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 > 饮食误区

去餐厅吃饭 你会用开水烫餐具吗?

来源:网络

广东人有个习惯,就是下馆子时,一定要用开水把餐具洗一遍,哪怕是用塑料膜包起来的所谓消毒餐具。外地的朋友经常对此行为很不屑,但是,只要你看了下面那些餐具的“消毒”地过程,相信你一定会看傻了眼

黑幕一

每副餐具至少经过9双手

8月5日下午1时15分许,记者走进包装间,看到所有工人都没有戴手套、帽子、口罩和穿工作服,直接穿着自己的衣服,徒手包装。记者询问包装间的一名女工。 记者:怎么都没带手套,不穿工作服啊?难道工厂没配置吗?

工人:有啊!天这么热,干吗要穿,不用穿的。

记者:之前都不穿吗?

工人:有人来检查的时候穿一下。

打工的三天里,包括记者和实习生,包装间共9个工人都是徒手包装。也就是说,一副餐具在送到餐桌前,已经过至少9人的徒手触碰。

黑幕二

捡起掉地上筷子直接包装

经过消毒的不少筷子还是湿漉漉的,有时会沾有脏东西,工人会徒手挑出脏东西和破损的筷子,然后将筷子理齐,放在包装机上包装。

有时筷子掉在地上或是包装机的边沿上,工人就重新捡起来,不经过任何消毒就直接包装。

记者:消毒后的筷子都是水,没消毒干净就直接包装啊?感觉筷子好脏?

工人:嗯!筷子最脏。

记者:我看你筷子掉地了还捡起来包装,这样不太好吧?

工人:管它呢,包起来就好了。

黑幕三

不用洗手就上工作台

工作前,老板一直没有要求记者洗手,记者发现,一些工人工作前也没有洗手。 不但工作前不用洗手,工作时离开了,重返操作台也不用洗手。比如有的工人出去了一趟,用扫把扫地了,手被割伤流血了,碰到地上的脏东西,用手擦汗了或是扎头发了。都没有人会要求或督促他们去洗手,工人都是继续用脏手工作。

黑幕四

残渣和餐具同过传送带

工作的近一个小时里,记者发现,食物残渣和碗筷一起经过高温消毒后,被送到传送带上,如被水泡得发白的西瓜皮,湿漉漉的大块牛肉,咬了只剩一半的玉米,白花花的半只鸡爪等,其中排骨、蛏子壳、辣椒等是最常见的残渣。 食物残渣会依附在餐具上或是夹杂在餐具之间,而运着食物残渣的传送带,也无需定时清洗,脏了就用抹布一抹就好了,因此传送带上的污渍就这么一次次地再次污染了餐具。

黑幕五

消毒后碗筷直接摆地上

工人们都下班后,记者趁着工人们都离开包装间后,留在车间观察发现,一些消毒后摆放在篮子里的餐具,直接放在地上,上面还停着苍蝇。

工厂包装间后面是个餐厅,会有餐厨垃圾堆放在门口,上面停着苍蝇虫子。平时工作时,包装间的窗户都是打开的,这些苍蝇虫子都会飞进来。

黑幕六

徒手捡残渣脏手来包装

面对传送带上的食物残渣,工人们直接用手拿掉,丢到传送带外,继续用脏手包装餐具。

没被丢出的残渣,就会被送到放置在传送带末端的篮子里,该篮子里还装有消毒后的勺子,管理员就是从这篮子里拿出勺子,直接放入餐具中进行包装。

黑幕七

消毒后仍有污迹用抹布擦

包装时,工人们会挑出明显没被清洗干净的餐具,丢到另外的篮子里,下班时重新拿去清洗。比如,沾有辣椒或是大块有色污渍的餐具。

站在记者旁边工作的是管理员,有时他手里会拿一块抹布,紧紧拽在手中。这块抹布有点发黄,平时就随意放在机器旁。当看到餐具上有小污渍时,他就迅速地用抹布一擦,动作很熟练,被“美容”了的餐具就这么“过关”了。

黑幕八

带血迹餐具包装“过关”

记者发现,不少经过消毒的餐具还会有水滴,特别是杯子和醋碟。

一些沾有水的醋碟,只要不是脏水,工人会把醋碟放在传送带上敲一敲,去掉水滴,继续包装。但很多有水滴的杯子,工人不会挑出或是去掉水滴,而直接包装。

记者发现,在传送带上会有破损的餐具,如碎玻璃等,一旦工人不小心,就很容易被扎破。一名女工的手被扎破流血了,她就用放置在包装间内的创可贴包扎了伤口,继续工作。

之后,记者发现餐具上出现了血迹,管理员就用布擦了血迹后,将其拿出。但之后,还是陆续出现了带有血迹的餐具没被发现,于是这些“带血”的餐具就被包装“过关”了。

黑幕九

餐具消毒竟只有两三秒

8月6日下午5时许,干完一天的活后,虽累得精疲力尽,但仍不解餐具消毒后为何还有水。

最终,一名老员工透露,因为杯子多,工人少,有的杯子没有倒扣好,就送进消毒箱里,所以有的水没有烘干。他还说,消毒不到位主要是因为消毒的速度太快了,消毒的机箱大概只有两米长,整个消毒过程也就两三秒,餐具送进去马上就出来了,怎么可能消毒干净。

黑幕十

消毒浸泡池水两三天才换

记者卧底发现,工厂粗洗池是最脏的,池子里的水是一天换一次,每天到了下午水就变臭了,但还是要用发臭的水去洗餐具。消毒浸泡池里的水是三天才换一次,如果洗的餐具多才会两天换一次。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