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调理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 > 疾病调理

用药错误习惯 偏方秘方正威胁你的生命安全

来源:网络

生活中,但凡有点头疼,感冒,很多人都会自行买了药来服用。很多人也许会很快康复,但也有极少数的一部分人,也许会越治越严重,这是为什么呢?你要知道,服药的方式,决定你的安全,有时候即使药没有问题,但是你吃药的方式不对,就会出问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牢记相应的用药小常识。下面若悠网和你去了解一下吧!

用药误区

1、保健品,当药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年轻人、老年人都会吃一些保健品保养身体。更甚者,认为保健品能治疗疾病。但要知道保健品不是药品,没有任何临床证明它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尤其是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更应该谨遵医嘱,科学用药。

2、追求疗效,多种药物叠加使用

很多人认为生病的时候,多吃几种药物,疗效会更好,病也会好的更快,有的人甚至一次吃三五种感冒药。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要知道叠加用药种类越多,相互之间的作用就会越大,很多药物之间的成分都是一样的,如果重复使用,就很容易危及生命。

3、盲目相信非处方药物

非处方药物就是不需要医师的处方,可以直接从药店购买的药物,也是现在大多数人选择的就医方式。相对于处方药而言,非处方药的安全性以及耐药性都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只有在极少数人身上,会引起不良反应,所以对于非处方药一定要严格按照药品的使用说明服用。

4、饭前服药还是饭后服药

一般除了说明书本身注明的服药时间和服药间隔外,有的还会注明“饭前服”,“饭后服”,“饭时吃”。“饭前服”一般是饭前30-60分钟,“饭后服”是饭后30分钟左右服用,对胃肠道有刺激或者本身胃部不舒服的人群多建议饭后服药,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一般大部分的药物都可在餐后服用。

5、用饮料、牛奶、咖啡送服药物

有些人呢为了图方便,喝药时身边有什么就用什么送服药品。像什么咖啡、饮品、茶水、牛奶等,要知道茶叶含有鞣质,在体内可与多种药物产生不良作用,从而增加副作用;咖啡因、茶碱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抑郁药)造成过度兴奋、血压升高;牛奶中含有大量钙和镁,它们在肠胃中可以破坏抗生素,从而削弱药效。

6、感冒、发烧就吃抗生素

90%的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是不起任何治疗作用的,只能抑制和杀灭细菌。而且抗生素吃多了也会让身体失去免疫力。所以如果你出现了感冒、发烧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选择适合自己症状的药物。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看到,一些老年人非常热衷于搜集“偏方”、“秘方”,一些疑难杂症或慢性病患者也是“偏方”、“秘方”的拥趸,认为“偏方”能治大病,并盲目按“秘方”、“偏方”进行治疗,导致了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前不久有报道,一个5个月大的孩子被确诊为肾病,其父母不想让孩子接受激素治疗,却相信了偏方,结果短短5个月,孩子出现肾衰,不得不靠透析维持生命。

“中药副作用少”这个“偏方”、“秘方”“偏方”、“秘方”观念是错误的。许多江湖医生打着“偏方”、“验方”的旗号,滥用中草药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导致尿毒症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发生。

1、应遵从医嘱服药

慢性心脑血管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但在现实生活中,随意服药、随意停药现象非常普遍。高血压患者需要天天服用降压药,但有些患者血压高时就吃,不高就不吃。有些患者见别人吃某种药降压效果比较好,就照着别人的去吃,不管那种药是不是适合自己。还有一些心脏病患者,一难受就含硝酸甘油。但其实对于那些对硝酸甘油敏感或血压本来就很低的人来说,随便含硝酸甘油是有危险的!

2、进口药和高价药并非药效更好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进口药和高价药治疗效果更好,也更安全,而国产药则是“便宜没好货”。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解放军309医院普通外科负责人杨波举例说,治疗胃间质瘤的伊马替尼,进口药品药效比较稳定,仿制品就差些。但对于一般抗感染性药物,国产药与进口药疗效差不多,国产药则相对便宜。

医生表示,进口药不一定就比国产药好,价钱高的药也不一定就比价钱低的药好。很多国产廉价老药被临床证明是安全有效的,而一些外国产药品也出现过安全问题。如2010年1月,强生召回包括泰诺在内约500个批次的非处方药;当年11月又召回约400万盒儿童抗过敏药可他敏和约80万瓶儿童止痛药美林。2013年10月25日,全球最大的胰岛素生产商诺和诺德宣布召回13个欧洲国家市场上的300万件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产品,原因是一个生产问题导致这种药物的功效受损。“选择药品要从疗效、毒副作用、价格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保证安全合理用药。”医生说。

3、抗菌药、大输液要慎用

很多人认为静脉滴注比口服药物起效快,所以得个感冒头疼的小病,就急着要输液。实际上这是一个医疗常识性的误区。医师表示,输液治疗是有严格适应证要求的,比如病情危重或急诊抢救患者;较严重的腹泻、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者;严重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败血症等,需要给予大剂量抗菌药者;口服容易被破坏,或对组织刺激性大,对皮下、肌肉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有呕吐、进食障碍等症状,不能口服药物者。

由于输液的给药方式是药液直接进入人体循环系统,所以相对于肌肉注射或口服给药风险也比较高,一些普通感冒和轻微肠道感染的患者,没有必要通过输液治疗。

抗菌药,人们习惯称之为“消炎药”,如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是很多家庭的常备药品。只要有点儿头痛脑热,就会吃上两粒。其实,抗菌药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90%的感冒无能为力。

有的人感冒,不检查血常规,也不知道白细胞高不高、中性粒细胞是不是明显增高,没有针对病情综合判断就乱用抗菌药,于是产生了副作用,最常见的是肝肾功能损害。医师说,大部分感冒是病毒感染造成的,而不是细菌感染,服用抗菌药没有任何效果,还可能造成二次感染。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