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 > 健康饮食

谨慎科学食用豆类制品 谨防食物中毒危害健康

来源:网络

食物中毒事件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并不少见,其中因豆类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更是数不胜数。有些人为了安全起见,便不再食用扁豆、豆角等豆类蔬菜。然而,豆类中富含多种有利人体健康的营养物质,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烹调方法,也就不用害怕豆类中毒了。下面和若悠网一起来看看。

俗语有云:“每天吃豆三钱,何须服药连年。”意思是说每天吃点豆类食物,就能预防疾病,远离药物。我国的饮食原则中,有“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的说法。众所周知,五谷营养丰富,但是如果没有豆类食物,就会失去营养平衡。豆类营养丰富,不过因为种类繁多,有些会引发中毒,因此要合理选材,正确食用。

豆类的经济价值较高,由于其中多数种类的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类和牲畜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来源。有些豆类如大豆、落花生和四棱豆除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外,还含有大量可食用的油脂。许多豆类种子的蛋白质含量在20~40%之间,少数可达40~60%,其蛋白质含量比谷类高 2~3倍,比薯类高5~10倍。此外,豆类的茎秆和枝、叶也富于蛋白质,通常可达8~14%,而谷类秆、叶含蛋白质仅有4~6%,所以豆类的茎、叶又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和优良的绿肥。新鲜的豆荚、种子和茎、叶还含有几种维生素,为富有营养的蔬菜及牲畜青饲料。

老年人多吃豆类食物好

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人们吃惯了大鱼大肉,开始回归“质朴”,用豆类食物代替一定量的肉类食物。事实上,豆类食物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十分重要,是解决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问题的最佳办法。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机能处于弱势状态,在饮食中增加豆类食物摄入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病风险。

如果坚持每天摄入适量豆类食物,对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研究证明,豌豆、扁豆等油脂含量较少的豆类,可以有效减少坏胆固醇含量,进而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事实表明,每天都吃一些豆类食物的人,血液中坏胆固醇含量明显偏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自然就降低了。

四季豆中毒是怎么回事

四季豆也称菜豆、扁豆、芸豆,是一种餐桌上常见的豆类蔬菜。然而,如果烹调方法不当,加热不充分,其毒素残留会引起食物中毒。四季豆中毒多发生在集体食堂,主要原因是锅小量大,翻炒不均,受热不匀,四季豆无法完全烧熟煮透。

为了防止四季豆中毒,有些人会先把四季豆放在开水中过一遍,再用油炒一下,认为这样就能破坏其中的毒素。但事实上,如果加热不够彻底,毒素还是不能得到有效清除。因此,食用四季豆一定要确保全部煮熟,直到四季豆的颜色改变,吃起来没有豆腥味。另外,尽量选择新鲜的豆类,择菜时把两头去掉,因为这些部位含有的毒素最多。

慎食毛豆,谨防中毒

毛豆也被称为“面豆”,其含有毒素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进食毒素未被完全消除的毛豆,其临床表现类似于服用有机磷农药。一般在进食后4~8小时发作,最长可达24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无力、肌颤、心慌等症状,严重者瞳孔缩小、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因此,毛豆必须谨慎处理,彻底加工才能食用。对于新鲜毛豆,先连皮煮熟,剥去有毛的表皮,同时去除内皮;然后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制作成菜肴。

每年的冬春时节,是四季豆和毛豆上市旺季,同时也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建议大家在食用毛豆前,认真进行处理,谨防发生食物中毒。

油豆引起的食物中毒

每年春天,油豆大量上市,同时,油豆中毒事件频发。为了预防油豆中毒,建议广大消费者在食用包括油豆在内的豆类食物时,一定要烧熟煮透。

油豆又称宽扁豆,外观呈绿色,部分豆体有红色线纹,果实饱满,豆粒为椭圆形。油豆中含有两种特别成分,即红细胞凝集素和皂苷毒素。如果在烹调加工时,没有烧熟煮透,就会引发中毒现象。

油豆毒素在人体中的潜伏期一般为2~4小时,最短为1小时,最长可达15小时。油豆引发的食物中毒,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头晕、出汗、四肢麻木等。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值得注意的是,油豆在烹调时,表皮熟了,但里面可能并未完全熟透。这是因为油豆水分含量大,外皮脆嫩,表皮极易煮熟,但豆粒却不易煮熟。建议大家在烹调油豆时,加热至开锅后再炖20分钟以上,尽量减少使用拌、炒等加工时间短的烹调方法。

小贴士: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加快,食品腐败变质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消费者在食物的购买、烹调以及保存上,都应尤其注重食品安全问题。在购买时,选择新鲜的食物;购买后,按照适合的贮藏要求,保证食物的质量;在烹调时一定做熟透,这样才不容易引发中毒现象。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