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孕产妇

妊娠糖尿病带来双重威胁 孕妇预防妊娠糖尿病要减重

来源:网络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于普通人来说,糖尿病的发生,是由很复杂的因素引起的。而对于孕妇来说,女性怀孕后,随着体重增加及胎盘产生的一些激素及细胞因子,会干扰体内的胰岛素正常工作,因此孕妇容易患糖尿病。要想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准妈妈需要控制体重。什么是妊娠糖尿病?遇上妊娠糖尿病又该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不仅会给母婴带来双重威胁,它不仅是造成难产、剖宫产的诱因之一,还会增加孕期感染的几率等,对胎儿则会造成出产后低血糖、黄疸等问题。下面跟随若悠网一起来看看吧。

据了解,妊娠糖尿病分两种,一种是在妊娠前就有糖尿病,叫做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是孕妇在妊娠期间才出现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大部分患者属于此种类型。

虽然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可以在产后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机率会大大增加。最重要的是,妊娠糖尿病对婴儿也有很多危害,比如胎儿巨大、畸形等,必须在生活中提前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很复杂,目前的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确切病因,但是,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些关于糖尿病发生机制和什么人属于高危人群的线索。

年龄和肥胖:

肥胖能增加胰岛素抵抗从而使人容易得糖尿病。

激素问题:

正常情况下,孕期会分泌出比平时多3倍量的胰岛素。但在特殊情况下,身体却不能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科学家认为这就是引起妊娠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因及家族病史:

家族病史是妊娠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

典型症状

妊娠期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反复发作。

其他症状

凡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前体重ge;90kg、孕妇出生体重ge;4000g、孕妇曾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不明原因流产、死胎、巨大儿或畸形儿分娩史,本次妊娠胎儿偏大或羊水过多者应警惕发生妊娠合并糖尿病。

诊断依据

PGDM的诊断标准:

1.妊娠前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

2.妊娠前未进行过血糖检查的孕妇,尤其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者,首次产前检查时需明确是否存在糖尿病,妊娠期血糖升高并达到下列条件之一者诊断为PGDM:

(1)空腹血糖ge;7.0mmol/L。

(2)OGTT 2小时血糖>11.1mmol/L。

(3)伴有典型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同时随机血糖ge;11.1mmol/L。

(4)糖化血红蛋白ge;6.5%,但不推荐妊娠期常规用HbA1c进行糖尿病筛查。

GDM的诊断标准:

空腹12小时后,口服葡萄糖75g,其正常上限为:空腹5.1mmol/L,餐后1小时10.0mmol/L,餐后2小时8.5mmo1/L。三项中任何一项升高诊断为GDM。

如孕妇具有高危因素,在妊娠24~28周检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超过5.1mmol/L可诊断为GDM,空腹血糖正常者再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仅会对孕妇本身带来很大的危害,对胎儿本身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对肥胖型的孕妇,要特别注意产后肥胖,切勿相信针灸等减肥方法,减肥不当容易反弹,需要科学制定减肥方法。

孕妇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预防:

1、合理饮食:孕期应少食多餐、定时定量,粗细搭配;多吃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全麦食品,比如燕麦、荞麦以及豆制品、各种蔬菜;保证蛋白质的摄取,控制脂类的摄入,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少吃油炸、油煎、油酥及肉皮、肥肉等食物;

2、适量运动:推荐孕妇每天坚持半小时的有氧运动,比如快步走、孕妇瑜伽等;

3、控制体重:妊娠7个月以后,每周体重增长不超过0.5kg,1个月内体重不超过2kg,整个妊娠期体重增长在10-12kg。如果在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的基础上,体重每周增加超过0.5kg,应及时咨询医生。如果怀孕前孕妇较肥胖,建议减重后再怀孕;

4、定期产检和注意筛查:孕妇年龄ge;30岁,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和巨大儿分娩史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因素,该类人群尤其应注意预防和疾病的筛查。

日常护理

1.每周检查一次直至妊娠第10周。妊娠中期应每两周检查一次,一般妊娠20周时胰岛素需要量开始增加,需及时进行调整。每月测定肾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同时进行眼底检查。妊娠32周以后应每周检查一次。注意血压、水肿、尿蛋白情况。注意对胎儿发育、胎儿成熟度、胎儿胎盘功能等监测,必要时及早住院。

2.严密观察血糖、尿糖及酮体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加强胎儿监护。

3.积极控制饮食,使整个妊娠期体重增加控制在10~20千克。

饮食调理

1.合理控制总热能,妊中、晚期热能摄入按理想体重30~38千卡/千克,要求整个妊娠过程总体重增长以10~12千克为宜。

2.避免精制糖的摄入,每日主食应保证250~350克。

3.脂肪尽可能适量摄入,占总热能30%以下。特别是坚果类食品更应适量食入。

4.膳食纤维可能有助于降低过高的餐后血糖,可适量增加其在膳食中的比例。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