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孕产妇

胎儿入盆时间 胎头不入盆怎么办

来源:网络

大多数的女性都会经历生孩子的过程,当胎儿孕育到一定程度,就会入盆,每个人的入盆时间不一样,但是第一次怀孕的准妈妈,大多数因为没有经验,因此会比较紧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胎儿入盆时间的相关知识。

胎儿入盆时间

胎儿入盆时间根据不同准妈妈的情况会有所差异,一般第一胎准妈妈的胎儿入盆时间是在孕36周,但基本有10%-20%的初产准妈妈要等到临产后胎儿才进入骨盆。二胎的经产妈妈胎儿入盆时间一般要等到临产前后,比初产准妈妈迟。若想确切胎儿是否已入盆,可以通过产前检查来确定。

对于胎儿入盆是否能按时入盆,准妈妈们可不必太在意,一般来说只要没有发生头盆不称(胎儿头部和骨盆大小不相称)的情况,胎儿都能顺利入盆。

此外,入盆只是说明孩子的胎位和头型衬对盆骨而已,所以即使在孕晚期胎儿长时间没有入盆也不必过于担心。这时准妈妈可以适当加大运动量(主要是散步),同时可以用孕妇腹带固定腹部和胎儿,可以有助于胎儿尽快入盆。

胎头不入盆怎么办

一般来说,在妊娠期的最后一个月,正常的初产妇腹中的胎儿头均应进入孕妇的骨盆,并与骨盆衔接而不浮动。不过,也有少数孕妇到妊娠足月时,胎头仍未进入骨盆,而是浮在耻骨联合之上,这种情况称之为初产头浮。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可能是以下三种

1、孕妇骨盆狭窄,胎头与骨盆不相称,致使胎头不能进入骨盆。

2、腹中宝宝的胎头过大,或胎位异常,前置胎盘等,这种情况下,即使孕妇骨盆正常,也可能会出现胎头不入盆的情况。

3、胎儿出现脑积水或羊水过多,也会造成不入盆的情况。不过也有一些初产妇并非上述原因,仍出现胎头不入骨盆的现象。

出现胎头不入盆的孕妇,不必紧张,如果孕妇的骨盆及胎儿情况都正常,应密切配合医生的工作。临产后由于子宫收缩的挤压,胎头亦会变形入骨盆,这样仍可以阴道顺利分娩。如果检查发现不入盆是受一些不可纠正的病理性因素造成,最好先做好手术生产的准备。

此外,如果胎头不入盆的孕妇如果发生胎膜早破,羊水流出,应选择卧着姿势并抬高臀部,立即送往医院。因为这种情况极易出现脐带脱垂,使胎儿发生意外。

怎样才能使胎儿快速入盆

想要加快胎儿入盆,准妈妈不妨适当地多做做运动。

1、散步

散步不仅能锻炼骨盆韧带,让女性顺利分娩,而且还能加快入盆进程。建议准妈妈每天早晚各散步一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也可分3次进行,每次15-20分钟,可以一边散步一边和宝宝谈话,并给自己按摩。建议在公园、小区等环境优雅的区域散步,不要选择车多污染严重的地方。

胎儿入盆是什么感觉

1、入盆没什么特殊的感觉,可能会发现肚子靠下了。

2、小腹有下坠的感觉,还有一种丝丝的疼。

3、下体胀痛,明显觉得宝宝往下走。

4、胎儿入盆的感觉就像有东西从你身体里突然一下掉下来了。

5、胎头入盆后宫底会下降。

六大症状提示胎儿已入盆

入盆症状一、腹部形状改变

入盆,代表孩子胎位向下移动。孕妇会发现自己的肚子形状就会发生改变,你的腹部看起来往下坠了一些,就像从一个西瓜变成一个柚子一样。而这个是几乎每个胎宝宝,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是会发生的,也间接破解了“上怀男,下怀女”的民间说法了。

入盆症状二、小腹有下坠的感觉,阴部有疼痛感

胎儿位置向下移动后,会压迫女性的阴部和骶骨,妈妈自然会感受到一股下坠的力量和阴部轻微的压痛了。所以在胎儿入盆后,女性应该要注意休息,避免提重物。以免腹部下坠力量过大导致胎膜早破。

入盆症状三、不规律的宫缩更为频繁

由于胎儿下坠刺激阴部和其他生殖器官,导致假宫缩出现也是经常发生的,孕妈妈们不必过于紧张。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胎儿入盆后发生规律宫缩的话,要就医分娩了。

入盆症状四、尿频

储存尿液的膀胱位于小腹内,子宫前壁,当胎儿入盆,子宫不断变大压迫膀胱后,导致膀胱储存尿液的功能减弱,从而导致女性出现尿频的情况,当然这种尿频不伴有尿痛和尿血。如果妈妈除了尿频外,还感觉到尿痛甚至尿血的话,就要警惕为尿道感染了。

入盆症状五、呼吸轻松、胃口变好

由于胎儿入盆,胎位下降,减轻了对膈肌、肺部、心脏、胃部的压迫。这些位置相对较上的器官,功能就会逐步恢复,所以你会觉得呼吸轻松了,吃得也多了。

入盆症状六、胎头入盆后宫高会下降

到了怀孕9个月,子宫底处于怀孕最高点,中央部位在剑突下二横指左右。而妊娠到了第10个月末,宝宝头部下降到骨盆后,子宫底就会恢复到妊娠8个月末时的高度,然而子宫底却比那时要宽的的多。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胎儿入盆时间的相关内容,通过文中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胎儿入盆时间,所以准妈妈准爸爸们可以事先做好准备,好迎接你们的新生儿吧。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