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孕产妇

经产妇 经产妇临产前的征兆有哪些

来源:网络

女人生孩子是一个非常艰辛以及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注意的事项太多了,有过生产经验的妈妈肯定会比较了解,这类女性再次生产的时候我们将她成为经产妇,那么经产妇临产前的征兆会有何不同吗?

经产妇是什么意思

经产妇从字面上看,就是经历过生产的妇女,另外一个意思是做过人流,药流或在28周前做引产手术的女人。

再次怀孕后到要分娩时(28周后)她是初产妇 若28周以后分娩过一次 再次怀孕后要分娩时称经产妇。

经产妇临产前的征兆

经产妇临产前的征兆?经产妇虽然之前已经生过孩子,但是,还是需要关注经产妇临产前的征兆,谨防宝宝提前出生。那经产妇临产前的征兆有哪些?

第一,准妈妈的小便次数增多

由于准妈妈在临近预产期时,子宫变大,压缩了膀胱,膀胱存储的尿量减少,所以,准妈妈的小便次数就会增加。如果准妈妈发现自己有了这样的现象,就要提高警惕,准备生产了。

第二,准妈妈的子宫开始规律性收缩

在准妈妈生产前,子宫会从不规律的宫缩开始,转变为有规律的宫缩。这其实是孕妇在生育前所做的自然的准备工作,通过宫缩,孩子能够更加顺利地分娩出来。

第三,准妈妈的阴道排出少量血性黏液

这就是见红。这也是准妈妈在临产前的自然现象,但如果血量过大,应该及时到医院就医诊治,防止出现意外。

第四,准妈妈的羊水破裂

在临产之前,准妈妈的羊膜就会破裂,有大量的羊水从阴道流出。当出现这样的情形时,家人应该赶快把孕妇送进医院,准备接生。

产妇应该注意什么

产妇在生完孩子之后,开始进入坐月子期间,在饮食与休养方面都需要注意。那产妇应该注意什么?

1、产后出汗量多,睡眠和初醒时更多

有时可浸湿内衣,常在数日内自行好转,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并非体虚表现。产妇应勤换内衣内裤和床单,居室要通风,如果不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产妇在空气污浊的室内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2、多吃蔬菜避免便秘

有些人认为产后不能吃凉的食物,所以新妈妈对青菜、水果碰都不碰,这样最容易发生肠燥便秘,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瓜果,对防治产后便秘十分有益。刚生产完,要注意对会阴部的护养,大小便之后都应用温开水冲洗。

3、要保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分娩过程耗尽了新妈妈的体力,第一天最重要的是休息,以确保体力的恢复。现在很多都是母婴同室,宝宝与母亲在一起,新爸爸要承担给宝宝换尿布的任务,这样才保证新妈妈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便于产后身体恢复。

4、观察产后出血量

产后出血是新妈妈第一天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据近年来数据统计,目前导致产妇发生意外的第一原因仍是产后出血,所以应引起高度重视。医生介绍,出血量大于500毫升可诊断为产后出血。临床中约有6%的产妇由于羊水过多、巨大儿、前置胎盘、产程过长等因素引起产后出血。

经产妇产程需要多长时间

经产妇(曾经生过孩子的产妇)平均需要7~9小时。其实产妇的分娩时间的长短,也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产妇的产道因素,即产妇骨盆和阴道及会阴的弹性等情况。二是产妇的产力,也就是配合子宫收缩,将胎儿排出体外的力量。这两因素互相影响。比如还有,有些产妇虽然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好,却由于分娩时的恐惧焦虑、紧张等不正常精神因素影响,致使产力不足而造成产程延长。

一般情况下整个分娩的过程和所需的时间

第一产程(从开始出现间歇5-6分钟的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初产妇因宫颈较紧,宫口扩张较慢,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的宫颈较松,宫口扩张较快,约需6-8小时。

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通常在1小时内完成。

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约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分娩注意事项

1、变换姿势,尝试找到让你感觉

最舒服的随着胎头的下降,准妈妈阵痛的部位也会有所改变,所以尽量找到感觉舒服的姿势这样才能更好地放松。

2、不要闭眼睛

如果闭起眼睛能够让自己听到身体内部的声音,更集中注意力分娩的话就可以这么做。可如果闭上眼睛让你感到头晕还是睁开眼睛更好。

3、阵痛的时候最好大口呼气

缓解阵痛的基本方法就是采用呼气式呼吸法。如果强忍疼痛的话身体就会变得僵硬,产痛就会增加。通过大口地呼气可以释放疼痛的感觉。

4、阵痛来临的时候不要过分用力

如果肩膀等部位过分用力体力消耗会很快,特别是过分用力收紧臀部很可能把正在下降的胎儿再挤回去,所以阵痛时不要过分用力,阵痛过去赶快让自己松口气,释放一下紧绷着的身体。

结语:看完以上这些内容相信大家现在对于经产妇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经产妇虽然已经有了一次生产经验,但是再次生产的时候也不可以掉以轻心,还是要多多注意。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