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 > 饮食误区

震惊 喝水进入这些误区竟会要命!

来源:网络

喝水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促进新陈代谢和补充微量元素的方式之一。关于喝水的种种好处,我们听过不少,但你一定不知道,水喝多了也要命!水喝得又多又快,导致低钠血症,并能导致死亡。

喝水 别陷入8大致命陷阱

1、水喝太多太快 容易惹来低钠血症

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都在排出水分,需要我们及时补充水分。但是如果喝得太快太多,不仅不能补水,反而会导致低钠血症!

一旦患上低钠血症,血液中盐分减少,会使细胞们变得“更加吸水”,一个个膨胀成球,而这对大脑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神经细胞都聚集在坚硬狭窄的头颅中,几乎没有伸展的余地,如果神经细胞也膨胀成球的话,会导致脑组织受损,甚至引发昏阙、死亡。

2、喝水太快 小心心脏受伤

喝水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但你知道吗?一杯水“咕嘟咕嘟”下肚的同时,心脏此时也承受着不小的负担。这是因为,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尤其对心脏能力不好的人来说,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喝水太快 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喝水时应特别注意喝的频率和量。特别是洗完热水澡后,身体受热,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心脏跳动也会比平时快些,不应大量喝水或喝得太快。

3、千滚水含有害物质

千滚水对人体有害,因为它是积压下来的陈旧水。反复烧开后,会在水箱内形成水垢。这些水垢与水箱的金属内胆发生化学反应,容易在水中产生有害物质。

另外,千滚水的分子团变大,不仅无法吸收,而且容易影响人体的代谢功能。这种水俗称“死水”,其中的有害物质,会随着水的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4、喝不开的水会致癌

人们日常饮用的自来水,都是经过氯化消毒灭菌处理过的。而经过氯处理过的水中,可分离出13种有害物质。因此当水没有煮沸的时候,这些有害物质不能消除。

饮用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直肠癌的可能性增加21%—38%

实验论证,饮用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直肠癌的可能性增加21%—38%。但当水温达到100℃时,这些有害物质会随蒸气蒸发而大大减少,如继续沸腾3分钟,则饮用安全。因此,在喝水的时候一定要烧开再喝。

5、总用咖啡和茶代替水 身体会脱水

喝茶并不能补充身体里的水分,茶里面含有很多不同的物质,人体代谢的过程中就需要消耗身体本身的水分,喝茶反而造成了身体缺水。

咖啡已经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宠儿,咖啡里面所含的咖啡因进入到人体内部的代谢,也需要消耗大量水分。

所以在喝茶喝咖啡的同时要喝水,毕竟茶、咖啡只是饮品,并不能够代替水。

6、上班族喝水少 脑部会缺水

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讲,繁重的工作常常使人感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这就是人脑部细胞缺水的反应。脑细胞的高速大量的运动会使它消耗大量的水分,很容易脱水,所以脑部劳动者一定要注意补水,保持脑部细胞的水分。

而在空调环境下,人们很少出汗就认为不需要补水,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空调环境本身就是个消耗水分的环境,也要同样注意及时补水。

7、喝水太多太快 小心惹来低钠血症

人体内66%都是水,这些水通过血液循环滋养了细胞和细胞间质,对我们无比重要,而且这些无比重要的水分每时每刻都在从各种途径逃离,比如出汗,排泄,呼气等等。

喝水太多太快 不会让你变得更健康,还可能会导致低钠血症

我们的身体随时都需要我们补充水分,但是如果你喝水太多太快,就可能带来危险。对一个生活在温热带、每天做适量运动的健康成年人而言,如果短时间内喝过多水,不仅不会让你变得更健康,还可能会导致低钠血症。

健康的肾脏在正常状态下每小时可以排出800-1000毫升水,因此在这个程度内摄入水分(喝水或吃水果等),肾脏“表示毫无压力”。但如果在短时间内突然饮用了巨量的水,肾脏来不及排出,那些多余的水就会大量进入细胞,导致低钠血症。

8、低钠血症伤害大脑 可直接导致死亡

低钠血症,简单解释就是“血液中的盐分不足”,也就是血液中钠的浓度低于135毫摩尔/升(正常为135-145毫摩尔/升)。血液中盐分减少,会使细胞们变得“更加吸水”,一个个膨胀成球,这对大脑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大多数组织的细胞都有一定的伸缩空间,因为脂肪和肌肉是有弹性的。但神经细胞则不然,它们紧紧地聚集在坚硬的头颅中,和血液、脑脊液共用一个有限的空间,几乎没有延展余地。

因此,如果这些神经细胞也“膨胀成球”的话,那么带来的将是毁灭性的后果——脑水肿,即脑细胞急速水肿,大脑膨胀,导致脑组织受损,突发昏迷、呼吸抑制、脑疝,甚至死亡。

曾有一位28岁的加利福尼亚女性在一场喝水大赛中,3个小时内喝了大约6升水,之后出现异常呕吐、爆炸性的头痛,并最终死亡。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