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 > 健康饮食

从中医方面看失眠 中医药及食疗保健方法改善睡眠质量

来源:网络

睡眠问题已经是一种难题,上升的人数也很多。我国超3亿国人有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失眠到底要怎么治疗呢?下面跟随若悠网看看中医怎么说。

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睡中易醒、早醒、睡中多梦、醒后疲乏或缺少清醒感,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却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妨碍正常生活、工作,长期的失眠还容易导致精神障碍和诱发器质性疾病。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入寐或睡不安稳,不同的睡眠问题各有原因,通过中医药及食疗、保健方法可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平衡,进而改善睡眠质量。

入睡困难多因“火”。这里的火分实火和虚火。实火多因突发事件引起,因心肝火盛导致,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彻夜难眠,心烦急躁、焦虑易怒、面红口苦、大便干等。

调理方法有:1、轻症者可进行20~30分钟左右的快步走或小跑,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放松治疗有助减轻应激、紧张和焦虑,失眠状况也会随之改善。2、也可睡前按摩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1小时,此穴为肝经的腧穴、原穴,有舒肝气、调畅气血的作用。具体方法是:取坐位,用手拇指的指腹沿足趾、次趾甲缝向上移压,按压时有酸胀感。如果按上去感觉较痛,说明患者肝经气盛,容易生气,可按压与指揉结合。3、重者可在睡前1小时饮用莲子肉10克、莲子心5克、炒酸枣仁10克、夏枯草10克(年轻女性可用黄芩叶10克代夏枯草)泡的茶水100毫升,可清肝火、安心神。

虚火多因病久或心肝肾阴虚所致,表现为入睡困难、口干心悸心烦、腰酸软、手足发热等。

调理方法有:1、轻症可给予静心和放松缓解。选八段锦、站桩或慢走中的任一种活动,每天练习一次,每次30分钟,可使肌肉、心情放松,调补五脏、协调阴阳。2、睡前1小时饮用莲子肉10克、百合10克、炒酸枣仁10克、炒柏子仁10克泡的茶水100毫升,以滋心安神。3、睡前半小时,用夜交藤15克、黄芩叶10克、肉桂2克煮的热水泡脚,并自揉涌泉穴10分钟。

睡眠轻浅多因“虚”。思虑过度、暗耗心血,久病或老年肾精不足,易致睡眠轻浅易惊醒。

调理方法有:1、下午以后避免食用易引起兴奋的物质(如酒精、咖啡、浓茶等),夜间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保持温度适宜。2、睡前1小时饮用桂圆肉10克、紫灵芝10克、炒酸枣仁10克、炒柏子仁10克泡的茶水100毫升,补肾益心安神。3、睡前半小时,用夜交藤15克、红花3克、肉桂2克煮的热水泡脚15分钟。

易醒多梦“心肾衰”。中医认为, 晚上睡眠多梦易醒,早上黑眼圈、眼袋明显,这些都是心肾衰弱的表现。这里推荐一款代茶饮,建议每天睡前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就能看到明显改善。取紫灵芝10克、炒酸枣仁10克、百合10克一起冲泡,睡前饮用100毫升即可,补肾益心的效果非常好。症状重者可配合使用夜交藤15克、黄连6克、肉桂2克、丹参10克煮水,在临睡前半小时泡脚。

醒后疲惫多痰湿。中医认为,醒后疲劳是湿气重导致的,湿气重会造成身体淤堵,脾脏受损,多余的湿气聚集让人四肢沉重、疲劳、失眠,尤其是肥胖人群。食用健脾、祛湿食物能改善睡眠。可用荷叶10克,冬瓜皮、生苡仁各15克一起煲汤或煮粥,也可用陈皮5克、玫瑰花5克泡茶饮用,睡前1小时喝50毫升。痰湿多由脾胃化生,腹部为脾肝肾及六腑所居,按摩腹脐,可以健脾除痰瘀。具体方法是:夜间入睡前(排空小便)和早上起床前,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可双手放胁肋,手掌轻轻向下推6次;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腹部,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分别顺时针方向轻轻摩上腹(摩胃脘)、脐部(摩脐)各6次,每天坚持做。

养心安神 推荐山药百合莲子甜汤

主要功效:补益脾肾、养心安神

推荐人群:一般人群,可作七夕节甜蜜代言品,肥胖、糖尿病人不宜多食。

材料:鲜淮山250g、百合20g、莲子20g、枸杞5g、红枣4粒、冰糖适量(2人量)。

烹调方法:百合、莲子洗净后提前用温水泡发2小时,淮山去皮切成丁状,在锅中加入1L清水,将淮山、百合、莲子、枸杞、红枣一同放入锅中武火煮开后改文火煮半小时,最后放入少许冰糖调味食用。

养心安神的食物有哪些?

1、莲藕

鲜藕含有大量的碳水化物和丰富的钙、磷、铁及淀粉,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生藕消瘀凉血、清热止渴、开胃的作用。熟藕则具有通气、健脾和胃、养心安神的作用。以水煮服或稀饭煮藕吃疗效最好。

2、蜂蜜

蜂蜜营养价值高、保健效果好,具有补中益气、安五脏、调和百药、清热解毒、润燥滋阴、安神养心之功效。

3、茯苓

中医学认为茯苓味甘淡,具有益脾健胃、安神、渗湿、消肿、利尿等功效,《神农本草经》曾把它列为中草药之上品,称茯苓“久服可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4、小麦

小麦味甘性平微寒,有清热除烦、养心安神的功效,有“五谷之贵”美称。《内经》称小麦为“心之谷”,可补益心气,如心烦失眠者可用小麦与大米、大枣一起煮粥服食。

5、小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其功用在于“健脾、和胃、安眠”。小米中色氨酸的含量在所有谷物中独占鳌头。另外,小米富含易消化的淀粉,进食后能使人产生温饱感,可促进人体胰岛素的分泌,进一步提高脑内色氨酸的数量,让人有安神之感。

6、莲子

莲子的寿命很长,历代很多本草着作都认为莲子可以延年益寿。《神农本草经》列莲子为上品,可以颐养天命。莲子有良好的养心安神、清心除烦的作用,中医认为夏季养心吃莲子最好。

7、酸枣仁

酸枣仁,性味甘,平。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功效。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酸枣仁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经临床应用证明,生用、炒用都有催眠效果。

8、山药

山药能清心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B、烟酸、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因此食用山药能摄入大量的粘液蛋白,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系统的脂肪沉淀,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

9、莴苣汁

莴苣汁性味同莴苣,苦,甘,凉。《本草拾遗》称其“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据有关资料,莴苣茎、叶、皮的乳白色浆液,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可助儿童、中老年睡眠。临睡前,食服效果明显。

10、百合

百合对清心安神则作用明显,适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引起的情绪反常,如多梦、情绪烦躁、更年期综合征等症状,每次睡前用30克百合与红枣5枚煎水喝。

11、猪心

猪心的安神定惊、养心补血的功效也非常突出,对惊悸失眠有较好食疗效果。猪心的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2倍,而脂肪含量仅为猪肉的十分之一。可治惊悸、怔忡、自汗、失眠等症。可以和西洋菜一起煲汤喝。

12、牡蛎肉

牡蛎肉能治疗失眠烦热、心神不安。《医林纂要》认为:牡蛎肉“清肺补心,滋阴 养血。”崔禹锡《食经》亦载:“治夜不眠,志意不定。”故神经衰弱之人食之颇宜。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