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提高心理素质 孩子成长的法宝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提升孩子们心理素质

第二章:从小事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三章:孩子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孩子的心理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孩子将来的生活取向。那么,如何提高孩子心理素质呢?提高孩子心理素质从何做起?下面就来学习小编为您盘点的提高孩子心理素质秘籍吧。

提升孩子们心理素质

人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性格、情绪、智慧等综合的精神特质。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长高,更重要的是性格的完善、情绪的优化等,要提升她们的心理素质。

适当的挫折教育

适当的挫折感能使婴幼儿成长为一个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有益于完善他们的性格,使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学会以平和的心境、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当然,过多的挫折会使婴幼儿丧失自信,使人退缩,继而产生负面情绪。例如有些孩子由于体质较弱,做不到许多同伴可以做到的事,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行,使她们产生否定自己的情绪。

适当的挫折教育有益于孩子坚定性格的形成,但孩子毕竟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差,要避免使他们经常受挫折。可以选择适合孩子体能的活动,使其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父母亲还要注意培养婴幼儿的独立性,让他们在一定范围内有权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是玩水还是听故事,由孩子自己做出决定。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要鼓励她们坚持下去,不轻易放弃,当然不能生硬地命令,以免损伤其自尊心,而应采取讲道理、做游戏等方式让孩子接受。

每个孩子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挫折,会有不良的情绪表现,为了防止婴幼儿受不良情绪的过度困扰,有时也应该给她们适当发泄不满的机会,不要让幼小的心灵受到压抑。

正确对待“坏脾气”

婴幼儿受挫折太多,忧虑过度,家长溺爱,都可能导致“坏脾气”。所谓坏脾气就是脾气大,叫喊,哭闹,甚至在地上打滚。孩子有了坏脾气,如果教育不当,就会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做父母亲的不能娇惯、溺爱孩子,同时也应理解她们的情绪表现,答应她们的合理需求。孩子无理取闹,可以进行冷处理,当他们的情绪平静下来,再讲清道理。不能让孩子感到发发脾气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应该让她们知道,发脾气没有任何好处。当婴幼儿在公共场所发脾气,如买玩具、吃糖等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叫喊、哭闹时,父母就不应该让步。孩子意识到坏脾气不能左右父母亲的行为,她们的不良情绪自然会减少,进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一些平常的行为准则。对于孩子,只有在家长的爱护中增加识别是非的能力,才能控制坏脾气的滋长。

用文艺作品培养情感

文学艺术作品也能培养孩子的良好情感,儿童文艺作品如图画、故事、歌谣、电影、舞蹈等,其主题鲜明,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为婴幼儿所喜爱。选择适合她们年龄特征的优秀儿童文艺作品,在培养孩子的高级情感方面容易见效。如有些小朋友害怕小猫,家长可以选择一些与小猫有关的文艺作品给孩子看看讲讲,这些充满情趣的故事,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可以逐渐减少孩子对小猫的恐惧,在孩子听得出神时,还可以拉着她们的小手,去抚摸图片上的小猫或玩具小动物,渐渐地孩子就不会害怕了,并与动物建立起亲近的情感。

从小事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上进心

有些父母习惯说:“我们这么辛苦是为什么?一切还不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才能报答我们!”父母给孩子创造了很好的物质条件,希望孩子没有后顾之忧地好好学习。但孩子认为,这样挺舒服的,反正将来父母的一切就都是我的,我为什么要辛苦学习呢?所以,学习没有动力,缺乏上进心。

有的父母说:“如果你觉得咱们生活得不好,那你要努力改变它,超过我们;如果你觉得我们活得很好,但这是爸爸妈妈的,和你没关系,你要从头干起。你甘心活得比别人差吗?”父母只满足孩子必要的生活需求,并不让孩子特别满足,物质上剥夺一些,让孩子有“穷则思变”的想法,自然会有上进心。

培养爱心

有的父母从小就自然地以孩子为中心,好吃的别人不吃留给孩子,自己舍不得买衣服也要给孩子买玩具,到麦当劳就看着孩子一个人吃,上公共汽车有座位让孩子先坐等等。孩子早已习惯这样,觉得理所当然。等到父母老了才发现,孩子上车时一点都不管同行的父母;回家吃饭、看电视都按自己的需要。父母惊呼:“我们的孩子怎么这样自私?”

有的父母买了再好吃的东西,都要大家一起分享,哪怕孩子和大家都少吃一点。因为孩子并不缺营养,但缺爱心。所以,给孩子买衣服要普通的、耐用的;买玩具不要那么与众不同,向别人炫耀;定期和小朋友聚会,分享玩具和食物;孩子做错事了,要说事而不说人,让孩子体会到你的爱心又知道自己错了。例如说孩子早上不叠被子,妈妈就很累,而不说他又笨又懒。说孩子不听话妈妈很生气,但不说妈妈不要你了。

在精神上充分地爱和鼓励孩子,孩子才会爱别人;但在物质上你只关注他一个,他就只爱自己。

培养责任心

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舍不得孩子吃苦,或嫌孩子做事不放心,所以,不让孩子干任何家务事,也不给孩子机会独立处理事物,一切包办。结果,孩子长大后,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依赖性很强,自信心不足,责任感很差,家里家外什么事都不管。

有的父母让孩子在家承担一些事情,打扫卫生、采买东西、个人内务等,孩子到了外面能很快适应环境,并且有很好的组织能力,能体谅父母的辛苦,因为他在做家务时就亲身体会到了生活的困难,自然就变得很懂事。

教孩子花钱

有的父母从来不给孩子零花钱,孩子不知道如何花钱和管钱;有的父母把孩子的零花钱管得很紧,一天给多少钱,还要记账,结果孩子总是想办法把钱都花光,有时还要问爷爷奶奶多要钱,并不知道节省和计划用钱。

有父母把一个月的生活费交给自己10岁的孩子管理,自己和孩子每花一笔钱都要孩子记账,告诉她:如果超支,生活费就要紧张了。结果孩子经常提醒妈妈:“别去吃麦当劳啦!太贵了。不要乱花钱,没什么钱了。”孩子自己也学会了不乱花钱。有父母每星期给孩子5元零花钱,如果孩子能忍住一星期不花,则在下星期有适当奖励,把奖励的钱积攒下来,到期终可以买孩子所需要的玩具或文具。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和自制力。

孩子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原因之一:心理封闭。

学生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个人的秘密,本属正常。但部分学生受多种因素影响,由此发展到自我封闭,喜欢离群索居,不愿与人交往,更不愿向人敞开心扉。因而遇到烦恼时,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相应对策可采取:向孩子讲清楚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健康发展和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引导孩子既要与全班同学友好相处,也应该有几位关系密切的好朋友,能够互相说说心里话。父母则应该争取成为孩子信赖的良师益友。

原因之二:压力过大。

父母望子成龙,教师期望过高,“片追”风屡禁不止,学习、升学压力沉重地压迫着孩子的身心。相应对策可采取:1、要使孩子懂得学习是为了发展提高自己,只要刻苦努力就有收获和进步,考大学并非唯一出路,任何行业都可以成才等道理。淡化名次观念,引导孩子辩证地看待学习成绩,既要横比,也要纵比,先肯定进步,再找出差距。本人对学习目标的确定都要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使之可望可及。

原因之三:未经挫折。

孩子从家庭到学校、从小学到中学,一路顺风,未经挫折,偶遇挫折却一蹶不振。相应对策可采取:平时注意向孩子介绍成功者成功之前的艰辛历程,使孩子懂得人生之路不可能是笔直平坦的。家长如能以亲身体会教育孩子,效果更好。可假设某些经受挫折的情境,如:假如我高考落榜、假如我竞争失败、假如我是一个残疾人等,和孩子一起讨论讨论,各抒己见,并肯定那些积极向上的意见,从而增强孩子的承受能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除了客观外在的原因之外,和具体个人的性格气质也有很大关系。但性格气质并非完全来自遗传,也靠后天养成。如果你的家庭有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作为父母又是这方面的有心人,那么,孩子因性格气质差异造成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状况也会逐渐改变的。

总结:做家长的都知道心理素质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但是,有的家长的采取的一些措施只会适得其反。因此,科学的引导和正确的措施就十分的关键。以上小编为您盘点的提高孩子心理素质秘籍赶紧学习吧。(文章原载于《养生月刊》,刊号:2012年3月号,作者:/陈朱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