。

粗粮吃多的坏处

以25至35岁的人群为例,过量食粗的话,会影响人体机能对蛋白质、无机盐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甚至还会影响到人体的生殖能力。

1、如果粗粮吃的太多,就会影响消化。过多的纤维可导致肠道阻塞、脱水等急性症状。

2、长期过食粗粮,还会影响吸收,使人体缺乏许多基本的营养元素。所谓面有菜色,就是纤维素吃的太多,导致营养不良的典型表现。

3、对于那些养分需要量大的特殊人群来说,过食粗粮,影响吸收而造成的危害明显,这些人包括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以及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4、纤维素还具有干扰药物吸收的作用。它可以降低某些降血脂药和抗精神病药的药效。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