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调理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 > 疾病调理

春节聚会多糖尿病人的饮食容易失控 7个方面做好自我保健

来源:网络

春节到来,朋友、亲戚间的聚会也多了,面对丰盛的餐食,众多的点心和水果,此时,糖尿病人的饮食最容易失控,从而引起血糖波动,导致糖尿病病情加重。那么,如何使糖尿病患者既可以在春节期间控制好饮食,又能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节日呢?若悠网希望糖尿病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自我保健。

01、种类要筛选,总量要控制

春节期间食品种类繁多,无形之中就增加了食物的摄入种类和摄入量。面对丰盛的菜肴,糖尿病人应选择少油、少盐且清淡的食品,切不可大鱼大肉。

为避免摄入过多的油和盐,糖友在夹菜时要尽量沥去汤汁;尽量不吃腌制品,如咸鱼、咸肉、咸菜等;如果是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则应少吃肉蛋类食物及豆制品;同时,一定要控制摄入的总热量,每餐不宜吃得太撑,八分饱即可。

02、烹饪有讲究,油盐不宜多

大油大肉炒的菜,只吃菜就没关系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其实,菜中的油也不少,如果摄入过多,无形中会增加脂肪和热量的摄入,对患者的健康不利。因此,最好选择蒸、煮、炖、汆、拌等烹饪方式,这样做出的饭菜比较清淡,更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此外,糖友还应注意尽量少吃或不吃煎炸食品,多吃些素食,如各种青菜、菌类等,这些食品纤维素高、热量低且营养丰富。

03、水果可以吃,但是要适量

面对亲戚朋友带来的水果,糖尿病患者不能像健康人那样想吃就吃。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如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或睡前吃,且每次食用量不要超过 200 克,每天最多吃两次。

同时,水果热量必须计入总的热量之中,并尽量选择血糖指数低的水果如杨桃,柚子,橙子,苹果,梨,莲雾、火龙果等,而不吃血糖指数高的水果如桂圆,香蕉,蜜橘,鲜枣、释迦、菠萝蜜、榴莲等。

值得注意的是,水果最好直接食用,如果榨成果汁,虽然方便了牙口不好的老年病友,但果汁的升血糖作用显著高于水果,反而对病情不利。另外,水果类的加工产品,如水果罐头,干果,果脯,一般是加糖制作,不能与新鲜水果等同看待,也应尽量避免。

04、糕点要忌口,尽量不饮酒

春节期间,家里通常都会采买一些糖果糕点,事实上,不管是含糖糕点还是无糖糕点,热量都很高,糖尿病患者都要慎食。

另外,饮酒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酒精会干扰体内糖、脂、蛋白质代谢,正在使用降糖药的患者饮酒可能会发生低血糖,也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节假日期间最好不要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

05、外出就餐要注意,生活规律须保持

春节期间外出就餐之前,糖友可以先吃一些低脂食物,如苹果、低脂无糖酸奶等,不要在饥饿的情况下去餐馆就餐,以免因美味佳肴的诱惑而吃过头。如果是到亲朋好友家赴宴,最好事先告诉宴请的主人您有糖尿病,以便主人在准备菜肴时留心安排一两道低脂肪或无糖的菜。

此外,春节期间迎来送往,患者日常的生活节奏被打乱,而吃饭的时间与饭量更容易改变,这必然会影响到人体“生物钟”的规律。所以,糖友一定要做到按时定量吃饭,合理安排各项活动,少熬夜,规律作息。

06、药物按时服,谨防低血糖

节日期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药物不能中断,即使外出,也要把药带上并按时服用,同时需注意血糖监测,一旦发生意外,必须马上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另外,对于外出旅游、走亲访友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一定要随身携带含糖食品或糖果等,以备万一发生低血糖时急用。

07、糖尿病人喝酒用药不当,太危险!

酒精和粮食一样,进入消化道后会很快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快速升高,并传递出饱腹感,导致酒后进食量减少。但与粮食不同的是,酒精还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这种胰岛素的分泌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升高并不合拍,通常大量饮酒后30~60分钟血糖会达到高峰,而人体的胰岛素常常在饮酒后2~3小时才达到高峰。如果酒后立即服用降糖药,药效也会在2~3小时后达到高峰,这两个高峰叠加,就会导致来势凶猛的低血糖。

低血糖表现为心慌、出汗、疲乏无力,甚至烦躁、意识混乱等,但这些低血糖症状常被醉酒反应掩盖,不易与醉酒区别,以致即使发生了严重而持久的低血糖,而患者往往浑然不觉,最终发展成低血糖休克。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脑组织不可逆的损害,严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 另外,如果大量饮酒,还可能影响口服降糖药的药效,二甲双胍等口服降糖药与酒精在体内相遇,可能有乳酸中毒的危险。

总之,春节期间,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饮食,同时劳逸结合,适度活动,避免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受凉等。还要记住按时服药,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稳定血糖。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保持血糖稳定,健康、平安、愉快地度过春节!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