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孕产妇

顺产优势多 看你是否符合条件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顺产 你符合条件吗?

第二章:7种方法增加顺产的机率

第三章:临产前你吃什么

顺产在生完宝宝时没有任何缺陷是对爱美女人最大的诱惑,顺产的妈妈们回复快,更利于宝宝的各项器官发展,因此,大多准妈妈都希望可以顺产。但是,你符合顺产条件吗?如何增加顺产几率?顺产的好处还有哪些?

顺产 你符合条件吗?

随着腹中宝宝的渐渐长大,尤其到了孕后期,究竟采取什么样的分娩方式,“顺”还是“剖”让准妈妈一天天担心起来。

怀孕是让准妈妈既高兴而又紧张的事情,尤其到了孕后期,随着腹中宝宝的渐渐长大,究竟采取什么样的分娩方式,准妈妈也一天天担心起来。即使本身想顺产的,到了临近预产期也变得犹豫不决。她们开始查阅书本,并向有过生育经历的朋友讨教。但多数人并没有得到理想的回答,甚至会有反作用。有生过孩子的人说,“生孩子的时候,那个痛啊,像快死了一样。”还有人说,“还是剖宫产好,用点麻药,一会儿就生了,可听说顺产更有利于宝宝发育。”可见这些体会都是片面的,是根据个体的感受和理解得出的,缺乏科学性。

其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人们都提倡回归自然:分娩也如此。自然分娩能使孩子在分娩过程中通过产道的挤压作用进一步刺激他们的脑和肺的发育,比剖宫产的孩子更健康聪明。但事物总是有两个方面,自然分娩需要疼十几个小时,尽管不会像有的产妇所说的那样会痛的死去活来,但也需要准妈妈去忍受。

顺产的条件

其实,生产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没有任何一个医生能保证哪个宝宝一定能顺产。所以,我们只能将是否能顺产分成两个阶段来讨论。

第一阶段:准妈妈的产检期。

在这个过程中,产科医生会对准妈妈做整体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准妈妈的一般情况:

主要包括准妈妈的年龄、疾病史及家族史。一般来说对于初产妇来说25-29岁无论从身体发育还是心理成熟度都是处于最佳的生育年龄阶段。一旦超过35岁后再生第一个宝宝,顺产对于准妈妈来说会增加一定的困难和风睑。其次,有些准妈妈怀孕前就有一些严重的内科并发症,比如心脏病、哮喘、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等,这些疾病都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风险。有时由于疾病的危险:可能等不到宝宝足月,我们就需要剖宫产提早终止妊娠。另外,有些准妈妈在短期内有子宫手术史(子宫肌瘤剥除或剖宫产史),这些会增加顺产时子宫破裂的可能,因此这些准妈妈要想顺产需要冒很大的风险。

2、准妈妈的骨盆条件:

骨盆是宝宝从妈妈身体离开到看到这个世界的一个必经之处,它也是保证顺产的先决条件。然而骨盆不是一个四壁光滑的垂直遣道,而是一个仅8-9厘米深、形态不规则的椭圆形弯曲管道,宝宝要从那钻出来,必须不停地改变体位以便用自己头部最小的面积通过妈妈骨盆的最大直径。故而,如果准妈妈体格过于娇小而致骨盆大小受限,或者是准妈妈曾经骨盆骨折受伤,这些都会导致顺产困难。

3、宝宝的状况:

有时准妈妈的骨盆径线是正常的,但宝宝在妈妈肚子里贪吃贪睡变成个小胖子(巨大儿),最终宝宝在分娩通过产道时,就可能会因为头太大,身体太胖而不能通过妈妈固定的径线。当然有些宝宝个子虽然很小,但在妈妈子宫里躺的位置不对(正常位置的宝宝应该是头向下,双手紧紧抱在胸前,两腿紧紧贴于胸部), 例如仰面朝天、屁股或腿朝下,或头部不紧贴胸部等等,就不能在产道里及时转动来适应产道的形态,可能会被卡住而影响娩出。

4、胎盘羊水情况:

到了孕后期准妈妈都会被要求增加做B超的次数。这是因为,随着孕周的增加,尤其是超过了预产期,胎盘会逐渐老化,附着的位置也相对固定不再变化。如果这时产科医生告诉你“胎盘位置过低,阻碍了宝宝的娩出”那么可能就不适合顺产了。同样羊水也是顺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它是宝宝在准妈妈腹中赖以生存的环境,一旦当羊水的量随着孕周的增加减少到一定数值以下,就会增加宝宝在宫内缺氧的情况。这时,我们往往会通过人工破水或静脉滴注催产素等手段来确认准妈妈是否能够顺产。

第二阶段:临产后产程进展

如果,你很顺利地通过第一阶段的评估,那么你是否能顺产就取决于临产后产程的进展及宝宝对于分娩的适应能力了。

1、产程的进展:

正常的产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潜伏期(是指宫口扩张至3cm之前)、活跃期(是指宫口扩张从3cm到开全)和胎儿娩出期(是指宫口开全到宝宝娩出)。3个阶段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如果准妈妈在任何一个阶段所花时间超过这个标准,都会被建议改为剖宫产终止妊娠。

2、胎心、羊水情况:

有些宝宝在顺产过程中会出现羊水污染或是胎心反复减慢,这些都是提示宝宝在宫内可能有缺氧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有时宝宝过于顽皮,在妈妈肚子里不停翻跟斗,导致脐带过多圈缠绕在脖子上或者打成死结,一旦宫缩来临,胎头下降时会将脐带绷爆而使宝宝出现室息的征兆。如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即使准妈妈产程进展很顺利,也应当机立断通过产钳或是剖宫产来终止妊娠。

可见,顺产的条件并非1+1那么简单的,它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准备顺产的准妈妈应该适当锻炼身体为顺产保证体力,同时还要合理控制饮食,避免宝宝过大而增加顺产难度。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充分学习和了解分娩的知识,按时产检,做好心理准备。准妈妈应该始终记着,你痛时你的宝宝也在努力冲刺,你并不是孤军奋战。当你看见孩子的微笑你会觉得你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7种方法增加顺产的机率

方法1、选择合适年龄分娩

满35岁的分娩已经属于高龄初产妇。随着年龄的增长。妊娠与分娩的危险系数升高。

首先,年龄过大,产道和会阴、骨盆的关节变硬,不易扩张,子宫的收缩力和阴道的伸张力也较差,以至于分娩时间延长,容易发生难产。其次孕妇年龄越大,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并发症的机会越多,因此不能顺产、而需要剖宫产干预的机会越多。

大多数医学专家认为,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龄是25~29岁左右,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女性顺产可能较大。

方法2、孕期合理营养,控制体重

宝宝的体重超过4000克(医学上称为巨大儿),母体的难产率会大大增加。如果在产前检查中医生预测胎儿体重超过4000克,一般就会建议产妇以剖宫产方式分娩。

正常大小的胎儿可以通过正常骨盆而顺利分娩,但是巨大儿的头比较大,胎头就可能“搁浅”在骨盆入口处,难以通过骨盆而不得不作剖宫产。如果巨大儿身体比较胖,虽然能勉强通

顺产过骨盆,但是产妇分娩时要花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可能不得不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帮助胎儿分娩。如果胎儿的肩部脂肪较多,肩部特别宽,就可能发生肩难产。

巨大儿的产生与孕妇营养补充过多、脂肪摄入过多、身体锻炼偏少有关。孕妇患有糖尿病,胎儿的血糖也会持续增高,并刺激胎儿胰腺分泌过多的胰岛素,这就势必造成脂肪、蛋白质和糖元在胎儿体内蓄积过多,从而导致胎儿长得大而肥胖。

为了控制新生儿的体重,在妊娠期间,孕妇应适当参加活动,不要整天坐着、躺着。多吃新鲜蔬菜和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少吃含碳水化合物、脂肪量很高的食品,如甜品、油炸食品、甜饮料、水果等。最理想的怀孕体重在孕早期怀孕3个月以内增加2千克,中期怀孕3—6个月或末期怀孕7—9个月各增加5千克,前后共12千克左右为宜。如果整个孕期增加20千克以上,就有可能使宝宝长得过大。

方法3、孕期体操

孕期体操不但有利于控制孕期体重,还有利于顺利分娩,这是因为:

1、体操锻炼可以增加腹肌、腰背肌和骨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使关节、韧带松弛柔软,

有助于分娩时肌肉放松,减少了产道的阻力,使胎儿能较快地通过产道。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坚持实施孕妇体操者,正常阴道产率显着高于没有做体操的产妇,产程也较后者短。

2、孕期体操可缓解准妈妈的疲劳和压力,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

当然,怀孕毕竟是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准妈妈在练体操时要注意运动时间、运动量、热身准备,防止过度疲劳和避免宫缩。另外,有习惯性流产史、早产史、此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或严重内科合并症不宜进行孕期体操。

方法4、定时做产前检查

孕妇定期做产前检查的规定,是按照胎儿发育和母体生理变化特点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了查看胎儿发育和孕妇健康情况,以便于早期发现问题,及早纠正和治疗。使孕妇和胎儿能顺利地渡过妊娠期和分娩。

整个妊娠的产前检查一般要求是9-13次。初次检查一般在孕4个月,在怀孕4-7个月内每月检查一次,孕8-9个月每两周检查一次,最后一个月每周检查一次;如有异常情况,必须按照医师约定复诊的日期去检查。

定期检查能连续观察各个阶段胎儿发育和孕妇身体变化的情况,例如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孕妇营养是否良好等;也可及时发现孕妇常见的合并症如妊娠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疾病,以便及时得到治疗,防止疾病向严重阶段发展而影响经阴道分娩。在妊娠期间,胎位也可发生变化,如果及时发现,就能适时纠正。如果不定期做检查或检查过晚,即使发现不正常的情况,也会因为延误而难于或无法纠正。因此,定期做产前检查对顺利分娩是十分必要的。

方法5、矫正胎位

胎位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与骨盆的关系。正常的胎位应该是胎头俯

曲,枕骨在前,分娩时头部最先伸入骨盆,医学上称之为“头先露”,这种胎位分娩一般比较顺利。除此以外的其他胎位,就是属于胎位不正了,包括臀位、横位及复合先露等。

通常,在孕7个月前发现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强观察即可。因为在妊娠30周前,胎儿相对子宫来说还小,而且母亲宫内羊水较多,胎儿有活动的余地,会自行纠正胎位。若在妊娠30~34周还是胎位不正时,就需要矫正了。下文为你介绍孕妇可自行在家进行的矫正方法:

膝胸卧位操纠正

孕妇排空膀胱,松解腰带,在硬板床上,俯撑,膝着床,臀部高举,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尽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钟,连续做1周。然后去医院复查。这种姿势可使胎臀退出盆腔,借助胎儿重心改变,使胎头与胎背所形成的弧形顺着宫底弧面滑动而完成胎位矫正。

方法6、做好分娩前的准备

预产期前一个月,准妈妈就应通过医生或书本来了解有关分娩的知识,做好心理准备。预产期前2周,孕妇每天可能会感到有几次不规则的子宫收缩,经过卧床休息,宫缩就会很快消失。这段时间,孕妇需要保持正常的生活和睡眠,吃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为分娩准备充足的体力。临产前,孕妇要保持心情的稳定,一旦宫缩开始,应坚定信心,相信自己能在医生和助产士的帮助下会安全、顺利地分娩。

方法7、导乐分娩

导乐是陪伴产妇分娩全过程的专业人员,她的工作是指导产妇进行顺利自然的分娩。如果你请了一位导乐,分娩过程中,导乐每时每刻陪伴在产妇身边,对产妇进行指导、观察,进行“一对一”护理。通常当产妇子宫口开两厘米时,导乐就要开始全程陪伴。整个产程中,导乐要指导产妇分娩的每个步骤,解释宫缩阵痛的原因,为产妇打劲鼓气,同时还需要为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产妇克服恐惧心理。

经研究,有了导乐的全程陪护,产妇的心理压力减轻,信心加强,医院的自然分娩率大大提高,产后出血率、心脏缺氧率等明显降低。目前许多妇幼保健院都提供助产“导乐”服务,收费在200元左右,虽然许多准妈妈对“导乐”并不是很熟悉,但住院后,会听到经“导乐”陪护的产妇介绍,以及医院的宣传。此时,要求助产导乐还不迟。

临产前你吃什么

都说生孩子是女人生命中的一道坎。分娩过程非常辛苦,既要克服紧张情绪,又要忍受巨大的阵痛,因而需要极其充沛的体能,目前,大批准妈妈因为害怕痛苦或不够自信而选择剖宫产,使我国成为剖宫产率最高的国家;还有很多准妈妈知道自然分娩对母子双方有益决心自己生宝宝,但坚持了几个小时之后,因为体力不支,只能顺转剖。

产前食物大比拼

一般建议——巧克力

产检时,她向医生提出了这个问题,医生护士都建议她吃巧克力。理由是巧克力能量高,饱腹感强,能提高体力。可是悦悦觉得巧克力含糖高达50%,自己血糖控制不好,按理说不能吃。而且由于她没有定到可以让家人陪护的病房,只能独自生产,按点吃三餐显然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但选什么加餐又实在犯难。在犹豫不定中,她让我给点建议。

巧克力不是最佳选择

我对悦悦说:“除了医院的三餐,自己要准备食品,阵痛间隙要及时吃几口,产程可能很长,需要打持久战,绝不能饿着。生孩子比跑马拉松还要累呢,能量消耗太大,不吃东西怎么有力气生啊?

巧克力≈含糖咖啡

但是,吃巧克力并不是最为理想的食物。因为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大量脂肪和糖。巧克力里的大量脂肪并不能起到帮助作用,因为自己身上的脂肪就很多,随时可以分解利用,完全无需从外界补充!巧克力中的糖分还是有用的,但是巧克力中B族维生素含量太低,而如果没有B族维生素的帮助,糖就不能顺畅地变成体能。巧克力里面最有作用的成分是咖啡因,它能让人忘记疲劳,在一定程度上有振奋精神的作用。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吃巧克力还不如喝点加糖咖啡。

鱼肉蛋白质不如淀粉类食物

鱼肉蛋白质暂耐不需要,因为蛋白质消化速度太慢,导致供能速度慢,供能效率低,跟不上趟。只有淀粉类食物是最快能变成能量给产妇能帮上忙的,而且消化吸收快,耗氧少,身体负担最小。虽然悦悦血糖控制不太好,但只要少量多次地吃容易消化的淀粉食物,吃了之后马上能消耗掉,就不会造成血糖水平的波动。

B族维生素作用大

产妇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产程,就像跑马拉松的运动员一样,需要用消化吸收最容易、身体代谢负担最小的食物来提供能量。同时,产妇还难免会大量出汗,汗水会消耗电解质和可溶性维生素。分娩过程中的能量供应对B族维生素需求甚大,特别是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我的最佳饮食方案

综上分析,我们制定了一个产前最佳饮食方案。

时间 :产前几天

食物:首先,提前几天服用B族复合维生素,每餐1 -2片,以备分娩时的消耗。其次,食用消化慢的淀粉类食物,以充实肝糖原和肌糖原。如谷类、 根茎类。最后,多吃点富合钙的食物.也能避免神经和肌肉过度紧张。如牛奶、豆类。

时间 :生产时

食物:分娩时应准备面包、八宝粥、藕粉、芝麻糊之类淀粉类食物,B族维生素片,再准备些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补充因为流汗损失的钾和钠。在阵痛间隙见缝插针地吃几口,喝几口,但不必一次吃得太猛。

后来,我把这个临产饮食计划传给了几位朋友,井建议她们在怀孕过程中加强锻炼,保持肌肉力照,再加上健康饮食,她们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结:顺产不会因为麻醉剂而使孩子的神经受到伤害,对宝宝的健康十分有利。顺产对于女人来说需要很大的能量,临产前增加能量很重要,临产前多吃能量丰富的食物。(文章原载于《健康准妈妈》,刊号:2012年3月号,作者:蔡蓓瑶、范志红,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