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调理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 > 疾病调理

潜水性内耳损伤的病因

来源:网络

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耳朵对于我们人体的重要性吧,如果我们的耳朵出现了问题,那么不但会给我们带来疼痛的感觉而且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听觉,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耳朵。一旦出现了耳朵的疾病要及时去治疗,以免出现恶化而给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潜水性内耳损伤是耳朵疾病的一种,下文我们介绍一下潜水性内耳损伤的病因。

1.暂时性前庭功能障碍

(1)进入外耳道或中耳不同温度水的刺激由于外耳道阻塞或鼓膜穿孔,使水进入外耳或中耳内有时间和温度差别,而引起前庭刺激效应。

(2)因咽鼓管功能障碍不能自动调节鼓室内气压,潜水后上升水面产生相对高压状态,而引起内爆性损伤,如听骨移位,窗膜破裂,单纯镫骨移动,可产生眩晕,重者内耳外淋巴发生旋涡,损伤耳蜗底转,可造成永久性耳聋。

(3)高压神经综合征于1968年首用此名,即在潜入深水150m以下时,用氦氧混合气吸入,因压力急增可出现头晕、震颤和精神运动性障碍,减压后又可很快恢复正常。据Farmer(1971年)称此症并非组织缺氧或血内二氧化碳蓄积,而是由于小脑抑制前庭核功能减弱所致。

2.永久性内耳损害

(1)浅层潜水上升或下沉时发生了减压病,机理主要是组织内小气泡形成,以及血液气栓形成,造成组织机械损伤、缺血或炎症反应。深层潜水时于加压情况下咽鼓管功能不良,又错误地进行咽鼓管吹张,使脑脊液和外淋巴液压急剧上升,而致镫骨向鼓室内移位,前庭膜破裂和鼓膜穿孔。据Harker(1974年)试验,鼓室内外压力差达16kPa,相当1.58m深海水,即可发生内爆性膜破裂。

(2)在稳定的深层潜水中可出现突然单侧前庭功能衰竭。Sundmaker于1973年首次报告,潜入深水,吸入氦氧混合气体或加氦氖三种混合气体,突然改变为空气吸入,于短期内即可产生症状,可能系添加的气体增加了内淋巴气体浓度,产生渗透压性水肿所致,也可能因增加的惰气透过组织屏障进入体内,与原先渗入体内的氮气相遇,减压后释放成气泡,造成内耳气栓性损害而引起。

(3)沉箱和头盔内通风或压缩气体产生的噪音高达100~120dB,可造成噪音性内耳损害。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耳朵的重要性,我们建议读者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好好保护自己的耳朵,如果耳朵出现了问题要及时去治疗,潜水性内耳损伤是耳朵疾病的一种,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潜水性内耳损伤的病因。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