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 > 饮食误区

小心吃蔬菜的10个误区

来源:网络

蔬菜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是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可以给人体提供多种必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吃蔬菜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不然蔬菜的营养就会流失,那我们就等于白吃了。以下10个吃蔬菜的误区,你有中枪吗?

1、有虫眼的菜没农药

有没有虫眼不能作为判断蔬菜是否安全的标准。虫眼只能说明蔬菜受过虫害,但并不等于没打过农药。

其实,有虫眼的菜农药残留可能更多,原因在于,为抢救已有虫眼的菜,菜农只能用大量高浓度、见效快的农药把害虫杀死。

蔬菜种植中基本使用的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通过光照、清洗等步骤能去除大部分农药,人们不必担心。

2、迷信“超级蔬菜”

每种蔬菜的营养价值各有侧重点,吃菜时应遵循彩虹原则,每天吃的蔬菜颜色越丰富越好。

建议:以绿叶菜为主,再添加多种深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萝卜、紫甘蓝、番茄等,营养元素强强联手,保健效果更好。

值得提醒的是,不要忽视“白色蔬菜”,洋葱、大白菜、菜花、白萝卜等都有很好的抗癌功效。

3、买一次菜能吃一周

如今几乎家家都有冰箱,一周买一次菜,放在冰箱里保存,随吃随拿,的确方便,但不利于营养的摄入。

冰箱冷藏环境能减缓蔬菜中营养的流失,但不能阻止,营养价值不如新鲜的好。因此,蔬菜最好随吃随买,最多每三天就得更新蔬菜储备。

4、菜在水里多泡会更干净

蔬菜经过长时间浸泡,不仅让营养流失,还会使浸出的农药残留再次渗进蔬菜。因此,最好的洗菜方法是用流水反复冲洗蔬菜3~4次,浸泡时间不超20分钟。

5、先切后洗更方便

洗菜时,切开的蔬菜与水的接触面大大增加,使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和部分矿物质大量流失。建议先洗后切,仔细洗菜并尽量将水控干后再切。

切好的菜最好马上烹调,放置时间不要超过两小时,否则某些营养元素也会因氧化而流失。

6、多放点油,炒菜才香

我国饮食习惯中,习惯通过多放油、翻炒时间长等错误烹饪方式来改变蔬菜的口感,这会让蔬菜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一般来说,蔬菜吸油性很强,如用太多油炒素菜,和吃荤菜没啥区别。

菜的表面被油脂包围,不仅影响人们品尝食物味道,也不利于营养的消化吸收,久而久之,用油超量会带来诸多健康危害。正确的做法是,每道素菜放油量不超一勺。

7、烧好的菜不马上吃

很多主妇喜欢把菜提前烧好,放在锅里温着,等家人来齐后再开饭。这样做不仅使蔬菜的口感变差,还会使营养大量流失,因此最好随做随吃。

另外,建议大家尽量别吃剩菜,原因有两点,一是剩菜基本没有营养价值,尤其是搁置时间长、反复加热的剩菜;二是剩菜里含一定量的亚硝酸盐,易在体内合成为亚硝胺,具有致癌性。

8、蔬菜汁比吃菜更利于吸收

不少人认为蔬菜汁更好吸收,因此喜欢榨汁饮用。当然这能让我们摄入更多的蔬菜种类,但它也会导致其中部分维生素C因氧化而流失,还会浪费不少利于清理肠道的膳食纤维。所以在喝蔬菜汁时,还是要摄入传统方式烹饪的蔬菜。

9、蔬菜可用维生素片代替

实际上,蔬菜中所含各种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是维生素片无法全部代替的。复合维生素片可提供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B2、叶酸等。

但它通常不能提供蔬菜中的钾、镁、不溶性膳食纤维、黄酮类、多酚类、有机酸,以及各种利于保健的生物活性物质。

另外,维生素片中的营养素不能相互配合、保护,保健效果远不如新鲜蔬菜。因此如只吃一种或几种维生素片来代替食用蔬菜,结果往往使人营养失衡。

10、生吃蔬菜更有营养

生吃蔬菜利于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叶酸等怕热的营养,但蔬菜中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K、钾、镁、膳食纤维等遇热比较稳定的营养。

比如多吃炒熟的绿叶菜,才能让维生素K发挥健康作用。所以吃蔬菜不用为了营养问题一味“求生”。

另外,生吃蔬菜对肠胃刺激较大,肠胃不好的人可能腹泻、腹胀。总体来说,急火快炒、白灼、时间不太长的炖煮菜等,是做菜的好方法。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