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调理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 > 疾病调理

药膳食疗养生 生活中N大中医药膳秘方

来源:网络

生活中,疾病是我们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有些人求助于医院,有些人相信民间的“土方法”,这两种方法要讲个孰对孰错,我们也只能说各有千秋吧。在这里小编推荐大家试试药膳食疗养生的方法,让我们从大自然中的食物入手,自己在家也可以轻松健康的养生,这便是现在流行的“食疗保健”方法。下面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些食疗养生的小方法!

1.经常手汗多,手震可否食疗

以下食疗方疗效甚佳

止汗定神茶

预备浮小麦、茯苓各8钱﹐麦冬4钱﹐圆肉1两﹐北耆2钱﹐去核红枣6粒。将各物洗净﹐加水4碗煎至1碗即成。

2.胆固醇高怎么办

这里介绍一个美味汤水,常饮有助降胆固醇

取1斤牛腩,1两木耳,老火煲4小时,再加一个开边青柠和西柠,先将汁榨出,皮放汤中略滚加盐调味再加柠汁,肉味足,汤鲜带香酸,醒胃。

胃酸多的可免用青柠。

3.秋天觉皮肤干燥怎么办

秋季女性群体都会出现皮肤干燥的现象,很多女性选择的解决方法是补水,有些人涂抹一些霜来防止干燥,有些人用一些化妆品来补水,以达到面部的水均衡,这些方法都是既简单又方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秋季由于风大,灰尘多,我们的皮肤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保护皮肤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使用保湿的方式一定要合理,虽然有些方法有助于保护皮肤,但是也有一些副作用,因为每个人的肤质不同,有些人因为皮肤不好,经常出现过敏的状况,若不当使用保湿的方法,很有可能会给自己的皮肤带来很大的伤害。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种方法:

如果是体内湿重引起的皮肤干燥,下面的汤水最合宜

鳖甲汤

预备鳖甲6两,生地1两,土茯苓2两,银花1两,泽泻1两,生薏米2两,茨实2两。将生薏米、茨实加瘦肉1斤煲滚,药料用鱼袋包好,和洗净的鳖甲加入一起煲,煲上4小时,饮汤及食汤渣。有滋阴、去湿之效。

如果是体质偏热引起的,下面的食疗方甚佳

凉血海草汤

生地1两,海草2两,银花2两,猪腱1斤,熬成浓汤,饮用前每碗加鱼胶粉效果更佳。

4.中年人要想降血压防糖尿怎么办

由于现在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我们吃的较以前要丰富很多,很多人一上了年纪,就会出现高血压。人到中年,很多疾病便会随之而来,高血压便是其中一种。相信大家对于高血压这个名词并不陌生,我们周围很多亲戚朋友可能都会患有高血压。血压高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合理的去对待它,降低血压是很有可能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常识来降低血压,下面这个方法大家可以试一下:

下列食疗方有很好疗效,请加尝试

白背木耳2两加猪横利1条,猪腱6两,先煲2小时,跟着再加油柑子10粒磨茸加入,滚透即成。

油甘子在山上是很普遍的植物,当造时可在街市买到,可放冰格中急冻,用时取出磨茸。此外,把油甘子晒干也可,干油甘子拍扁,加苦瓜半个泡绿茶,抑制糖尿功效甚佳。

白背木耳以背白肉黑的为好,脚头小的更佳。

5.有糖尿病怎么办

除遵医生嘱咐外,下面的食疗菜式亦值得经常饮用

田螺猪肚汤

预备田螺1斤,猪肚1个,猪横利1条,淮山2两,粟米须5钱。将田螺洗净先煲1小时,再加其他汤料用15-20碗水煲约3小时。

咸菜猪横利粉肠汤

预备粉肠8两,猪横利1条,咸菜4两,另把白胡椒20粒拍碎。同放水中,煲滚之后收慢火再煲2小时即成。

甘菊花油柑子茶

取油甘子10粒,甘菊花3钱,杜仲8钱,用5碗水煲成1碗水饮用。

酸梅咸汤

用乌梅10粒,山楂肉2两,杭菊花5钱,猪利1条和猪腱10两,10碗水煲成3碗汤饮用。

白榄汤水

白榄12粒拍烂,煎水饮用或配其他鱼或肉煲汤。

6.心火盛心情烦燥怎么办

现代社会发展太快,很多人都会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每天都有太多的烦心事,心头就像压了快大石头一样,整个人都会非常的烦躁。虽然我们的压力都很大,我们也要抽出时间来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身体是革命之本,千万不要因为烦躁和压力让自己倒下。生活中我们可以自己学习一些解压的小方法,坚持学习一些食疗养生的方法,让自己更健康!

可先预备生薏米2两,淡竹叶1两,象牙丝(或羚羊角丝、水牛角丝)3钱,猪润4两,瘦肉8两。先将淡竹叶、生薏米煲上1小时,然后加猪润片,瘦肉片滚熟,加盐调味即成。因此汤有清热去湿降心火作用,故心火盛烦燥者合用。

7.如何能够减少白头发的出现

要想乌发强身,不妨经常饮用下面汤水

首乌猪脑汤

到药材铺买首乌1两,黄精5钱,熟地5钱,黑豆2两,黑枣8粒,猪脑2副,用慢火炖3小时。

秋补当时 药补宜慎

每年立秋后,一些病弱体虚者有在家中自制药膳的习惯,也有不少商家打出秋季药膳进补的招牌。然而,中国传统的药膳绝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辨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如不具医药常识而盲目制作或食用药膳进补,难免会误入歧途。

药膳的主要原料是中药。在四千余种常用的中药中,有五百种可作药膳原料,其中使用较安全且味道可口香鲜的大约有60味,有天麻、人参、杜仲、茯苓、当归、沙参、陈皮、珍珠粉、冬虫夏草、决明子、天冬、丁香、黄芪、白芍、党参、枸杞子、甘草、麦冬、鹿茸、山药、熟地、灵芝、首乌等,这些药材以植物药为主。

这些“药食同源”的中药与食物配伍,应用时都需要遵循中医理论,使它们之间的作用互相补充,协调一致,否则就会出现差错或影响效果,中医对药膳有着严格的禁忌。主要包括药物配伍禁忌、药膳与食物配伍禁忌、食物配伍禁忌和疾病忌口等。

根据中医理论,人的体质可因遗传、生活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而有所不同,不同的体质在生理、病理、心理上会有不同的表现。制作和食用“药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辨体施食”,体质虚寒者,不可施以寒凉,素体火旺者,不可更以温补,只有补其不足,方为雪中送炭。

在药膳治疗中,不仅要讲究非食疗中药材的性味,也要注意食疗中药材的性味。一般来讲,温性、热性的食疗中药,如生姜、大葱、红枣、核桃、羊肉、小茴香等,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寒证、阴证;凉性、寒性的食疗中药,如绿豆、藕、西瓜、梨、荸荠、马齿苋、菊花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热证、阳证。

就五味而言,酸味食疗中药,如乌梅、石榴等,能收敛、固涩;苦味食疗中药,如苦瓜、杏仁能清热、降气、泻火、燥湿;甘味食疗中药,如大枣、蜂蜜、饴糖,能补养、调和、缓急止痛;辛味食疗中药,如生姜、大葱,有发散和行气等作用;咸味食疗中药,如海藻、海带等则能软坚散结;淡味食疗中药能渗利小便,如茯苓、薏苡仁等。

药膳的烹调,主要以“炖、煮、煨、蒸”为主,最后都可成为“汤”,这样可使药物和食物在较长时间受热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有效成分,增强功效。药膳烹调的特点是以药物和食物的原汁原味为主,做到既具补益作用,又具菜肴鲜美的特点,以诱发人们的食欲,从而达到确切的功效。

“饮食有节”是中医重要的养生保健原则,药膳食疗同样应适量而有节制。短期内不宜进食过多,不可急于求成。应根据自身状况,经常小量服食,持之以恒,久之定能收效。

结语:以上关于药膳食疗养生的介绍,大家也都了解了吧。生活中,我们总是忙于自己的事情,烦家庭,烦工作,很少有时间能够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这样很容易让疾病“乘虚而入”。小编建议大家平时多学一些食疗养生的小知识,方便简单,让自己在“百忙之中”吃出健康!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