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调理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 > 疾病调理

“世间第一补”你肯定不知道有多神奇

来源:网络

唐代曾经出过一个有关药王的奇特医案,让长安城内外居民都为之轰动不已。

当时有长安的太守姓严,得了一种怪病。他双下肢的胫骨前侧开始浮肿,而且全身肌肉酸痛无力,皮肤感觉麻木,渐渐甚至行走都困难。严家请了无数医生治疗怪病,却都不见好转

好不容易请到了当世名医---孙思邈,可是药王给他用了药,依旧没有好转。孙思邈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干脆住进了严家观察病情,逐渐发现其实就连严太守的贴身家僮也是同样怪病。

在向厨师了解情况,得知严太守虽不喜欢鱼肉,但是他对饮食讲究极其精细。孙思邈恍然大悟,让严太守将主食换为了粗糙粳米,并每日服用细谷糠和麦麸皮煎的水。果然半月内,严太守一家居然神奇的痊愈了!长安城内外百姓皆赞孙思邈天下神医!

孙思邈善于用粳米治病,而且自有一套好办法,并且认为能用粮食治病的才是好医生。在他的《千金方·食治》中强调说,粳米能养胃气、长肌肉。

医圣张仲景也更是尤善用粳米,在《伤寒论》的桃花汤中,用粳米之甘以补正气;在竹叶石膏汤中,用粳米以扶助胃气,不被寒凉所伤;至今还名扬四海的白虎汤中,更是妙用粳米调和中宫, 使土中泻火,令寒剂得之缓其寒, 苦剂得之平其苦。

古时候,用粳米治病,大多是作粥食用。粳米能益气和胃、补脾益肺、止烦止渴、补中止泻、壮筋骨、益肠胃,做成米粥食用更是老弱妇孺皆宜,对病后脾胃虚弱或有烦热口渴的病人尤为适宜。《食鉴本草》认为,粳米有补脾胃、养五脏、壮气力的良好功效。

诗坛长寿老陆游,就深得粳米粥补养之法,还悟出以粥养生是延年益寿的简便妙法,专门写了一首《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米粥可以益气养阴、健脾润燥,性味甘平,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族和铁、钙等无机盐,还有一定含量的碳水化合物。目前,全世界一共约有50%的人,都是以大米作为主食,大米粥就有有“世间第一补”之赞誉。

为什么古时候喜欢用粳米调养胃气或者养生呢?

这其实和古时粮食生产能力以及主食类型有关。中国是种植大米最早的国家,但是在隋唐及以前时期,仍主要食用粟(小米)。唐朝的租庸调制规定,凡属授田之民,每年要上交粟米(小米)两石,不产粟米的地方,才可交稻和麦来代替。所以大米相对稀少一些,而且更易消化,最适合养胃的药用。

大米主要以北方一年一熟的稻米为好,相比较南方的一年多熟的稻米更加营养丰富,所以养胃使用大米多用北方的圆米为主,也就是粳米。

粳米

粳米其实就是粳稻所出的大米,形状比较粗短,粘性较强、胀性小,常见的东北大米、珍珠米、江苏圆米都属于粳米。

籼米

籼米南方一年多熟的籼稻所出的大米,形状比较狭长,米粒淀粉粘性较弱,胀性较大。

到了明朝,《本草纲目》中将粳米分的更加精细:“北粳:凉,南粳:温,赤粳:热,白粳:凉,晚白粳:寒,新粳:热,陈粳:凉。”

现代营养学角度分析:粳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纤维素等含量较多,对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脑血管病有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供组织细胞合成的必须原料,减少高血压发病的机率;米糠中的粗纤维分子,有助胃肠蠕动,可以帮助预防糖尿病、老年斑、脚气、便秘、结直肠恶性肿瘤等。

古代由于生产力和生活条件限制,实际所用的粳米准确的说,应该是粳糙米。品种也和我们现代的粳米不同了,现代大米都是经过袁隆平杂交改良后的高产大米。但是补益脾胃的功能并没有变化,所以现代实际使用粳米药用时,选购质量好的北方大米就行,没有必要苛求一定要追求粳米,但是要使用糙米为佳。

就以家中常用食材,给大家推荐2个粥方:海带粳米粥、粳米番薯粥。都有很好补益脾胃作用,而且还有很好的抗癌防病作用。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