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 > 饮食误区

常吃的这东西竟成了毁肾元凶

来源:网络

看来食物真的是不能乱吃的,谁会想到经常吃的黑木耳竟会导致肾衰竭等状况呢?下面就让我们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新闻回顾

7月20日晚毕雪和老公董晓亮一起吃的黑木耳。当时木耳已经泡了快两天,她的老公下的锅,木耳炒鸡蛋。木耳是毕雪洗的,他并不知道木耳是否变质,只是当时炒的木耳汤汁比平时多。东北人口味重,当时放了辣椒和很多盐,所以吃起来也没感觉变味。董晓亮非常肯定,是黑木耳导致夫妻俩中毒的。第二天中午,毕雪开始恶心、呕吐、腹泻,然后发烧,四肢冰凉,后紧急送医。不仅她中毒了,老公也中毒了。但晓亮仅仅是上吐下泻后好转,她却倒下了,经抢救后,毕雪保住了性命,但肾却受到了永久性伤害。

“我们也是通过患者家属描述,才判断是变质黑木耳中毒。”医生说,泡发过久的黑木耳会产生生物毒素,尤其是南方天气这么热,久泡的黑木耳, 更容易产生生物毒素,中毒原理跟毒蘑菇类似。这是他们第一次抢救因为食用变质黑木耳中毒的患者,之前,他们抢救过毒蘑菇、断肠草等生物毒素中毒的患者。

微生物毒素造成后续严重后果

专家表示,其实鲜木耳也是不能吃的,因为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叫“卟啉”的物质,人们在食用后经过阳光的照射,会出现植物日光性皮炎,让人们皮肤瘙痒、红肿、痒痛等。

所以木耳需要在阳光暴晒下制成干品,将“卟啉”等分解之后再食用。而正常情况下,合格的干木耳经过泡发,之后炒食和焯水后凉拌吃都是没有问题的。而若是之前泡发的木耳,夏天温度高,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了足以威胁生命健康的有害物质。

有分析称,久泡的木耳之所以不能吃,是因为里面含有的亚硝酸盐。可仔细分析发现,既有的一些实验数据表明,木耳浸泡24小时后,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虽然略有上升,但对于人体健康来说,这些量微乎其微。接诊医生给出的诊断是,很可能是微生物毒素造成的后续严重后果。但木耳在泡发过程产生何种细菌或毒素,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判断。而微生物毒素的毒性不可小觑,譬如黄曲霉毒素、青霉毒素等。

这些东西泡久了或能产生毒素

专家说,其实在高温天气,不仅是木耳,像干蘑菇、干豆角、干黄花菜等浸泡时间太久,也都有可能产生黄曲霉素等生物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像干蘑菇、干豆角、干黄花菜等浸泡时间太久,也都有可能产生黄曲霉素等生物毒素

专家提醒,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物中毒高发,一定要小心。久泡、久放的食物不要吃,凉拌菜超过4个小时就不要吃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夏天的豆制品特别容易腐坏,尤其是熟食豆制品,一旦其表面发黏,摸起来滑滑的,就是已经被微生物污染了。虽然里面没有变味,也要扔掉,防止食用后出现不适。

伤肾的食物有哪些

1、饮料

软饮料和运动饮料的过度摄取会间接损伤肾。人体内的酸碱度为7.2,这些饮料普遍为高度酸性,饮用后体内酸碱度明显改变。肾脏是调节人体内酸碱度的主要器官,长期过度摄取软饮料及运动饮料,会给肾脏带来负担,增加肾脏损伤的概率。

尽量避免喝营养价值低而食品添加剂和糖分高的饮料,最好的选择还是品质朴素的白开水,小口慢喝勤喝,促进体内毒素及时的排出体外。

2、咸食

在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里,“盐”被誉为百味之首。精美的食材和刀工,如果缺少盐的调和,也会变得难以下咽。但是,盐真的是一种不能多吃的食物。研究发现,高食盐摄入量会升高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而这恰恰是肾脏功能发生问题的危险信号。高盐膳食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肾脏损伤,可能会加大患肾脏疾病的风险。

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控制盐的摄入量少于6克。而日常很多食物本身含有钠的成分,因此,食物调味时应更少些。方便面中的盐分非常高,经常食用的人一定要减量,盐包不吃也罢。

3、浓茶

浓茶含有很高的氟,而肾脏又是氟的主要排泄器官,当饮用过量时,就会超出肾脏的排泄能力,导致氟在体内堆积,因此会给肾脏带来损害。

4、咖啡

国外有研究显示,饮用咖啡可使人们尿中的钙离子分泌增多。这意味着,人们罹患肾结石和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增加了。据悉,尿中的钙是肾结石的重要组成成分,因而尿中钙越多,就越容易形成结石。所以肾结石的患者每天的咖啡应当少于2杯,即每天不能超过0.45升咖啡,而正常人也不宜超过1升咖啡。

由于咖啡会阻碍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长期大量饮用可能引起骨质疏松。所以,有喝咖啡习惯的人,每天至少要喝1 杯牛奶,或适当多吃些含钙食物。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