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日常急救小常识 宝宝遭遇意外伤害怎么办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日常急救小常识 宝宝遭遇意外伤害怎么办

第二章:当心 8种家电对宝宝的电磁辐射

第三章:小心家中的八大雷区 造成宝宝爬行伤害

家里有小宝宝的父母一定遇到过这样的苦恼:宝宝爬行的时候磕着了、吃东西时噎着了、爱把小手伸进插座插孔里,那么面对这些意外伤害父母们应该怎么办呢?

日常急救小常识 宝宝遭遇意外伤害怎么办

当宝贝发生意外的时候家长通常的表现都是非常着急,很可能因为某一个错误的抢救措施造成宝贝更严重的后果,所以更多的了解一些急救常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窒息

造成窒息的原因可能是异物卡到气管中或者呼吸道中造成无法呼吸,或是喝东西呛到导致窒息。

所以要注意不要拿一些小东西给宝宝玩。对于还处在喝奶期的小婴儿来说,喂奶姿势不正确导致吐奶、溢奶都会造成窒息,就是睡觉的时候无意间趴着睡觉也很可能造成呼吸困难最终导致窒息。如果宝贝是因为异物造成的窒息第一时间发现时将宝贝翻过来倾斜45度角,脸朝下,用力拍宝贝的后背,这样异物就会被宝贝自行排出。千万不能让宝贝站立着拍击后背,这样异物就会越来越深而取不出。

触电

小小的插头、圆圆的插座都是宝贝最好奇的东西,他们的小手指又非常的细,很容易就伸到插座里面,如果正好是通电电状态,那么宝贝百分之百会被电到。当宝贝被电到时家长应该立即切断电源,千万不要马上去抱孩子,这样的话大从也会被电到的,因为人也是导体。如果不能切断电源就拿一些绝缘体将宝贝移动到通风的地方。再用手接触孩子,检查孩子是否有其他害,比如烧伤等。

脱臼

脱臼的现象发生率其实不是特别的高,一般也就是一个寸劲,大人领着孩子的手走楼梯啊、上台阶啊,因为单方面用力所造成的。当宝贝发生脱臼的时候千万不能自行处理。一定要前往医院请医生帮助。如果宝贝没有出现疼痛,还好办一点,用毛巾或者其他东西将宝贝的胳膊稍微抬高固定然后前往医院,如果家长掌握不好这个度,那最好别做任何处理马上前往医院,避免二次损伤。

当心 8种家电对宝宝的电磁辐射

儿童是电磁辐射的敏感人群,电磁辐射会增加儿童患癌的风险,电磁辐射还可能导致儿童智力残缺,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造成儿童白血病的发生等。妈妈们听到这是不是感觉特恐慌,因为辐射无处不在。

1、电视机

电视机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也是儿童接触最多的家电。虽然电视节目能给孩子带来不同的体验,了解更多的东西,但是长时间地观看电视最明显的就是影响儿童的视力。一些儿童总是喜欢近距离看电视,眼睛一直得不到缓解,造成近视眼的产生。另一方面,电视在工作的时候还会产生辐射,尤其是距电视机1米范围内危害最大。长期看电视还会产生“电视病”,包括视力下降、颈椎病、腰痛、消化不良等。

除此之外,儿童长期沉迷于电视当中,减少了户外活动和交流活动,还会造成心理上的孤僻以及体质上的减弱。

2、微波炉

微波炉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家用微波炉微波的频率是2450兆赫,这种微波虽然不能透入人体伤害内部的器官和组织,但可以致使皮肤和体表组织发热,假如长时间受到辐射,还会引起精神紧张、头疼、抑郁和失眠等症状。所以尽量不要让儿童接触到微波炉,尤其是在微波炉运转的时候不能让儿童站在附近,更不要打开微波炉,以防电磁波的泄漏。

3、电磁炉

电磁炉因为它的方便快捷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在电磁炉工作的时候,所产生的闭合磁场强度在电磁炉边缘的最高强度为160毫高斯,虽然强度不是很大,但对于成长期的儿童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危害的。另外在电磁炉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如果让儿童接触到的话还有被烫伤的危险,因此,电磁炉一定要尽量放到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4、电冰箱

电冰箱是厨房中一个高磁场的所在,特别是在冰箱正在运作、发出嗡嗡声时,冰箱后侧或下方的散热管线产生的磁场更是高出前方几十甚至几百倍。目如果冰箱的效率不高,嗡嗡声就特别久,也特别大。

电磁波的穿透力极强,透过体表深入深层组织和器官,人们平时不注意,一旦出现表层组织疼痛,就说明深层组织或者器官已经受到严重损害了。所以一定要经常打扫散热管线上的灰尘,这样就会提高冰箱的效率,也减低家中的辐射。

5、消毒柜

消毒柜是新兴的现代家用电器,它能够高效除菌,保证人们使用的器具的洁净。但是,消毒柜在工作时,普遍采用紫外线或臭氧杀菌。人体吸入过量臭氧,可以严重刺激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臭氧还会造成人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并能破坏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致使皮肤起皱、出现黑斑。

使用臭氧消毒柜时,在其工作期间一定不能打开柜门,以免发生臭氧泄漏。工作完成后,最好在20分钟以后再开启柜门。

6、浴霸

浴霸的灯泡很亮,在短时间内能使浴室快速升温。不过,长时间在浴霸下面洗澡,强光很容易灼伤眼睛,并且使人出现头晕目眩、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等症状,这是因为过于耀眼的灯光干扰了人体大脑的中枢神经功能。还有资料显示,光污染会削弱婴幼儿的视觉功能,影响儿童的视力发育。在使用浴霸时,家长要教育儿童不要把眼睛直接对准浴霸灯,尽量减少视线与灯泡的接触,从而减小伤害。

7、电吹风

电吹风是家电中的“辐射大王”,特别是在开启和关闭时辐射最大,且功率越大辐射也越大。在使用电吹风时,辐射离头部距离比其他电器要近,很容易因为电磁辐射引发头晕、乏力,所以尽量不要用电吹风给儿童吹头。

8、音响

据临床医学资料统计,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的可能性达50%,对于儿童来说危害更大。另外音响在运行时还会产生辐射,尤其是“床头音响”危害更大。试想一下,如果长期睡在高磁场、高辐射的地方,会对人产生多大的伤害。

小心家中的八大雷区 造成宝宝爬行伤害

宝宝开始学习爬了,视野的开阔,让他对更多新鲜的事物感到好奇,妈妈稍微不注意,他可能已经进入了危险地段。为了宝宝的安全,赶快想个办法给宝宝创造一个舒适、宽松、安全的爬行环境,让宝宝远离爬行的雷区!

雷区1:地板

危险因素:用水泥、磨石子、瓷砖等所铺设的地板,都容易让学习爬行的宝宝因一不小心跌倒而受伤,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安全改造:可在硬地板上面铺设软垫,不过注意要使用厚度较高的软垫才能发挥作用,并且避免用有很多小花纹的软垫,以防宝宝将小花纹抠起来吃。

雷区2:桌角、柜子角

危险因素:尖锐的桌角或者是柜子角,对学爬的宝宝来说简直就是“危险地带”,万一宝宝碰到了,就有可能造成脸上或头上“破相”!

安全改造:一律将所有的桌角或柜子角套上护垫,或用海绵、布等包起来,就算宝宝不慎撞到,也能将伤害降到最抵。也可暂时把这些桌子、柜子搬离宝宝爬行的房间。

雷区3:电插座

危险因素:宝宝爬行过程中,可能会爬到插座附近,一不小心就有触电的危险。

安全改造:可使用电插座的防护盖,在未使用的插座上加装此装置或是使用安全插座。也可用绝缘材料将它们塞好、封上。

雷区4:垃圾箱

危险因素:垃圾箱里的脏东西不仅会把宝宝全身弄脏,还有很多危险的细菌,万一宝宝把脏垃圾塞进嘴里那可就坏事了!

安全改造:把垃圾箱放到远离宝宝的地方,如把它放到卫生间,然后把卫生间的门关上,以防宝宝爬进去。

雷区5:热水瓶等易碎品

危险因素:热水瓶、茶具、花瓶等易碎品带来的危害可不小。一旦碰碎,热水瓶里的热水会烫伤宝宝,而花瓶的碎渣则可能划破宝宝稚嫩的皮肤。

安全改造:热水瓶、茶具可以暂时放在厨房上方的柜子里;花瓶最好放在窗台上,不要放在有桌布的桌子上,因为宝宝拉扯桌布的时候会将花瓶拉扯下来。

雷区6:气球等类似物品

危险因素:气球、塑料薄膜、塑料袋等类似的物品容易引起宝宝窒息。

安全改造:在宝宝爬行时,把这些东西收拾好,放在远离宝宝的地方,或干脆放到另外一个房间里。

雷区7:药品或其他有毒食品

危险因素:宝宝都有一个“爱好”,不管什么东西都喜欢放进嘴里,不管能不能吃。要是不小心误食了药品、有毒食品等,后果可不堪设想。

安全改造:药品之类对宝宝有危险的食品,最好放在宝宝看不到也够不到的地方,比如锁在抽屉和柜子里。

雷区8:窗户

危险因素:会爬的宝宝,探索范围慢慢扩大,窗户就是他的目标之一。若不小心让宝宝爬到了窗口,很有可能会掉下去,造成生命危险!

安全改造:窗户加上护栏或者防盗窗,或者让床远离窗户,防止宝宝爬上窗台。

结语:宝宝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父母的心,而生活中总有时宝宝会“闯点祸”,那么不妨学学这些日常急救方法吧,这样万一宝宝遭遇意外伤害时你也就不必惊慌失措了!(文章摘自《养生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