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宝宝睡眠小动作妈妈要留心 警惕蒙被综合征

来源:网络

俗语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气温回升,万物生发,嫩芽吐露。卯足了劲儿准备“勐窜”生长的,除了身边的花花草草,还有小宝宝们。相关研究也证实,3~5月份确实是宝宝身体发育的黄金期,生长激素的分泌要比其他季节高出好几倍。要想给宝宝抓住这个短暂又宝贵的黄金期,除了科学均衡的喂养,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睡!下面跟随若悠网了解一下吧!

尤其是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熟睡时的生长速度几乎是清醒时的3倍,特别是在夜里。如果宝宝3岁前睡眠质量太差,对身高、体重、大脑发育,甚至是今后的精神情绪,都有不良影响。

这些小事情,都可能让宝宝睡不踏实

1、胀气

尤其是对于0~3个月左右的小宝宝来说,因为肠道功能不完善,很容易发生胀气,导致宝宝睡觉不踏实。

针对这种情况,除了喂奶后正确拍嗝,睡前还可以给宝宝做“I Love U”式腹部按摩,帮助宝宝排气放屁,能明显改善宝宝睡眠质量。

2、 过饱

喂得过饱会增加宝宝肠胃负担,导致肠胃不适,让宝宝睡不踏实。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宝宝食量,吃饱后先拍嗝休息一会儿,最好不要立即入睡。

3、便秘

很多妈妈反映说,宝宝添加辅食后会出现便秘的情况,也使得宝宝睡不安稳。针对这种情况,妈妈们要注意辅食中蔬菜的添加,适量增加宝宝纤维素的摄入,预防便秘,均衡营养。

4、生病时睡不好

无论成人还是宝宝,生病时睡眠势必不如健康时那般踏实,所以生病时宝宝晚睡晚起,没按作息来,父母还是无需太苛刻。

5、周围环境嘈杂

睡眠本身就是深浅交替的过程,在浅层睡眠阶段,宝宝易惊醒,如果外部发出刺耳或异常的声音,都可能会醒来,翻来覆去为自己找个舒适的睡眠姿势。

6、有蛲虫、蛔虫等

这两者也会影响宝宝睡眠,至于有这两种虫后身体是怎样的反应,朵妈也不知道,大家可以去医院检查。如果你有什么民间妙招能辨别身体是否有了蛲虫或蛔虫,不妨分享给更多的人。

这些睡眠小动作,妈妈要留心

1、打唿噜

没想到吧,肉嘟嘟的小人也会打唿噜哦。妈妈们平时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如果宝宝的唿噜声细微、均匀,并且没有唿吸暂停等情况,就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用担心。

但如果宝宝打唿噜的声音非常大,明显感觉喘不上气来,那就要考虑“腺样体肥大”、过度肥胖等症状,最好及时就医,不要耽搁,以免发生窒息危险。

2、磨牙

据相关统计,30%左右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夜间磨牙现象。夜间一阵阵“咯吱咯吱”的磨牙声,听着很不舒服。

偶尔的磨牙,可能跟白天运动量大等情况有关,一般不必担心。但是长时间的“夜磨牙”,会影响牙齿、下颌骨等发育,继而影响咀嚼功能,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3、抓挠

如果宝宝频繁抓耳挠腮,并且能看到耳朵流异物,或者眼屎、鼻屎明显增多,怀疑是中耳炎等耳鼻喉症状;如果频繁抓屁股,怀疑是蛲虫刺激肛门,如果肛门周围能看到白色线头样小虫子,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了。

4、警惕“蒙被综合征”

小宝宝踢被子,是最常见、最令新手妈妈们崩溃的事情了。一夜帮宝宝盖四五次被子,结果半夜醒来,小祖宗还是光着两条小腿。有的妈妈怕宝宝踢被着凉,干脆用厚睡袋把宝宝裹起来……

不过妈妈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现在的天气仍然冷暖不定,需要注意保暖,但是给宝宝盖得过厚,容易引起“蒙被综合征”,导致体温过高、出汗脱水、唿吸衰竭,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宝宝日常的穿衣盖被,一定要适度,平时可以多摸摸宝宝的后背,温温热就是刚好,经常汗津津的可能就是盖太多了,要注意适时增减。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的衣物、抱被等,都是需要贴身使用的,在款式设计、面料安全的选择上,千万不能马虎。

在款式上,很推荐宽松舒适的睡袋、和袍、蛤衣。基本上给宝宝用过睡袋的妈妈都反馈说,这简直是“防踢被”的神器,既保暖又安全,能明显减少宝宝夜醒的频率;

贴身穿的和袍、蛤衣等,宽松舒适又不束缚宝宝腿脚,阔形的按扣大裤裆,更换尿不湿非常方便,不会打扰到睡眠中的宝宝。

在面料的选择上,毕竟考到现在天气日渐回暖,最好以柔软透气的材质为主。像很多妈妈给宝宝买的英氏等品牌的丝麻内衣、竹纤维内衣,材质非常柔软透气,手感丝滑干爽,都是这个季节里非常不错的选择,对宝宝非常健康。

在细节安全上,像绳子、拉链、按扣的设计,一定要有配套的“护耳”等保护措施,避免勒住宝宝手脚或者划伤娇嫩的皮肤。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