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孕产妇

孕前口腔检查洗牙治牙不可少

来源:网络

专家指出,孕期由于激素、饮食习惯的改变,口腔卫生若跟不上,就容易出现诸多口腔疾病,建议怀孕前要做一次常规口腔检查,并将口腔疾病治好再怀孩子。

怀孕易使牙病加重

阿琴捂着嘴、一脸痛苦地来到牙科就诊。陪同她一起来的丈夫告诉医生,阿琴已经怀孕8个月了,近来牙痛到睡不着。一检查才发现,原来是急性牙髓炎让阿琴寝食难安。阿琴这才不好意思地说,怀孕前她有一颗烂牙,当时烂得不重,也不太痛,就没理会。主治医生告诉她,正是那颗烂牙烂出了深洞,刺激到牙髓后发生了急性牙髓炎。“正常来说,孕后期的孕妇不宜做口腔治疗,但考虑到她太痛苦,还是给她做了应急处理。”主治医生称。

孕期口腔最易“搞事”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主任林正梅教授对新快报记者称,孕妇由于体内激素、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环境、情绪的变化,导致口腔疾病容易发生。其中,最容易发生的口腔疾病为牙周疾病、烂牙和智齿发炎。她指出,孕期常见的牙周问题是妊娠牙龈炎,表现为牙龈发炎、充血肿胀、颜色变红,刷牙容易出血,偶尔有疼痛不适,这主要是由于怀孕时期内分泌改变?智齿发炎的可能性会提高(恶心、呕吐、刷牙、激素的变化影响牙龈)。

“孕妇怀孕期间胃口大开,吃得多且又是高糖、高热量的饮食,若偷懒而导致口腔清洁不够的话,细菌获得了大量营养自然大量繁殖,再加上孕期内分泌的变化,所以怀孕会使原有的牙周病、烂牙等口腔疾病加重。”林正梅表示。患牙周病的孕妇更易发生早产。有数据显示,患有牙周病的孕妇胎儿早产几率是正常孕妇的4~7倍。

孕前做准备孕期更好过

“一般在孕前期和后期是不适宜做口腔治疗的,尤其是孕前期,孕后期非必要也不治疗。”林正梅对记者称,每个时期牙科处理原则不同:怀孕前3个月,一般不建议做口腔治疗,更不能拔牙、不能照X光片,因孕期头3个月很关键,尤其是做了保胎和习惯性流产的人更不能受精神和身体的刺激;孕中期即怀孕4~6个月时,BB发育基本完善,无需担心早产,在孕妇身体状况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简单地做补牙、根管治疗和洗牙等项目,尽量不要拔牙;孕后期要防止早产,一般也尽量避免口腔治疗。“不过,碰到急性牙髓炎或急性根尖周炎这些痛起来要人命的牙病,一旦发生,可以做一些简单处理,局部麻醉下引流,生完孩子后,再做一些程序化的细致处理。”她称。

林正梅表示,孕前的口腔检查和保健,可保证怀孕期间口腔状态健康,洗一次牙,把该补的牙补了,把该拔的残根残冠拔掉,把缺失的牙齿修复好,基本上孕期做好个人口腔卫生就不用太担心口腔问题。“孕期口腔清洁应该包括早晚刷牙、使用牙线,牙缝大的人还要使用牙缝刷,把牙齿清洁得干干净净。”她强调说。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