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 > 饮食误区

吃新鲜蚕豆真的很危险吗?

来源:网络

吃新鲜蚕豆真的很危险吗?

吃新鲜蚕豆真的很危险吗?

网上流传的“比砒霜还毒的食物”中有一种是新鲜蚕豆。传说食后会引起过敏性溶血综合病症,出现全身乏力、贫血等症状。蚕豆真的有这么危险吗?

蚕豆确实可能导致传说的“过敏性溶血综合病症”,被称为“蚕豆中毒(Favism)”。不过这种症状只发生在体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的人群中。对这些人来说,其他可能导致溶血的因素也有可能引发症状,比如感染或者某些药物。蚕豆引发的病例也有记载,孩子的发生风险比成人要高。生吃新鲜蚕豆引发症状的风险最高,不过熟的新鲜蚕豆、干蚕豆,甚至吸入蚕豆花粉都有风险。不过对于正常人,这一风险就不存在。

实际上豆类中含有一些植物毒素,比如植物凝集素(Lectin),倒是可以导致正常人中毒。这种毒素存在于多种豆类之中,含量各不相同。红芸豆中含量最高,可达20000~70000单位。这样的豆最少只要四五颗就能引发中毒症状。白芸豆比较低,大概在红色豆的三个之一。而传说“比砒霜还毒”的蚕豆,则只有红芸豆的5-10%。

凝集素一般不会造成致命后果。通常的症状是严重的恶心、呕吐、拉稀以及腹痛等。一般情况下,这些症状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恢复。而且,植物凝集素对温度比较敏感,在完全煮熟之后红芸豆的凝集素活性能降到200~400单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加热不充分,毒性反而更高。加热到80oC会使其活性增加几倍,比生吃还糟糕。有很多人用慢煮锅来煮,但是它的温度不高,即使经过长时间炖煮,豆中心也可能达不到足够的温度来灭活凝集素。

另外,豆类中含有一些所谓的“反营养物质”,比如蛋白酶抑制剂和皂苷(Saponin)。蛋白酶抑制剂没有实质上的毒性,不过它们会抑制蛋白酶活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效率。所以,它们在传统上被当作反面形象。不过,一些新的研究发现一些蛋白酶抑制剂对健康具有积极作用。比如,Bowman-Birkinhibitor(BBI),在口服的情况能够发挥抗癌作用。而皂苷,主要是起泡性能太好,从而给豆制品加工带来一定麻烦。比如在煮豆浆的时候,皂苷的存在使得豆浆还没有开就出现大量泡沫。对于人体来说,它并不会带来明显毒性。这些物质的活性都可以通过加热大大降低。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