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儿童心血管健康管理法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儿童全面心血管健康管理有新据

第二章:四类儿童血压需常测

第三章:儿童心血管疾病可以多吃的食物

每年的资料显示儿童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这主要和儿童的身体免疫力有关,免疫力低下病毒容易入侵。那么,如何保护儿童心血管健康?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盘点育儿知识,揭秘儿童心血管的健康管理秘笈。

儿童全面心血管健康管理有新据

近日,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发布了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和降低风险综合指南,指南撰写专家组主席、科罗拉多大学Stephen Daniels教授总结指出,该指南重在综合评估已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现有证据,对未成年人群的血脂、血糖等重要指标的筛查建议进行适时更新,以便协助儿科医生提升整体心血管健康认知以及对相关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能力。

近年来,预防心血管病需“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已经获得普遍证实与肯定。为有效降低儿童和青少年的终身心血管病危险,该指南建议主要如下。

血压检测:

不足3岁,存在新生儿并发症,先天性心脏病、尿道/肾脏异常、实质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服用处方药,以及已知血压或颅内压升高者需测量血压;从3岁开始,全部儿童根据需要每年监测血压水平。

血脂检测:

不足2岁儿童,无需进行血脂检查;9~11岁儿童,常规进行人群非空腹且日同醇水平筛壹;仅对2~8岁和12—16岁的高危儿童检测血脂水平。

血糖检测:

遵循美国糖尿病学会对有关儿童血糖筛查建议,即对大于或等于10岁或进入青春期儿童,每隔2年检测空腹血清葡萄糖水平。

危险分层:

小于或等干3岁均有明确冠状动脉疾病临床证据;1 i或2型糖尿病;慢性肾病、终末期肾瘸或肾脏移植术后;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符合以上条件者列为高危人群。存在病理生弹学证实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川崎病合并退化性冠状动脉瘤、慢性炎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青少年掣类风湿关节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肾病综合征者列为中危人群。

体重管理:

2 -18岁,体重指数(BMI)大干或等于同龄、同性别健康人群第95百分位者定义为肥胖,需评估血管危险因素;介于第85~95百分位者属于超重。

营养建议:

1岁前鼓励母乳喂养;推荐2010年发布的美国膳食指南,建议4—18岁儿童和青少年膳食中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热量配比为30%、10%—30%和45%—65%.同时注意限制盐分、减少含糖饮料摄入、适当补充膳食纤维。

运动建议:

鼓励5岁以上儿童每日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低至中等强度运动。如慢/快跑、打篮球、踢足球等;尽可能减少静坐时间,如每日互联网休闲时间不超过2小时。

控烟建议:

倡导父母为儿童和青少年创建无烟环境,并劝导学龄儿童不接触烟草。

指南的发布得到了众多相关人士的肯定,但也不乏质疑之声,如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Steven Nissenj教授认为指南有关对部分年龄段儿童或青少年进行全面人群血脂筛查的建议,认为有可能引发过度治疗而”得不偿失”。

四类儿童血压需常测

身高不增需测血压

孩子不长高,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营养问题或是生长素缺乏。可是在相当一部分引起高血压的慢性病中,孩子伴有不长个儿,最常见的是先天性的或后天性的肾脏疾病,常可有相当一段时间无明显肾脏病的症状,当肾脏损害至一定程度时才被发现高血压及肾脏的相应变化。

另外,消瘦、矮小有高血压的少见原因为嗜铬细胞瘤,这些孩子可呈发作性高血压骤升至抽搐发作,平时多汗、面色苍白、心跳加快,血压骤升时更剧。与消瘦相反,肥胖而矮则需警惕内分泌疾病——肾上腺皮质增生,孩子进行性体重增加,面色绯红、汗毛增多且黑而长,尤其是额部和背部,在体重增加的同时身高增长却变慢甚至不长,不及早发现则会失去治疗机会,这些孩子血压升高较为明显。

慢性中毒儿需测血压

慢性中毒引起高血压多见的原因有慢性汞中毒、铅中毒和维生素D中毒。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发展,生活中儿童接触铅的机会较前增多:一是汽车废气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品种繁多的金属罐装饮料,金属罐的合金原料中大多含铅,饮料因此可不同程度受到污染。维生素D中毒是一个慢性过程,摄入了过多的含维生素D制品后(如注射维生素D或口服鱼肝油过量)可引起肾钙化,甚至其他脏器和大血管钙化,肾为主要受累者而引起高血压。

肥胖儿需常测血压

现在的肥胖儿越来越多。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肥胖儿的血压都在同龄儿正常血压范围的上限值,其升高程度随肥胖严重度及年龄而增加。有关资料还发现在一批中、重度肥胖儿中有15%血脂升高,26%有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

性发育异常儿童应常测血压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的性发育异常者,如14岁后仍无乳房发育及月经初潮,体检时均发现有明显的血压升高。

儿童心血管疾病可以多吃的食物

玉米:

玉米富含脂肪,其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有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西红柿:

不仅各种维生素含量比苹果、梨高24倍,而且还含维生素芦丁,它可提高机体氧化能力,消除自由基等体内垃圾,保护血管弹性,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苹果:

苹果富含多糖果酸及类黄酮、钾及维生素E和C等营养成分,可使积蓄体内的脂肪分解,对推迟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作有明显作用。

海带: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岩藻多糖、昆布素,这类物质均有类似肝素的活性,既能防止血栓又能降胆固醇、脂蛋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茶叶:

含有茶多酚,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缓解血液高凝状态,增强红细胞弹性,缓解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经常饮茶可以软化动脉血管。

大蒜:

含挥发性辣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显降脂作用,是主治高血脂症和动脉硬化的良药。

洋葱:

含有一种能使血管扩张的前列腺素A,它能舒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管的压力,同时洋葱还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含硫氨基酸,可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的功能。

茄子:

保护心血管、降血压,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p,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有软化血管的作用,还可增强血管的弹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毛细血管破裂,对防止小血管出血有一定作用。

三七:

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经常食用,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并可预防高血脂症高血压、中风、心血管等疾病,是心血管类疾病最佳保健食品。

总结:要想远离儿童性血管疾病,首先的是要给 宝宝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远离环境污染,另外,怀孕期的妈妈养生保健也是儿童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关键。以上小编为您盘点的儿童心血管疾病护理可以学习下。(文章原载于《健康文摘》,刊号:2012年第1期,作者:周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http://www.360changshi.com/20120307/68340.shtml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