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8个护理方 告别小儿异食癖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8个护理方 告别小儿异食癖

第二章:宝宝为什么会有“异食癖”

第三章:孩子爱闻鞭炮味 是种隐性异食癖

家有宝宝的父母细心点会发现,很多宝宝都喜欢吃泥土、头发、纸等物品,如果父母不加以干涉则很有可能发展成异食癖!那么什么是异食癖?

8个护理方 告别小儿异食癖

有些小儿,特别喜食煤渣、土块、烟头、火柴、毛发、纸张、毛线以及金属玩具或床栏上的油漆,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异食癖或称嗜异症。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是一种心理失常的强迫行为,往往与家庭环境不正常有关。开始是因为无人照顾,擅自取食异物,日久形成习惯,变成不易解除的条件反射。目前多认为是由于体内缺乏铁、锌等微量元素引起,当体内缺铁时,小儿颊粘膜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降低和行为异常;缺锌时舌粘膜上味蕾细胞更新减慢,味觉的敏锐度下降,还可使嗅觉功能减退。以上原因均可使小儿出现食欲低下、异食癖。嗜异癖小儿常同时伴有疲乏、腹痛、呕吐、面黄肌瘦、便秘、营养不良等。对本病的治疗除补充铁剂、锌剂外,还应加强对患儿的照顾,改善营养失调,制作美味食品,引导孩子做有兴趣的游戏,以减少小儿单独活动的机会,使小儿逐渐消除嗜异习惯。

1、加强护理

研究发现,引起异食癖的病因与饮食营养、食品卫生有直接关系。因此应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洁的食物和瓜果,减少病从口入。

2、补充铁锌

锌是体内具有十分重要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含量甚少,但它对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锌参与体内很多种酶的代谢活动,参与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的分裂、生长及再生;也参与味觉的形成。缺锌可引起很多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异常,如厌食症、异食癖、生长发育迟缓、伤口不愈、味觉嗅觉乏视觉减退、反复感染、口腔溃疡、痤疮等。由于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贫血时血液中含氧量减少,而呈低氧血症,从而引起组织和器官功能的减退,也可以引起异食癖。因此补充铁锌有助于防止小儿异食癖。

含锌高的食物有牡蛎、瘦肉、动物内脏、鱼及硬壳果类及经发酵后的谷类、豆类,其植酸盐分解,从而促进锌的吸收利用。同时增加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因为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和锌含量呈正比,即蛋白质含量越高,锌的含量也随之升高。一般是动物性食物含锌量较植物性食物高,且吸收率也高,若混合食用,可以提高植物性食物中锌的利用率。同时应注意选择含铁高的食物,如肝、血、鸡蛋、谷类、蔬菜、水果等。但铁的吸收率较低,适宜在酸性环境中吸收,因此应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营养素的摄入品种多样,种类齐全,营养平衡,就能纠正孩子的异食癖症。

3、积极杀虫

肠道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等寄生虫寄生于肠道,引起感染等一系列症状。如蛔虫分泌的毒素直接刺激肠管,或钩虫寄生引起贫血,也会有喜食泥土、生米、煤渣等异食癖现象。发现孩子异食癖现象,可选用肠虫清片2片口服,半月或1月后再服用1次,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杀虫药物。

4、培养习惯

预防小儿异食癖,要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婴儿时期起就要注意进食要定时定量,一般儿童每日4餐,每餐间隔4~5小时;幼儿每日4餐,每餐间隔3—4小时。这样才能使孩子产生正常的空腹感,促进胃液正常分泌。l岁以后则应培养小孩自己主食的能力,以提高他们进食的兴趣。

5、控制零食

不要给小孩太多零食、饮料等。中医认为,甘则令人中满,果汁型饮料中糖分含量较高,儿童饮用后腻胃滞脾,且孩子可从饮料中获得不少热能,从而影响正常进食,久而久之形成小儿异食癖。因此,要控制小儿的零食及饮料摄入,必要时,可给小孩吃少量干鲜的果品、酸奶或新鲜果汁。

6、体育锻炼

适当增加小孩户外活动的时间,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及轻微的家务,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消耗能量,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7、环境适宜

创造良好的就餐气氛。吃饭应有稳定而安静的场所和轻松愉快的气氛。愉快的情绪可兴奋大脑皮层的食物中枢,提高食欲。大人和小孩最好能一起吃饭,要教育小孩集中思想,细嚼慢咽,不要边吃饭边玩。吃饭时,家长切忌批评训斥孩子,也不要在吃饭时逗小孩玩。孩子拒食时不要坚持引诱,更不要强迫进食有条件时可在饭前给孩子吃点山楂、红果等酸性水果,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必要时还可内服干酵母、多酶片等帮助消化。

8、中医调治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乳食积滞,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所为,当以健脾益胃、消食导滞为治。对积滞伤脾者可选用保和丸加减,药取六曲、陈皮、山楂、连翘、莱菔子、茯苓、法半夏、炒谷麦芽、川椒、小茴香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中成药可选用肥儿丸,每次6克,每日3次口服;复方鸡内金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江中健胃消食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麦芽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小儿消积丸,每次5丸,每日3次口服。对虫积伤脾者可选用四君子汤加减,药取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川椒、川楝子、雷丸、使君子、焦山楂、鸡内金各5克。可选用驱虫消食片,4岁以下儿童每次l~2片,5—8岁儿童每次2—3片,9岁以上儿童每次4—5片,均每日2次口服;乌梅丸、使君子丸,均每次3克,每日2次口服。

宝宝为什么会有“异食癖”

曾有报道,世界上约有7.1%的孩子有异食癖,其中75%喜爱吃泥土,每天食入的泥土量可达5~10克,如果按每天食入泥土5克计,幼儿就可因此食入l50毫克的铅,相当于体重l0公斤的2岁幼儿每天最大容许量的4倍多。异食癖孩子除了吃泥土以外,还有吃漆皮、纸张的,这都将导致铅摄入量远远超过正常幼儿容许铅摄入量的最大值。

异食癖在孩子发育阶段中比较常见,尤以3~7岁的孩子更为多见,且男孩多于女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爱咬玩具、咬衣襟、啃指甲、咬书本、撕纸,但他们极少吞食。而异食癖患儿就会常常偷偷地吞食异物,如在夜间,或独自一人活动时,有机会就吞食。如果不让他们吞食,他们就表现得情绪忧郁,焦躁不安。

异食癖的主要危害并不在于这种行为的本身,而在于孩子吞食的各种异物所引起的众多并发症。如吞食污物、粪便等,可引起肠道寄生虫病;吞服石头、破布、头发等可造成肠梗阻;大量吞食黏土,可导致贫血及缺锌;吞食大量灰泥,可致铅中毒。

孩子异食的主要原因

孩子异食癖的发生可能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不过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儿科门诊确诊的异食癖患儿中,多数是因为心理方面出现异常目前,导致孩子心理失常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关爱,如父母疏于照顾,缺乏伙伴,缺乏玩具及足够的食物等。另外还有以下几种原因:

神经系统发育不全

尤多见于脑神经与植物神经发育不全者。

患有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钩虫等

寄生虫寄生于肠道,引起感染。如蛔虫分泌的毒素直接刺激肠管,或钩虫寄生引起贫血,造成孩子喜食泥土、生米、煤渣等异食癖现象。

贫血,特别是缺铁性贫血

由于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贫血时血液中含氧量减少,而呈低氧血症,从而引起组织和器官功能的减退,也可以引起异食癖。

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锌

锌是一种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含量甚少,但它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缺锌可引起很多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异常,如厌食症、异食癖、生长发育迟缓、伤口不愈、味觉嗅觉及视觉减退、反复感染等。

孩子对食品需要的满足与否,不是以是否吃饱为标准,而是以嘴的运动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来衡量,有些家庭条件较差者,特别是偏远农村的孩子,易见吃泥土等异食癖。

精神因素

有些孩子从父母那里常得不到他所需要的东西,孩子吞食异物来作为补偿。有时因为小宝宝出于好奇,偶尔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父母在此时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只是粗暴地加以干涉,反而强化了这种不良的异食行为。通常这类孩子缺乏应有的关心和教育。

孩子爱闻鞭炮味 是种隐性异食癖

五岁男孩童童的妈妈这几天发现了一个怪现象,每当小区里有人放完鞭炮后,童童总会“沉浸”在火药的刺鼻气味当中,还很陶醉的样子。

孩子反复“吸”烟雾的反常举动引起了家长的注意。妈妈就把他带进医院。医生说,这是典型的儿童“异食癖”。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南医大二附院儿科主任甘卫华博士解释说,喜欢闻火药味等刺鼻气味的孩子很多都有“异食癖”,他们还会喜欢汽油味、土味等“怪味”。“异食癖”一般出现在2至5岁的儿童中,除了喜欢闻怪味以外,他们还会吃粉笔、泥土、纸片、头发等。这样的行为是极其危险的,因为鞭炮燃放后的有毒气体对孩子幼嫩的呼吸道和肺刺激最大,会引发儿童支气管炎和哮喘。

结语:不要认为宝宝还小,爱吃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没有什么大不了,当心哦~很多异食癖患者就是小时候乱吃东西没有被制止发展而成的!(文章原载于《养生月刊》,刊号:2012.03,作者:远安,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