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孕产妇

胎儿什么时候入盆 产妇临盆前需了解这种知识

来源:网络

每个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发育到一定时间的时候,就会入盆,孕妇如果能提前知道胎儿入盆的时间也好做好准备,那么胎儿什么时候入盆呢,胎儿入盆有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往下看吧。

什么是胎儿入盆

在孕育达到36周左右,胎儿的头部就会进入到妈妈的骨盆中,被称之为入盆。

也就是胎头的双顶径进入到母体盆腔入口的下端,并与骨盆相对称,这种现象被称为“胎儿入盆”,是胎宝宝准备好降临所发出的信号,也是顺产过程中的第一步。

胎儿入盆的时间

据统计,80—90%的初产妇在孕37-38周会出现入盆迹象,即宝宝的头部顺利进入到准妈妈的骨盆腔中。

入盆时间有早有晚,有少部分人要待到分娩前才会入盆,而有的人则早在孕33、34周就出现入盆迹象,还有的人直到生产前都不会入盆。对于怀二胎的准妈妈来说,大多要等到分娩前夕才会出现入盆迹象。

宝宝的头部能否顺利进入到骨盆是医生判断能否顺产的重要指标,但据统计在孕38周还未有入盆迹象的产妇,绝大多数都可以顺利分娩,只有少部分人需要剖腹产,因此准妈妈无需为入盆时间的早晚太过纠结。

胎儿入盆是什么感觉

1.尿频

入盆后,庞大的子宫进一步压迫膀胱,膀胱难以正常贮存尿液,便会让准妈妈感到尿意连连,不断想上厕所。准妈妈需要注意的是,若此时发现有尿血、尿痛的现象,要警惕尿路感染。

2.坠痛感

准妈妈会时不时地感到下身有坠痛感,肚皮发紧,私密处有少许疼痛,胎儿好似逐渐往下降。

3.肚子靠下

准妈妈会感到腹部好似有东西猛然间掉下来,肚子靠下。

4.宫高下降

孕9月左右,子宫底处于孕期最高点,而入盆后,子宫底便会回归到孕8月的高度,出现宫高下降的现象。

5.痛经的感觉

准妈妈还会感到一阵阵类似痛经的感觉,其实这是明显的宫缩现象。胎宝宝不断向下,准妈妈的痛感就会愈发明显。需要提醒妈妈们的是,如果宝宝入盆后出现了规律性的痛感,就需要立即去医院,准备生产。

6.腹部形状发生变化

准妈妈的腹部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看起来更像柚子,摸上去硬硬的,胸部也不会碰到肚子了。有意思的是,虽然肚子在变大,但是准妈妈却不会感到很累,甚至会轻松一些。

7.呼吸轻松,胃口变好

当胎宝宝入盆后,胎位下移,子宫对脏器的压迫会明显减轻,尤其是心脏、肺部、胃部等位置较上的器官会逐渐恢复正常功能,准妈妈会感到愈发轻松,呼吸通畅,胃口变好,吃得也多了。

胎儿入盆后多久会生

需要明确的是,入盆并不代表马上就会分娩,这只是生产的前兆。对于首次怀孕的女性来说,入盆后2-3个礼拜宝宝才会降临,而对于怀二胎的准妈妈来说,入盆后就会直接进入到分娩阶段。入盆只是胎宝宝即将要降临的信号,不是分娩信号,准妈妈应该淡定应对。

不过,胎宝宝入盆后会对宫颈有所压迫,也许会引起宫缩,准妈妈需适当缩短日常活动时间,但此时的宫缩多半不规律,发作时间也短,不必过于紧张。

胎儿不入盆的应对方法

通常到了孕9月,首次生产的女性都会出现胎儿入盆的现象,但也有少部分女性的胎儿头部还未进入到骨盆之中,也就是胎儿不入盆。

导致胎儿不入盆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胎宝宝太大,胎宝宝的头部与骨盆无法对称,胎头难以下降,脐带绕颈,前置胎盘等等。但也有准妈妈未曾有过以上的原因,胎儿依然不入盆。想要加快胎儿入盆,准妈妈不妨适当地多做做运动:

1.散步

散步不仅能锻炼骨盆韧带,让女性顺利分娩,而且还能加快入盆进程。建议准妈妈每天早晚各散步一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也可分3次进行,每次15-20分钟,可以一边散步一边和宝宝谈话,并给自己按摩。建议在公园、小区等环境优雅的区域散步,不要选择车多污染严重的地方。

2.爬楼梯

如果所住楼层并不高,建议选择爬楼梯而非电梯。这项运动能充分锻炼女性的腿部和臀部肌肉,有利于胎宝宝入盆,加速分娩的进度。注意,在爬楼间感到疲劳一定要及时休息,最好有家人陪伴。有些女性如果医生有交待不可爬楼梯,那么最好别进行这项运动。

3.产前体操

这项人气高涨的运动可以有效锻炼骨盆,让骨盆底的肌肉变得更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够促进胎宝宝顺利入盆。

结语:有些宝宝入盆的时间如果推迟了,准妈妈们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只要孩子健康,准妈妈的骨盆没有异常症状,那么入盆是迟早的事情,不会影响到生育,但倘若受病理性影响,或者有胎膜早破、羊水流出的现象时,必要时要做好剖腹产的准备。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