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调理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 > 疾病调理

中医消灭病菌的高明手段

来源:网络

当所有细菌病毒的性质都归属为风、寒、湿、燥、火这五行性质后,在以五行为基础平台的系统上进行论治,比在以具体性细菌病毒为基础的系统上进行论治,就显得简单多了。

中医以五行性质分类来对付外感邪毒的治疗法则,非常之简洁明确:

对于风邪,治疗法则主要是疏风,人们可能会问,这风怎样疏?如果从现代西医的角度上看,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问题,风有哪里?具有什么样的形态?怎样来疏通?但从中医的认识角度上看,这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风症的原理是体内的空气流通受阻,被围困在一个局部范围内活动,这种不正常的运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便是风邪,疏风,就是疏通人体肌肤内的通道,让空气正常地流动。

对于寒邪,治疗法则就是散寒,寒邪的特点是以寒冷为主体,人感到寒冷就说明人体内的热量供应不足,散寒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人体内热量的产生,中医以这个原理为基础,以提高体内燃烧力度,增加热量产生来驱散寒邪。

对于湿邪,治疗的法则主要是燥湿、利湿,燥湿是以降低体内水分含量为目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选用有燥湿作用药物,燥湿是选用具有干燥水气的药物,或者选用能够加强脾胃运化的药物来治疗,而利湿则是以疏通水道为主,加速水分流向肾脏,再分离到膀胱。

对于燥邪,治疗法则主要是润燥,润燥是以提高体内水分含量为目标的治疗方法,润燥有滋肺阴和滋肾阴两种,前者是以降低干燥器的蒸发量来实现,后者以通过肾对水的调节来实现。

对于火邪,治疗法则主要是清热,热是说明人体内生产的热量太过多,清热的最佳方法是减少热量的生产水平,在实际操作中,清热有两种主要手法,一种是泻火,一种是凉血,泻火是清除热的常用方法,凉血则是一种对付热病重症的快捷清热方法,它通过破坏血液的流通来妨碍体内物质的燃烧,以妨碍热量的产生来实现清热。

如果以现代西医的观点看,中医根本就不提消灭病菌,中药中也极少有能直接杀菌的药物,如果中医明白细菌病毒是制造疾病的元凶,为什么没有针对性地去消灭这些致病凶手呢?面对这些感染性的病菌,西医的治疗方法就非常明确,有什么样的病菌,就用什么样能杀死它的针对性药,这种以药物杀死病菌为目标的治病救人法则,道理非常明确,说出来,大家都懂,如果不明白病菌有什么样的结构与毒性,就等于没有明确的打击目标,没有针对的抗菌素,就等于没有杀死敌人的武器,现代医学尽量使用最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想尽千方百计来查找病源,目的就是找出制造疾病的敌人是谁。现代医学的先进性,在于能够明确地告诉患者,这个疾病是由什么病菌所造成,要采用什么样的药物来消灭病菌,只要经过严格正规的化验,如果证实是相同的病菌,不同的医生都会有相同的确诊结论,有相同的治疗原则,有相同的用治疗用药,简单地说,具有严格的标准化,规范化,因此,西医的诊断治疗有可比性。

中医明白杀死病菌在治疗中的重要性吗?准确地说,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就明白这个道理,人们可能觉得奇怪,中医能明白杀死病菌在治疗中的重要性?中药中有多少杀死病菌的药物?如果将中中药化验,在实验室中,会发现绝大部分的中药都不能直接杀死病菌,若按照以杀死病菌为疗效的标准,中药则完全不具备治病的基本条件。

必须承认,西医合成药物直接杀死病菌的治疗方法非常到位,有针对性,符合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法,因此这种直接地杀死病菌为治疗选择的意识成为了现代医学的前进方向,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用特效药也成为了一种快捷治病的首选,研制特效新药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

如果反问一句,杀死病菌的方法就只有一种吗?应该说,消灭敌人的方法具多样化,并不是只有唯一的选择,中医同样是以杀死病菌来治疗的,如果不杀死病菌,能治好病么?这绝对不可能,不过,中医没有选用药物直接杀死病菌的方法,而选择了另外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破坏生存环境让病菌自己死亡,另一种是发挥人体的自然免疫力消灭病菌。

中医是怎样让病菌自己死亡的呢?难道这个世界上,你想要病菌死去,它就那么听话,乖乖地自行了断吗?谁也不能做到。中医能够让病菌死亡,原因是中医掌握了所有病菌的最大强项与最大弱点,利用病菌的弱点,点它的死穴,这才是中医杀死病菌的最大秘密,中医早就发现,病菌貌似强大,能在倾刻间令人病倒,但实质上,它有一个无法改变的最大弱点,任何病菌,都必须依靠一个适合发展的生存环境,才能大量繁殖,才能兴风作浪,作恶多端。

中医明白到,在大自然气候变化的过程,一旦出现病菌最适宜的环境后,它们便猖狂之极,乘机入侵人体,在人体内制造事端,造成疾病,而且还明白到,即使没有适宜的外界环境,病菌在入侵人体后,也必然性地要创造出一个与它们相适应的环境,否则的疾,它根本不能大量繁殖,于是,属于寒邪的病菌,在寒冷的气候环境中特别猖獗,当病菌入侵人体后,会在人体是制造出一系列寒性的症状;属于热邪的病菌,在炎热的气候环境中特别猖獗,当病菌入侵人体后,会制造出一系列热性的症状;属于湿邪的病菌,在潮湿的气候环境中特别猖獗,当病菌入侵人体后,会制造出一系列湿性的症状;属于燥邪的病菌,在干燥的环境中特别猖獗,会制造出一系列的燥性症装;属于风邪的病菌,在气候剧烈变化的气候环境中特别猖獗,当病菌入侵人体后,会制造出一系列风性的症状。

中医的治疗的方法,就是釜底抽薪,令到病菌自然死亡。

寒邪不是在人体内制造出寒的症状么,人体有寒,无非在说明体中的热量制造水平已经不正常地下降了,中医就用热性药物来治疗,调高人体制造热量的规模,恢复人体热量的正常供应;

热邪不是在人体内制造出热症状么,人体发热,说明人体中热量的制造水平已经超越了正常指标,中医就用寒性的药物来治疗,降低人体热量的制造规模,恢复人体热量的正常供应;

湿邪不是在人体内制造出湿症状么,人体有湿,说明了人体内水分的含有量已经超过实际的需要量,中医就用燥湿或利湿的药物来治疗,将人体内多余的水分迅速排放,把体内的水分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燥邪不是在人体内制造出燥症状么,人体有燥,说明了人体内的水分含有量已经下降,不能满足人体正常运作的需要,中医用滋阴生水的药物来治疗,提高人体内吸收水分的规模,将体内的水分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风邪不是在人体内制造出风症状么,体内有风,说明了空气流通的管道有阻滞,以至令到体内的空气不能正常流动,中医就用发散性的药物来治疗,以疏通皮肤与肌肉中的通道,让体内空气自由畅通。

请别小看这种对人体体质的恢复,这种恢复,虽然是对病菌生存环境的破坏,其实也是一种调动人体免疫抗体去抵抗病菌的方法,而且是一种有针对性的调动,对付热病,调动的是具有消灭热邪的人体免疫力量,对付寒邪,调动的是具有消灭寒邪的人体免疫力量,对付湿邪,调动的是具有消灭湿邪的人体免疫力量,对付燥邪,调动的是具有消灭燥邪的人体免疫力量,对付风邪,调动的是具有消灭风邪的人体免疫力量。

中医能够调动人体的免疫力消灭疾病?而且还有针对性的调动?中医知道人体中有免疫抗体吗?连现代医学这么发达都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古老的中医就有这个能奈?是神奇还是夸张?但这一切都是事实,中医称人体的免疫力为“正气”,人们是否记得中医的针剌治病?用针剌穴位,根本就没有药物成分的存在,但它照样能治病,神奇吗?人们用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和先进的方法进行研究,但到现在也还是没有弄明白针剌治病的原理,总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这个治病原理非常简单,它就是通过针剌行为,有针对性地调动起人体中的免疫抗体,让人体中的免疫力消灭病菌。

可以看出,中医在治疗由病菌引发的病症中,根本就没有主张用药物去直接杀死病菌,而是努力去消除病菌造成的破坏,积极地修复已经被破坏的人体生理功能,将它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但恰恰是这种刻意的修复,在不经意之间直接地破坏了病菌最适宜的生存和繁殖环境,调动起了人体中的免疫抗体,病菌生存的环境破坏了,生存的基本条件改变了,病菌在无法适应的环境下,再加上人体中免疫抗体的大量涌现,这时病菌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彻底消亡。中医将以修复人体被破坏的生理功能来达到消灭病菌的方法,称之为“扶正驱邪”。

调动人体的免疫力就是“扶正”,破坏病菌的生存环境就是“驱邪”,“扶正驱邪”不为失为一个在保存自己中消灭敌人的最优策略,它没有正面地直接杀死病菌,而是在恢复人体的健康中置病菌于死地,这就是中药为什么在实验室内没有杀死病菌的能力,但在人体中却又显示出有强劲灭菌疗效的奥秘。

站在中医的角度上看,西医以药物直接杀死病菌来治病的方法也并非完美,虽然直接地杀死病菌的效果能迅速体现,但只是一种“驱邪”不“扶正”的偏面疗法,病菌被消灭以后,由病菌原先成造的破坏,只好由人体慢慢来自行恢复,这样,就容易留下后遗症。事实在证明,直接杀死病菌的疗法,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往往会遗留下一个个恶魔般的隐患,在与药物的搏杀中,虽然绝大部分的病菌被消灭,但那些经历了药物追杀而侥幸漏网的幸存者,从此就获得了一种对药物的抵抗能力,这就是人们通常所担忧的病菌“耐药性”。

人们已经发现,现在的病菌耐药性的能力越来越强,这和人们在大量地广泛地滥用抗生素有直接关系,为了对付病菌的耐药性,也促使到合成药物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人们发现,现在开发一种新药的费用也越来越高,创造新药所需的时间也明显加长,面对这个现实情况,有人悲观地认为,现在人们如果不制止滥用抗生素的行为,当病菌对现有的药物都产生耐药性后,在没有研制出新的特效药之前,一旦染病,将无药可治,事实证明,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不远的将来就可能发生的悲剧。

病菌的耐药性,是现代医学不能解决的难题,这个令人大伤脑筋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人工合成药物造成的恶果,也可以说是西医治疗思想的必然后遗症,你用药物直接毒死病菌,病菌就必然反抗,毒药吃多了,有一点容忍能力也很正常,人们已经发现,过去的杀老鼠药,非常有效,毒药吃多了,老鼠都产生出了耐药性,现在的杀老鼠药都不那么好使了。

中药有一个合成药物无法比拟的最大优势,病菌对它绝对不会产生什么耐药性,中药被中华民族喝了几千年,有谁听说过有哪些病菌对中药产生了耐药性?绝对没有,几千年前的药方,到今天依然是宝刀不老,依然发挥出应有的治疗效果,反观抗生素的出现才短短的不足一百年,就产生了耐药性。

中药对病菌根本就没有直接的毒杀能力,这是病菌不能产生耐药性的根本原因,或者觉得,病菌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地进化,产生出变种,如果有朝一日,病菌都全方位地适应环境变化后,中医这种以改变生存基础为消灭病菌的方法岂不就失效?不会的,根据五行的生克定律,每一种性质的事物,都必然存在有它“不胜”的弱点,宇宙有一套维护平衡与和谐的制约机制,有正变必有反,制约永远都存在,所以在以五行性质为基础的中医治疗中,病菌永远也不会产生耐药性。

面对新病菌或新的病菌变种,西医希望生产出各种针对性的药物来治疗,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被动和非常无奈的局面,如果没有对症的药物,病者只能在渴望中期盼,但针对性的药物又不能在短时间内制造,这就造成了治疗滞后。

由于中医没有采取用药物直接杀死病菌的治疗立法,因此中医并不需要知道是什么病菌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只要从病菌造成的病症诊断出性质状态就可以了,中医抓住五行性质为治疗基础的做法,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在治疗上,占据了主动权,使到中医的治疗永远走在了病菌的前头,只要病菌的五行性质存在,而不理会这是什么样的病菌,只有疾病出现,就有其症状,就用其药物,按照辩症论治就收到满意的疗效,在“非典”期间中医的介入,就是最好的证明。

显而易见,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不相同的认识内容,西医以具体的病菌为治疗对象,以杀死病菌为治疗原则,而中医则是以具体的病人为治疗对象,以恢复人体生理平衡为治疗原则,由于西医以病菌为目标,而不重视人体的不同体质差异,有其病,就用其药,不同的医生在治疗同一种病菌引起的病症时,有一致相同的用药就不足为奇了,而中医则以恢复病人的平衡为目标,虽然同是感染一种外邪,由于不同的人有体质上的差别,也就有了病症程度的差别,中医的医生在确定了病因的性质和确定了一个治疗原则后,对不同的病人,会按照实际情况对药方进行加减,于是产生出同病不同药的变通。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