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孕产妇

产后抑郁的表现 产后抑郁症怎么治疗

来源:网络

女人在生完孩子之后有可能会出现产后抑郁,而产后抑郁对于女人的伤害是十分大的,甚至会伴随女人的一生,那么产后抑郁的表现有哪些呢?产后抑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产后抑郁症的表现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女性生完孩子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主要有下面这些表现:

1.情绪的改变

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多数时间情绪是低落的,即使其间有过几天或1~2周的情绪好转,但很快又陷入抑郁。尽管如此,患者抑郁程度一般并不严重,情绪反应依然存在,几句幽默解嘲的警句,能使之破涕为笑。一场轻松的谈话,能使之心情暂时好转。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2.认知改变

产后患上抑郁症的女人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感觉不到快乐,经常会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企图自杀。

3.意志与行为改变

患者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去做。他们想参与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气和信心。患者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心理上的症结在于不愿负责任。一般说,抑郁性神经症很少自杀,但也有部分患者感觉活着空虚,人生乏味,声称想死。

4.躯体症状

约80%的病例,以失眠、头痛、身痛、头昏、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为主向医生求助。这些症状往往给人以主诉多而易变的感觉,有些症状可以长期存在,但无明显加重或缓解。这些症状多随着抑郁情绪的解除而消失。

产后抑郁症怎么治疗

通常需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治疗产褥期抑郁症的重要治疗手段。包括心理支持、咨询与社会干预等。通过心理咨询、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如婚姻关系紧张、想生男孩却生女孩、既往有精神障碍史等)。为产妇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及社会支持,指导产妇对情绪和生活进行自我调节。对产褥期妇女多加关心和无微不至地照顾,尽量调整好家庭关系,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具体方面有: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比较适用于中重度抑郁症及心理治疗无效的产妇。用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可根据以往疗效及个性化选择药物。应尽量选用不进入乳汁的抗抑郁药,首选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

预防产后抑郁

1、产前锻炼身体

准妈妈在生产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注意孕期的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特别是许多常坐办公室的女性,要每天参加一些适宜的有氧运动,使心肺功能得到锻炼,使肌体能够在产后尽早恢复健康,适应繁忙的母亲角色。

2、了解育儿知识

新妈妈们要对育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为小宝宝的降生做好准备,在孩子出生后不至于手忙脚乱。

还可以去各大医院的“孕妇学校”进行学习,通过听讲座、观摩、手把手练习等,来学习掌握喂奶的方法,为婴儿洗澡的方法,正确抱孩子的姿势等。 同时还要了解一些儿童常见病的防治方法,对一些意外情况要有思想准备。

3、自我调节是减轻抑郁症的关键

房间要有充足的阳光,每天要开窗通风,换走室内污浊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在通风时让母子俩在其他房间待一会儿。坐月子最好是在自己家里,婆婆和妈妈都可以来照顾产妇。由于饮食习惯不同,有的产妇吃不惯婆婆做的饭菜,这时候要和家人多沟通,尽量能让产妇吃到可口的饭菜。

4、注意休息

孩子半夜哭闹,常常影响新妈妈休息,第二天中午家人尽量把孩子抱离新妈妈,让其能正常午休,良好的睡眠能使人情绪稳定。

家人不能对生儿生女抱怨、指责,无论是生男生女都是自己的宝贝,要愉快地接受孩子,给新妈妈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保持愉悦的心情。

5、家庭关怀

对产后抑郁,社会、家庭都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尤其是丈夫,有责任、有义务帮助新妈妈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夫妻间的沟通、家人的关爱、可口的饭菜、舒心的环境、良好的睡眠,这些都能有效缓解产后心理问题的发生。

结语:产后抑郁是不得不防的事情,如果患上产后抑郁对于女人的伤害是很大的,那么如何预防产后抑郁呢?大家看了上述小编的介绍都有所了解了吧!希望上述小编的介绍都可以帮助到大家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