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孕产妇

宝宝和宠物兼得 孕期喂养动物注意事项要牢记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揭秘宝宝和宠物能否兼得

第二章:养宠物的准妈妈须知

第三章:孕期喂养宠物注意事项

虽然宠物是人们最好的伙伴,但是,宠物的身上寄存着大量的寄生虫,以此,怀孕中的女人要慎重养宠物。那么,孕期养宠物注意事项有那些呢?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盘点孕妇养生知识,教你孕期如何喂养宠物。

揭秘宝宝和宠物能否兼得

pregnancy:游多人怀孕后不能养宠物,理由是什么?

Grace:当时Box刚来我家不久,口乞喝拉撒刚训练好,彼此的信任也刚建立,没想到我却意外怀孕了。我的家人也认为既然怀孕了就不能再养Box,坚持要我送走他二可我实在舍不得Box,便特意咨询了在医大做教授的姑妈,结果姑妈也说最好不要养宠物并规劝我:不怕一万,就恫万一。万一家里的宠物携带某种病菌,万一在孕期内被感染,怎么办7就算在孕期得到及时的治疗,可以使婴儿先天弓形虫感染的发生率由6 0 0降低到23%,可万一是23%那部分呢?因为那个“万一”,我最终不得不忍痛副爱,将Box送给了朋友。

Yoyo鱼:一看到那些反对怀孕后继续饲养宠物的言论就生气!尤其是某些医生和许多所谓的研究机构,动不动就把责任推到动物身上。在国外,许多家庭都和南南一样养着大型猎犬,甚至是其他特殊宠由于宠物的确存在传播;病的可能,比如一些皮肤病虫病,尤其是后者,几年间日生理念的日益增强而逐渐为/熟悉和夸大,使得许多人以1l反对孕期饲养宠物,甚至认j备怀孕期间就应当远离宠物。当女主人怀孕时也不会送走宠物;像我,从小}口3只猫一起长大,我就很健康;当我怀孕时.我同样养着?只猫咪和1只狗,现存我家小语宝贝已经13个月了,同样非常活泼、健康1如果说怀孕后不能饲养动物,n则会生畸形儿的话,那么生活在农村、山里及世世代代畜牧的草原人岂不是都要绝种?

Sago:随着优生优育观念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动物身上可钱会有寄生虫,并诱发一些疾病,所以在怀孕后甚至在备孕时就远离动物,包括曾经朝夕相处的宠物。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就是弓形虫,因为被弓形虫感染的准妈妈,不论其有无临症状,常可通过胎盘将弓形虫传给胎儿,从而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严重的话会导致畸形,甚至死亡:而且感染发生得越早,胎儿受损越严重。反对孕期养宠物的人,我想应该都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吧。

pregnancy:宠物是传播弓形虫等疾病的唯一途径吗?以此作为反对孕期养宠物是依据合理吗?

Grace:应该不是,其实感染弓形虫的途径有很多,通过宠物传播只是其中一种;事实上,食用未经煮熟的肉、蛋、蔬菜,还有未经消毒的奶制品以及没洗干净的水果等食物同样可能感染到弓形虫,因为几乎乒斤有的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体内都有可能寄生着弓形虫。乒斤以,在此耍特别提醒那些喜欢吃火锅的准妈妈,怀孕期间尽量少Ⅱ乞火锅,如果实茌嘴馋,那一定要等食物烫熟以后再吃,因为一烫即食,并不能杀死寄生在肉片细胞内的弓形虫虫9,进食后幼虫可在肠道中穿过肠壁随n液扩散至全身。即使不养宠物还是有感染弓形虫的可能,但是如果饲养宠物,就多了一个直接威胁,为了预防万一,家人才劝我放弃宠物,尤其是我的这个宝宝本就得来不易。

Yoyo鱼:当然不是f就弓形虫病而言,弓形虫几乎能感染所有的恒温动物,而感染弓形虫最主要的途径是“虫从口入”,所以吃生的肉类,用切生肉的案板同时处理熟食都可能受到感染.宠物绝对不是传播弓形虫的唯一途径-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只有猫科动物才能成为弓形虫的“终宿主”,所以就这点而言,养猫比养狗危险”但猫咪也只有吃了生肉才可能会有极微小的机会感染到弓形虫,而一股家养的宠 如果在备孕期和妊物猫很少会吃到生肉,所有的干饲料或罐头都是经过熟食处理的。此外,猫眯 娠期,准妈妈舍不得和的粪便是传染弓形虫病的唯一渠道,准妈妈只要不接触,就不会有危险:至于 宠物分开,那么就一定其他的一些皮肤病,比如螨虫,如果卫生工作做得不到位,即使不养宠物,也 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会被传染

Sago:虽然宠物的确会传播一些皮肤病和弓形虫病.但这些病也会通过其他途径传播。所以,宠物的确不是传播弓形虫等疾病的唯一途径.而且以此作为反对孕期养宠物的依据,肯定是不合理的一但是养猫比养狗危险.我当时也曾一度担忧=后来又了解到传染到弓形虫的唯一渠道是直接接触猫的粪便,暂且不论家里的猫咪是否携带弓形虫.就是携带了.也只有首次感染弓形虫的猫在感染的最初两周内才会通过粪便传播虫卯;而且,猫粪中的弓形虫卯囊需要在外界环境中“孵化”一天才具有传染性,如此算来,概率还是十分低的,我才释然。所以.我觉得南南不用太过紧张,小狗比猫昧安全得多不用说,即使是猫咪,也不一定非要送志.处理得当.完全可以继续照顾它们。

pregnancy:家有宠物,准妈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防范感染?

Grace:为了安全起见,在准备怀孕前,可以去医院做下弓形虫抗体检查一我和南南一样,因为宝宝是计划之外的.所以没来得及在孕前做检查,但是我听取了姑妈的意见,在孕1 7周的时候做了弓形p.抗体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我没有感染弓形虫,但家里人还是不赞同我把F30x养在身边:其实我现在慢慢了解到狗只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单纯和狗接触不会感染弓形虫病一所以南南实在舍不得送走拖拖的话,不妨带它去做下弓形虫抗体检查哦

Yoyo鱼:我们宠物群里有好多个医生,无论男女,无论自己或者老婆怀孕后都继续养着宠物每次群里有人咨询他们怀孕后是否可以继续养宠物,他们都说只要注意卫生.带宠物定期注射疫苗定期驱虫、洗澡,就完全没有问题。再保险点昵,可以在准备怀孕前几个月去医院做相关检查,医生会告诉你是否适合怀孕。不过,群里的医生提到一点,就是在怀孕初期尽量不和这些小家伙们接触或者少接触,尤其是它们的粪便和猫砂盆。所以,清理粪便的艰巨任务,就让家人代劳吧。

Sago:为了预防万一,我在准备怀孕前就做了TORCH检查,当然我认为直接芾宠物去抽血化验看它们是否感染了弓形虫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之后,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卫生问题,比如宠物要做到定期洗澡、驱虫和注射疫苗,自身的话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宠物的排泄物.抚摸过宠物后要仔细清洗双手等。总之,从细节处着手,相信宠物还是可以和准妈妈一起等待宝宝的出生。

养宠物的准妈妈须知

养龟养鱼较安全

相对来说,饲养龟或鱼较其他动物安全,除非是特意,否则你不会直接用手去接触它们的。不过,也得注意,在清洁鱼缸时要小心,因为污水可能有细菌,如果处理不当,也会感染细菌。

清洁要做足

为了预防人畜互传的传染病,一定要定期为宠.物洗澡。寄生虫如外在的疥癣虫、牛蜱等,会寄生在狗的皮肤上,除了咬狗外,也会咬人。至于内在的则有蛔虫等,同样会传给人类。

另外,美国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的医生表示,孕妇应避免处理猫的便盆,因为猫的粪便可能有寄生虫,会产生弓型虫病体,可能导致流产。至于患上弓型虫的婴儿,出生后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疾病或失明,甚至会夭折。

找人代劳清洁便盆

美国亚利桑那州及芝加哥的研究人员发现,宠物鼠、老鼠和仓鼠等,可以把病毒传给人类。成年人感染这些病毒,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病症,但若孕妇感染病毒,就可能令胎儿患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弱智、失明、脑瘫等。这些病毒可通过粪便传播,因此,专家建议孕妇应让家人或朋友处理宠物便盆。

若真的要自己动手,在替宠物清洁或喂饲时,最好先戴上手套,用完的手套也要第一时间彻底清洁或扔掉。当完成清洁或喂饲的工作后,切记马上洗手。

若发觉真的照顾不过来,这时大可将宠物暂时寄居在朋友、亲戚家中,待产后再接回家。另外,安排它们长期寄宿,也是可行的解决办法之一。

猫咪爱跳进主人怀中

猫儿性格比较活泼,很喜欢跳来跳去,有时候还会突然跳进主人的怀中。如果主人怀有身孕,它还照常跳上主人的肚子,就有可能影响胎儿了。

小心狗从后扑

如果一直有养宠物的习惯,就要注意一下宠物本身的性格如何。例如有某些狗如雪橇犬,就很喜欢从后扑向主人,但它们又不会像人一样知道用力的轻重,若它向孕妇扑的话,后果便不堪设想了。给予宠物适当的教导及训练是必需的。

孕期喂养宠物注意事项

喂养宠物注意事项一:

每年给宠物注射疫苗,定期给宠物驱虫,经常给宠物洗澡保持卫生;

喂养宠物注意事项二:

不要喂生食给宠物,给它们盛食物的碗要每天清洗,并且不要和其他物品放在一起;

喂养宠物注意事项三:

准备怀孕前和怀孕期不要和宠物过分亲密接触,小心不要被宠物抓伤、咬伤,抚摸过宠物后一定要记得洗手;

喂养宠物注意事项四:

不要让宠物在外面捕食,以免吃了被感染的老鼠或鸟类,或者吃了被污染的食物;这点不仅在怀孕期,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引起高度的注意。

喂养宠物注意事项五:

宠物的卫生问题也应该注意,宠物的便便应该每天最少清理一次,为了避免感染弓形虫,准妈妈怀孕期间应避免直接接触宠物的便便,可以让家中的其他人清理,或者戴手套清理,事后仔细洗净双手。

总结:有的人反对孕妇接近任何动物,但是,有些动物是可以在孕期喂养的。小编为您盘点的孕期养宠物注意事项要牢记,做好这些就可以宝宝和宠物兼得。(文章摘自《健康准妈妈》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