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

当前位置:首页 > 五险 > 养老保险

退休前一年,灵活就业人员从60%提高到200%缴费,养老金增加多少

来源:网络
说明:2023年的内容若悠网小编整理中,具体请参考政府官方资料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不同于单位职工,是有不同社保缴费基数的,也就是说有不同的缴费档次可以选择,其中,社保缴费基数是以全省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按照300%和60%的比例分别核定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换句话说,缴费档次区间在60%至300%之间,经查证,大多数地方灵活就业人员分60%、80%、100%、150%、200%、250%、300%7个缴费档次。选择不同缴费档次,在一个养老金计发基数下,缴费档次越高,养老金也就越高。下面跟社保网小编一起来看看退休前一年,灵活就业人员从60%提高到200%缴费,养老金增加多少

  那么,灵活就业人员一直按60%档次社保缴费,在退休前一年,将缴费档次提高到200%缴费,养老金能增加多少呢?划不划算呢?下面带大家一起去正确了解一下。

  平均缴费指数是影响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重要参数,但平均缴费指数不会按某一年的水平确定的,而是每年缴费指数加权计算出来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养老金计发公式,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有视同工龄采用)+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退休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1+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3%;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139。很显然,平均缴费指数是影响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重要参数,平均缴费指数越高,养老金也就越高。

  那么,平均缴费指数如何计算出来的呢?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如果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实际平均缴费指数。

  而对于我们灵活就业人员而言,能缴费满15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也就是说没有视同工龄和视同缴费指数概念,就以15年为例,前14年缴费档次按60%,而最后一年按200%缴费,也就是提高4倍多缴费,这时的平均缴费指数不是最后一年的缴费指数2,而是(14×0.6+1×2)÷15=0.69,比缴费指数0.6高,但远达不到2的标准。所以说,退休前一年,灵活就业人员从60%提高到200%缴费,平均缴费指数增加不明显,并非是2。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