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孕产妇

解读高危妊娠 深度透析SOS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解读高危妊娠

第二章:深度透析SOS

对于女人来说,孕育宝宝是幸福温馨的事,但是对于有的准妈妈来说却充满着痛苦和危险。那么什么是高危妊娠?高危孕妇的护理原则是什么?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盘点养生常识,带你解读高危妊娠。

解读高危妊娠

名词解释:

高危妊娠

本次妊娠对准妈妈及胎儿有较高危险性,可能导致难产、危及母婴生命,称之为高危妊娠。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准妈妈称为高危孕妇。

高危妊娠对于多数准妈妈而言是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高频率地听说加上医学知识的陌生,使得不少准妈妈难免会紧张地将自己“对号入座”,结果虚惊一场。究竟什么是“高危妊娠”呢?哪些准妈妈属于“重点孕妇”,需要严密随访、监护呢?如果你也听说了,请先不要莫名地紧张!

学会自我监护

对于高危的准妈妈来说,应在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下安全度过孕期和分娩期。当然,准妈妈也应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我监护,为自己和胎宝宝的安全、健康把好关。

pointl 掌握预产期

EDC(月)-LMp(月)-3(或+9)

EDC(日)=LMp(日)+7

EDC代表预产期;LMp代表末次月经的第一天。

pointl 了解宝宝发育情况

B超检查测量胎宝宝某一标志部分,如胎头双顶径(BpD)、股骨长度(FI)、腹围(AC)等来判断宝宝生长发育情况,其中BpD最常用。超声检查BpD》8.5cm者,表示胎宝宝体重》2500g。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比较精确地估计胎宝宝体重和发育状况。

pointl 学会数胎动

胎动不仅仅是宝宝与妈妈的沟通方式,更是反应宝宝生命活力的重要指标。日常生活中,准妈妈应学会关心宝宝的“一举一动”。

通常的做法是:每天早、中、晚固定时间各数1小时,每小时胎动大于3次,表示胎宝宝情况良好。也可将早、中、晚三次胎动次数之和乘以4,即为12小时的胎动次数。如12小时胎动达30次以上,表示胎儿情况良好;少于20次,说明胎儿异常,需引起关注与警惕:如果胎动少于10次,则提示胎儿宫内缺氧,应尽快就医。

准妈妈不妨以此为模板,自己DIY 一张胎动记录表吧!

pointl 评估主观感受

妊娠会加重原有疾病,准妈妈要根据自身情况监护自己,如有心脏病的要注意有无胸闷、心悸、浮肿等不适。高血压患者要注意有无头痛、眼花;肾脏病患者要小心浮肿,蛋白尿情况;血小板减少者要注意有无皮肤出血点;肝病患者有无恶心、呕吐、黄疸等情况;本次妊娠胎盘位置异常者要警惕是否有阴道出血;胎位不正的要防止提前出现宫缩。

妊娠风险预警评估

临床上高危因素的范围很广义,比如多次流产、肥胖、高龄、疾病史等,但具有下列表格中所提到疾病的准妈妈那更是高危孕产妇。首先请准妈妈认真阅读下列表格,对照自身情况,了解是否存在有下列疾病病史。如果没有,则尚未列入高危准妈妈;如果有下列疾病则为高危妊娠,需加强孕期保健。

风险评估分类:红色预警

疾病:

1.心脏病变严重,心功能Ⅲ - IV级,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型先心,严重心律失常,风湿热活动期等

2.肝硬化失代偿

3.慢性肾脏疾病伴严重高血压、蛋白尿、肾功能不全

4.糖尿病并发严重肾病、心脏病、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或玻璃体出血等

5.重度再障病情未缓解,Evans综合征

6.精神病急性期

7.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

8.其他严重内科疾病

风险评估分类:橙色预警

疾病:

A级:

1.心脏病变较严重,心功能I- II级,心肌炎后遗症,较严重的心律失常

2.胸廓畸形伴轻度肺功能不全,哮喘伴肺功能不全

3.肾炎伴肾功能损害

4.需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情未稳定的甲状隙疾病

5.血小板减少(pLT《50×109/L),重度贫血

6.癫痫

7.自身免疫性疾病

8.其他疾病

B级

妊娠期并发症:三胎妊娠,Rh血型不合可能,前置胎盘,子痫前期,羊水过多等

风险评估分类:黄色预警

疾病:

1.哮喘

2.慢性肝炎,肝炎病毒携带者

3.病情稳定的甲状腺疾病

4.血小板减少( pLT《100×109/L),中度贫血

5.精神病缓解期

6.基本情况:年龄≥35岁,BMI》24,产道畸形或骨盆狭小,不良孕产史,瘢痕子宫,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5cm

7.妊娠并发症:双胎妊娠,先兆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ABO血型不合可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膜早破,羊水过少,≥36周胎位不正等

8.其他

风险评估分类:紫色预警

疾病:

所有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如HIV、梅毒等性传播疾病;开放性或粟粒型肺结核、肺结核稳定型、急性肝炎等

(以上为上海市妊娠风险评估分类,仅供准妈妈参考。不同地区准妈妈应配合医生,以所在地区的评分标准为依据。妊娠风险预警由严重程度大小依次排列为红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以及紫色预警。)

深度透析SOS

怀孕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可是还有一群准妈妈由于受到环境、自身生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被列入了“高危”的行列。对于一些常见的高危妊娠,我们会为你支招,让你见招拆招,学会预防;而对于一些由于自身身体素质而导致的不可避免的高危妊娠症,准妈妈也不用害怕,我们会陪你一起携手走过这特殊的十个月。

Alice在孕34周时忽感上腹部剧烈疼痛,几乎晕厥,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家人立刻拨打救护电话,送Alice入院急诊、就医。经过检查,诊断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医生果断决定,立刻施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经过紧张的手术抢救,助娩出一男宝宝,重1800g,评9分.腹部稍膨隆,肝界达肋下6cm,转新生儿科治疗。术中Alice出血150mL。术后少量多次输新鲜血纠正贫血,护肝营养治疗,术后3天,Alice的黄疸开始逐渐消退,食欲开始恢复。

Alice显然是幸运的,过程虽然惊险、痛苦,但最终母子平安。殊不知,一旦患上了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其致命性却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也曾听闻过有双胞胎男婴顺利存活,而他们的母亲却因罹患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在长达十几天的大量输血、用药抢救中仍治疗无效,不幸离开人世,原因就是她体内的许多器官都已衰竭、坏死了。可见时间就是生命,准妈妈要学会识别那些危险信号,关键时刻,这对母婴的健康、安全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助益。

A、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Ip)又称产科急性假性黄色肝萎缩,是比较罕见的妊娠期特发性疾病之一,多发于妊娠晚期。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临床表现与暴发性肝炎相似,短期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母婴病死率较高。但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如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终止妊娠,可以显着改善母婴命运。

Dr.Bear提醒:危险信号

起病初期仅有持续性恶心、呕吐、乏力、上腹痛或头痛。

数天至1周出现黄疸且进行性加深,常无瘙痒。

腹痛可局限于右上腹,也可呈弥散性。

常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少数人有一过性多尿和烦渴。

如不分娩,病情将继续恶化,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皮肤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齿龈出血等)、低血糖、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及肝性脑病、尿少、无尿和肾功能衰竭,常于短期内死亡。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易发生于妊娠晚期,初产妇、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多胎是AFLp的高危因素,一半以上的AFLp伴有子痫前期。诊断除根据病史、临床特点外,可参考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确诊则依赖于组织学检查。

预防篇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妊娠后期激素水平、环境、免疫应答变化、脂质代谢、蛋白合成代谢障碍以及胎儿方面等因素有关,也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关。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FLp与线粒体脂肪酸氧化功能障碍有关。在我国农村等经济条件较差地区,营养状况不佳的准妈妈好发此病,也有静脉输入四环素后导致此病的报道,此病可能与四环素损伤线粒体有关。由于该病确切病因不清,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预防措施。

不过准妈妈也切勿盲目紧张、焦虑,只要保持健康生活、营养饮食,以平和积极的心态度过整个孕期即可。其他的,如预防呼吸道感染以及避免使用四环素亦可能有助于减少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生。

治疗篇

早期诊断治疗,及时终止妊娠是改善准妈妈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预后的关键。因此,准妈妈在日常护理上必须加强对自身疾病早期症状的观察,协助医生尽早做出诊断,同时做好出血、合并症、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观察和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准妈妈需谨记,细致的病情观察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改善母婴预后的重要保障。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一旦确诊或被高度怀疑时,无论病情轻重、病程早晚均应尽快终止妊娠,该病至今尚无产前得以康复的病例报道,而近年来采用迅速终止妊娠的措施使得准妈妈和胎宝宝的存活率明显增高,产后大多数患者肝功能迅速改善。另外,该病发生于近足月,分娩胎儿存活几率很大。AFLp的分娩方式—般首选剖宫产,因剖宫产时间短,可减少准妈妈待产过程中的体力消耗,减轻肝脏、肾脏负担。

尽早诊断,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产妇产后临床症状数周后会逐渐慢慢消失,但各脏器组织病理学上的改变大约需要数月才能恢复,产后仍需支持疗法;并且密切观察,慎用避孕药物及损害肝脏的药物。

临床特点

1、发病初期有急性剧烈上腹痛,淀粉酶增高,似急性胰腺炎:

2、虽黄疸很重,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但尿胆红素常阴性;

3、常于肝功能衰竭出现前即有严重出血及肾功能损害,ALT升高,但麝浊常正常;

4、B型超生检查为脂肪肝波形,以助早期诊断,确诊靠病理检查。病理特点为肝小叶中有细胞增大,胞浆中充满脂肪空泡,无大块肝细胞坏死。

B、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除产科出血以外,在我国孕产妇死因顺位中高居第二位,是非直接产科死因第一位。

分类聚焦

我们解孕期患有心脏病的准妈妈分为以下两类——

关注人群一:孕前自身就患有心脏病的准妈妈

此类人群中,包括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的准妈妈。在正常情况下,对于健康的适龄准妈妈来说,心脏通过代偿可以承受怀孕导致的血容量增加、心跳加快、心脏负担加重等变化,但若心脏功能因准妈妈已患有心脏病而有所减退时,那么怀孕所造成的生理上的改变就有可能使此类准妈妈有些受不了了,从而造成病理性改变。额外负担可能导致心脏功能进一步减退,甚至引起心衰,威胁母婴生命。此外,妊娠合并心率失常在临床上也较为常见。

关注人群二:由于怀孕而引起心脏病的准妈妈

怀孕的过程是对准妈妈全身机体考验的过程,其中对心血管的考验就是血容量增加,导致心跳加快;孕周子宫增大,横隔肌上升,致使胸廓扩张受限,甚至造成大血管扭曲,分娩时产妇用力、摒气导致腹压上升,内脏血液涌入心脏,心脏负担加重……这一系列的变化均可造成一些原本健康的准妈妈由于怀孕、分娩而诱发心脏病。

孕中晚期,一些准妈妈出现了胸闷、心跳快、心功能下降等围产期心肌病;也有些准妈妈由于严重的高血压导致急性心衰。对于不同种类的心脏病,其处理原则也是不尽相同的。

自我监护和预防保健

妊娠合并心脏病易造成供血不足,使得胎宝宝生长受限,甚至胎死宫内。所以准妈妈切不可掉以轻心。平日生活中,准妈妈又该如何进行自我监护、预防保健呢?

准妈妈除了可以通过主观感受来评估判断外,不妨定时再测测血压、听听心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还可以给自己搭搭脉,比如平时心跳70-80次/分左右的,最近突然心跳加快,变成100-120次/分,这就说明心功能在下降了。

同时,孕期感冒、病毒感染一定要当心,万一处理不慎,就极有可能留下隐患;准妈妈还需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千万不能盲目补充营养,一味吃得过多易导致胎儿巨大,从而增加心脏负担;孕期避免贫血,严重贫血亦会导致心脏病。

小链接

可以妊娠:心脏病变轻微,心功能I-Ⅱ级,无心衰史及其它并发症。

不宜妊娠:心脏病变较重,心功能Ⅲ一Ⅳ级,有心衰等病史;35岁以上,心脏病病史较长者。

患有心脏病的备孕女性,建议先到医院检查一下心脏情况,了解是否适合妊娠以及孕期需要注意的情况。

Dr.Bear提醒:危险信号

感到胸闷、气急,喘不过气。

睡觉难以平卧,需要垫高枕头。

半夜出现呛咳,需端坐呼吸。

心跳加速。

肺部有啰音。

准妈妈可以通过自身的主观感受来评价自己的心功能状态,虽然有时这可能仅是一些生理性的现象,但是也不排除心功能下降的可能。

C、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病),是妊娠期妇女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子死亡为临床特点。

Dr.Bear提醒:危险信号

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玉≥90mmHg即可。诊断。

产检出现尿蛋白。

水肿,临床上表现为体重增加过多,每周增加》0.5kg,下肢和腹壁水肿,重者出现腹水,经休息水肿不消退。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上腹部疼痛等

抽搐昏迷,这是病情最严重的表现。

子痫是妊娠20周以后妊高病的特殊表现,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会使各脏器产生病变。这些病变可发生于准妈妈脑部、心脏、肾脏、肝脏抑或是视网膜。因此准妈妈一旦出现以上不适后应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生活贴士

进行定期检查,主要是测血压、查尿蛋白和测体重。

注意休息和营养。争取每天卧床10小时以上,并以侧卧位为佳,以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供血条件。饮食不要过咸,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及时纠正异常情况。如发现贫血,要及时补充铁质;若发现下肢浮肿,要增加卧床时间,把脚拾高休息;血压偏高时要按时服药。症状严重时考虑终止妊娠。

注意既往病史。曾患有肾炎、高血压等疾病以及上次怀孕有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准妈妈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重点监护。

D、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怀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怀孕时首次发现高血糖的现象,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其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Dr. Bear提醒:危险信号

三多一少,即吃多、喝多、尿多,但体重减轻。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

伴有严重的恶心、呕吐加重,甚至会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由于吃进的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而且分解代谢又增快体力得不到补充,所以准妈妈还常常会感到疲乏无力。

迷糊的准妈妈应注意不要将妊娠期糖尿病症状混同为一般的妊娠反应,可能有些病理症状没有以上症状典型但准妈妈也不能马虎大意。一定要配合医生及时到医院做妊娠糖屎病筛查工作。

“糖妈妈”饮食指南

与一般准妈妈一样,在孕期,“糖妈妈”应摄取的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钙质、铁质、叶酸、维生素B群等,一样都不可少。高血糖的准妈妈在摄入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改为少量多餐的方式用餐,但热量不能平均分配。早中晚的正餐能量约为80%,上午10点、下午3点,晚上睡觉前都要加餐,这部分占全天能量的20%。大量临床研究和实验结果证明,糖尿病人的膳食疗法并非是碳水化合物越低越好,而且是要适当地限制能量和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比例。

总结:高危产妇是很危险的,因此,怀孕中的女人们要学会观察自己的身体健康预警。发现不适应及时就医。并注意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以上小编为您解析的有关高危妊娠的秘密可以学习下。(文章原载于《健康准妈妈》,刊号:2012年3月号,作者:/陈晓君,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