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解读幼儿急疹的治疗及家庭护理秘笈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幼儿急疹的因素及特点

第二章:如何判断幼儿急疹

第三章:幼儿急疹的治疗及家庭护理

幼儿急疹是小儿常见疾病,几乎每个儿童在2岁前都会有得过此病,但不能因为常见就可以忽视,幼儿急疹要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那么,什么是幼儿急疹?幼儿急疹的症状是什么?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盘点育儿知识,揭秘幼儿急疹的护理。

幼儿急疹的因素及特点

幼儿急疹不必慌

孩子不明原因的高烧,好不容易烧退了,又出现一身的疹子,令家长十分着急。其实,这种病并非它表现出来的那么严重……

什么是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幼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5天左右,热退而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幼儿急疹致病因素

20世纪50年代有学者认为,幼儿急疹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但一直未分离出致病病毒。1986年Yamanishi首先从幼儿急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分离出人类疱疹病毒6型。研究证实,疱疹病毒6型分A、B两个亚型,幼儿急疹大部分是由疱疹病毒6型B亚型感染引起,病毒颗粒呈球形,直经为200纳米。其核衣壳为163个壳微粒组成的立体对称20面体,其内是由双股DNA组成的核心,核衣壳外有一层脂蛋白包膜。

国外研究发现,87%的新生儿出生后即带有疱疹病毒6型抗体,是因为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抗体,所以6个月以内的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而很少患病。6个月后胎儿抗体逐渐消失而成为易感者,2—3岁时约75%以上都已患过该病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疱疹病毒6型抗体呈阳性,故本病多见于6—18个月小儿,尤以1周岁以下婴儿更多见,有学者对年龄为6~1 2个月的幼儿急疹进行统计,发现98.2%的幼儿在出生后6个月发病。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以后不会再得第2次。少部分幼儿急疹由人类疱疹病毒7型引起,但疱疹病毒7型引起的幼儿急疹一般发病相对较晚,且皮疹较轻微或不典型。

幼儿急疹特点

无症状的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多为散发病例,一般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冬春季多发,无男女性别差异。

幼儿急疹的特点是急性起病,突然高热达39℃,持续3—4天后体温突然下降,在体温下降的同时或稍后全身迅速出现皮疹,在医学上称“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有表现。皮疹由颈部及躯干开始,迅速波及四肢,为淡玫瑰红色皮疹,大多为散在性,少数相互融合。此疹一般没有痒感,但有少数孩子会有痒感,24小时内皮疹出齐,1 ~2天后全部消退,皮疹不脱屑,不留色寨沉着;耳后、枕后浅表淋巴结可轻度肿大,但无压痛,肿大的淋巴结消退较晚。患儿虽有高热,但是全身症状轻,精神较好,仅有轻度咽红,有时伴有腹泻,稀水样便,但次数较少。

如何判断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早期判断

幼儿急疹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但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89.5%的患儿在发热期间其悬雍垂根部两侧出现溃疡。因此,愚雍乖根部两侧溃疡对幼儿急疹可能具有早期诊断意义。另有报道,约14.9%的患儿在发热3天内可有囟门较饱满(注意与囟内感染区别),头枕部、耳后淋巴结开始肿大。

幼儿急疹周围珈象的特点是周围血白细胞总数降低,分类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约占70%~90%。幼儿急疹出疹前就是有经验的医生也难以确诊,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不良,一旦体温骤退,出现典型皮疹即可诊断,病也即将痊愈。家长已经为婴儿数天的持续高热急得团团转,好在幼儿急疹预后良好,很少有并发症发生,因此家长无需再带婴幼儿到医院看皮疹,因不需特殊治疗,无并发症时也不必用抗生素。

幼儿急疹的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以下出疹性疾病鉴别:

麻疹:卜呼吸道卡他症状重,病初口腔黏膜有Koplik斑,高热3天后出疹,出疹时体温更高,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后波及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手脚心出疹后,疹子就出全了。约3天左右皮疹开始按出疹顺序逐渐消退,疹退后有糠麸状脱屑并留有棕色色素沉着。麻疹常并发肺炎。

凤疹: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向下蔓延,1天内布满躯干和四肢,风疹在出疹时伴发热预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药疹:有服药史,突然发疹,常同时伴有轻或中度发热,中或重度瘙痒,末梢血淋巴细胞不高。皮疹为多形性,有不同的颜色,麻疹阳红斑型药疹皮肤损害与麻疹相似,为散在或密集的红色帽针头样后疹,以躯干为多,可泛发全身猩红热样型药疹的损害与猩红热相似。初起为细小红斑,从面、颈、上肢、躯干顺序向下发展,于2~3天可遍布全身并相互融合。面部四肢可出现肿胀,以皱褶处及四肢屈侧为明显。

幼儿急疹为自限性疾病,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护理及对症治疗。

幼儿急疹的治疗及家庭护理

幼儿急疹的治疗

对症治疗:体温高时先给予物理降温(头枕冰袋或温水为孩子擦身),体温超过38.5℃时适当应用少量的退热药物,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适当应用含肖“扑热息痛”或“布洛芬”成分的婴幼儿退烧药,一旦出现惊厥给予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可适当补液。

中医治疗:早期治宜疏风解表,出疹期宜清热凉血。

幼儿急疹的家庭护理

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多喝开水或果汁,以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37%的乙醇为孩子接身,防止因高热引起抽风。

多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牛奶、米汤、豆浆、粥以及面条等为主。

总结:幼儿急疹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因此要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发现宝宝患有幼儿急疹的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以上小编为您盘点的有关于幼儿急疹的知识赶紧来学习下吧。(文章原载于《健康向导》,刊号:2012第1期,作者:于雁玲,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