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孕产妇

大龄产妇 高龄产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来源:网络

很多上了年纪的女性如果想要再次生育的话是要承担很多风险的,因为高龄产妇比起年轻产妇,患病以及流产的几率都要大很多,那么大龄产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高龄怀孕风险提示

与适龄生育相比,高龄产妇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孕妇年龄大宝宝畸形的几率更大;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宫的收缩力和阴道的伸张力也较差,容易发生大出血和难产;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更容易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疾病等及各种妊娠并发症并加重。

高龄产妇的注意事项

1、流产

根据医学的临床统计显示,女性年龄超过35岁,就被称作为高龄产妇。

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发生早发性流产的几率是适龄生育者的2~3倍,这是由于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卵子的质量下降,若再加上慢性疾病的积累,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几率就比常人高,而这也是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

2、容易合并其他疾病

根据医学数据显示,高龄怀孕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确实比一般孕妇高。

如果孕妈妈本身又有内科方面的疾病(如高血压),怀孕可能会使得病情加重,从而发生如先兆子痫(高血压合并蛋白尿)等严重危及母儿生命的情况;此外,高血压也可能增加发生胎盘早剥的可能性。

3、怀孕时并发症的几率

并发症:35岁以下 35岁以上。

妊娠高血压:8%~10% 1.5倍。

低体重儿:8%~10% 1.5倍。

早产:5%~10% 1.25倍。

妊娠糖尿病:1%~3% 4倍。

胎盘剥离:1/200 2倍。

前置胎盘:1/200 2倍。

4、胎儿先天异常

最为人所熟知的胎儿先天性异常为唐氏征,唐氏征是指第21对染色体上多出1条染色体,又称21三体综合征。由于卵子会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而老化,女性年龄越大,排出的卵子就越容易在细胞分裂中出现问题。

5、生产的危险性增加

有些孕妇不注意合理均衡饮食,导致体重增加过多,形成妊娠糖尿病,使得胎儿的体重也过重,增加了生产的困难,使剖宫产的发生率增加。

大龄产妇注意事项

(1)因年龄关系容易疲劳,要充分休息和睡眠。

(2)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适时做好胎教如:听优美的音乐,抚摸胎儿和丈夫一起给胎儿说话,讲故事,给予胎儿早期的良性刺激和训练,促进胎儿身心健康发育。

(3)摄取均衡的营养,注意食盐的摄取量,预防妊娠中毒症。

(4)定期健康检查必不可少,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比如在孕早期应及时做产前筛查或产前诊断,在孕晚期应遵医嘱增加产科检查的次数等。

(5)参加孕期训练班的课程,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孕妇在产前就对分娩过程做好心理和生理的准备,通过呼吸和放松训练,掌握分娩技巧和减轻疼痛的技巧;另一方面掌握有关产后护理、新生儿照顾和护理的技巧,从而充满信心地迎接小生命的到来。此外,还设有孕妇体操,可增加身体的弹性,促进产后体形的恢复。

(6)到设备完善、条件好的医院分娩。

心理生理都要顾及

此外,要提醒高龄产妇,除了生理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要把心理调适到最佳状态,35岁通常女性已经处于事业中坚期,尽量把工作、家庭安排好。同时,聘用女性职工、独生子女较多的公司也要做好配套措施,支持单独家庭生二胎。

男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28—35岁之间。45岁之后生二胎的男性也应做好优生检查,45岁之后,男性的精子变异几。

高龄产妇能选择顺产吗?

高龄初产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是放宽的剖腹产指症,年龄大了以后可能子宫宫缩的协调性和弹性都会差一些,子宫的弹性差,有可能发生宫缩乏力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如果35岁以上需要做一个产前诊断,需要做胎儿的染色体检查,20—23周可以做一个羊水穿刺,查一下胎儿的染色体。孕妇有多次宫腔操作史,有可能胎盘粘连或者胎盘植入的可能,接下来发生就是产后出血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这种情况就不建议顺产。

高龄产妇和双胞胎产妇一样属于妊娠高危人群,通常建议剖腹产。但万事不绝对,很多高龄产妇也是可以顺产,只要宝宝不过大,胎位正,孕妇各项指标都无异常,就可以考虑顺产。现代人的生理年龄普遍比以前年轻,35岁以上虽是高龄产妇,但是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顺产,但是如果超过了40岁还是建议剖腹产了。医生会根据每位孕妇的具体情况来建议的。

高龄产妇当然有条件的情况下顺产当然比刨妇产要好的多恢复的还快,那么也要做好相应的措施以免发生意外。高龄产妇会出现妊高症等情况的发生。所以要和自身的情况来定。

结语:看完以上这些内容相信大家现在对于高龄产妇生孩子的注意事项已经了解一二了,其实有些大龄女性也是可以安安全全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的,只要前期准备工作做的好,是没有问题的。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