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六一儿童节带孩子看3D电影是否有宜

来源:网络

最近很多3D电影都在上映,刚好赶在六一儿童节上映了《功夫熊猫2》,许多家长就想到带孩子去看3D电影。其实3D影像对儿童视力甚至脑部是否有不利影响,目前研究才刚开始,尚无定论;但谨慎是必须的,因为孩子伤不起。包括电影院在内的商家有责任发布消费提示。

今年“六一”节,3D电影当红——各大院线无不把3D动画片《功夫熊猫2》高挂“头牌”;电影院里孩子特别多,很大一部分是学龄前儿童。

记者发现,虽然这部新片也有2D版,但影院显然觉得“3D的才给力”,所以“六一”节当天,上海影城排了14场3D版《功夫熊猫2》,2D版只排了7场;而环艺影城,仅仅排了3场2D版,3D版却有23场之多。

看着3D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拍片表,一些家长皱起了眉头。去年《阿凡达》热映时,有观众抱怨看3D电影头晕恶心;此后更传来消息,意大利最高卫生保健委员会发布禁令,禁止让6岁以下儿童戴上3D眼镜看3D电影,理由是“眼睛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使用3D眼镜有可能造成斜视、弱视以及其他视力问题”。皱眉头的家长正是知情者。他们抱怨:电影院对此难道一无所知?如果知道,儿童节前后为什么不多排2D版的场次?是不是还应该在售票处贴出布告,提醒并不清楚情况的幼童家长慎重选择?

“研究真空”

2010年初,《阿凡达》一下炒热了3D技术;今年,不仅电影,电视和游戏也在一窝蜂地追逐3D:好莱坞拍摄的3D电影已有十来部,包括《汽车总动员2》、《蓝精灵》、《哈利波特7》(下)等等;头疼于市场饱和的电视机厂商视3D为救生艇,纷纷力推3D电视机,攻占家庭客厅;任天堂公司则在不久前发布了第一款有3D效果的掌上游戏机3DS……孩子们接触3D影像的机会激增,一些医学专家为之忧虑。

3D影像对儿童以及成人的视力甚至脑部会产生怎样的长期影响,目前在国内外都还是“研究真空”。3D技术虽已面世多年,但在去年之前,看3D电影还是“十分难得”的娱乐,只有去一些游乐园才有机会。因此,没什么人关注3D影像对人体的负面影响。

如今在美国,不少专家开始初步研究,不过结论互相打架。加利福尼亚的一家研究机构发布调查数据称,大约25%的儿童在看3D影像时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但美国验光协会则声称,3D不但对儿童视力没影响,甚至还有利于医生发现和诊断儿童眼部的早期病变。

应尽之责

尽管还没有定论,但一些生产厂商反应迅速——不管是为顾客着想,还是为保护自己不惹麻烦,反正有了行动。东芝公司在其3D电视机的说明书上提醒:“由于3D影像可能对儿童造成不利影响,建议6岁以下孩子不要使用本产品。”三星公司对它的3D电视机用户提示:“观众在观看3D视频时可能会发生意识模糊、恶心、肌肉抽搐和痉挛之类不自主运动等症状。”还特别指出,相对于成人,儿童更可能出现上述症状,因此,“年幼孩子在观看3D电视时应该有家长陪伴。”

在推出3D游戏机不久之后,任天堂公司在其官方网站发表一则声明,要求6岁以下儿童在玩3DS时“关掉3D功能”。有光学专家称,“年幼孩子的眼部肌肉和视觉系统正在发育时期,经常看3D影像可能影响正常发育,因此不建议让他们过多接触。”任天堂还特地为3DS游戏机添加了“家长锁”功能。

不过,3D技术最起劲的推广者和至今最大的受益者——电影制片商和电影院对此不作理会。为了把越来越喜欢在电视机和电脑上看片子的人们拉回电影院,制片商拼命制作3D版本,似乎也从未有影院将3D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告知观众。

我们盼着医学专家们抓紧研究,尽快给出一个明确结论;但在此之前,谨慎行事是必须的,因为孩子伤不起。而厂商,理应负起应尽之责。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