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iPad诱发小儿“四眼”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ipad诱发小儿“四眼”

第二章:“切水果”切出“触屏指”

第三章:儿童睡眠打鼾不可忽视

从乔布斯发布的苹果产品以来,全球进入了触屏时代,如今ipad、iphone称为了大人小孩的掌上玩具。医生提醒各位家长,由于小孩视觉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因此常见玩电子产品容易产生眼睛疲劳,如不注意就可能诱发视力下降。

ipad诱发小儿“四眼”

网上出现了一条题为“ipad成儿童视力第一杀手”的微博,微博称“4岁宝宝近视200度,小朋友视力从1.0降到0.5,眼科诊室外孩子排排坐……他们是ipad控,切水果、读童话、看动画离不开ipad,遭遇了视力‘毒苹果’。”

一个寒假,1.0的视力降到了0.5

一年级的学生上学期末考到了“三好学生”,喜出望外的爸爸给孩子买了一台ipad作为奖励。整个寒假孩子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都抱着这个新鲜玩意儿,就连上厕所的工夫也要带着,成了一个标准的“ipad控”。“寒假里我们还提醒过他,让他注意保护视力,可他也就是象征性的放下,趁着我们不注意,又偷偷开始玩。”小宇的妈妈告诉记者。临近开学时,小宇开始向妈妈念叨“眼睛疼”。妈妈赶紧带儿子到南医大二附院查眼睛。就连到医院检查时,小宇还不忘要带着ipad。检查结果非常意外,小宇原先1.0的视力,一下降到了0.5,不得不需要靠戴100多度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长期疲劳,孩子比成人更容易近视

刚出生的时候,孩子眼睛的眼轴比较短,而角膜的弯曲度比较大,这种生理结构使得孩子在6-7岁以前,眼睛都是这种远视的状态。在6-7岁以前,如果孩子用眼常常疲劳,眼睛超负荷工作,那么远视状态结束的时间可能会提前,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加上小孩视觉系统发育还不成熟,控制眼睛闭合的肌肉和控制瞳孔的收缩能力不如成年人,这样更容易比成年人产生视觉疲劳,这种疲劳的积累极易让孩子发生近视。

ipad的LED的背光源,会使得ipad2的亮度更高,瞳孔会不断进行收缩来适应光源的变化。调节瞳孔的睫状肌会一直保持紧张状态。同时,由于电子屏幕的不断闪烁,眼睛的睫状肌必须频繁运动。睫状肌长时间得不到松弛,高度紧张,使晶状体过度屈曲,增加屈光度,时间一长可导致睫状肌痉挛,造成调节性近视。

小孩使用ipad每天不超过1小时

尽量让年龄较小的孩子不要接触ipad之类的电子产品,大一些的孩子在玩的同时一定要限定时间,每次半小时,每天不超过1小时。

“ipad控”最好将电子产品的亮度调节到感觉较舒适的程度,比如调节出相对电子产品的光稍弱一些的背景光。除了亮度之外,使用电子产品的距离和持续时间也要控制,使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保持40-60厘米左右是比较合适的阅读距离,看电视时则最好距离3米以上。另外,要督促孩子交替望远望近,比方让孩子手里拿个尺子或铅笔,先看窗外远处的一个物体几秒钟,再收回目光看举在手里的东西几秒钟。这样交替地看远处和近处,可以使睫状肌和晶状体处于活跃状态。

副标题#e#

“切水果”切出“触屏指”

随着苹果手机的问世及IpAD的出现,不少人成为“触屏控”,手指一触碰便可上网、玩游戏。在晋江青阳开店的庄小姐就是其中一位,半年前,她买了一部触屏手机,开店闲暇时,为了打发时间,用手机上网、用手机玩“切水果”游戏成了她的最爱。随着拇指在手机屏幕上不断滑动,庄小姐“切水果”的功力不断加深,在几个女伴中她的“切水果”游戏分数还无人能及,同伴们戏谑地说:“如果切水果游戏有世界锦标赛的话,我们的庄小姐一定能成为世界冠军!”

谁知,近段时间,庄小姐的右拇指根部出现了疼痛,她觉得可能是自己不注意扭伤了手指,就买来芬必得服用,刚开始吃药后疼痛能稍缓解,可最近吃药也不管用了,还出现了右拇指屈伸困难,甚至拇指在屈曲后不能主动伸直,必须要用另一手帮助拉一下才能伸直,而且,手指伸直后要想再屈曲,同样也很困难。原来灵动的手指现在出了什么问题了呢?

庄小姐去医院骨科找医生检查,医生听了病情叙述,又对庄小姐的拇指进行了检查,十分肯定地告诉她:“你的手指毛病,就是因为你过分地操作触屏手机引起的!”

“啊,玩‘切水果’游戏,还能玩出病来?”庄小姐纳闷了。

医生详细地给庄小姐解释了她的病情:这种病叫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通俗的叫法是“扳机指”,现在也有人叫“触屏指”。具体就是指我们的手指有一些肌腱,肌腱的屈伸会拉动手指关节活动,肌腱外面有一层腱鞘,它将肌腱包裹在里面,肌腱和腱鞘的关系就有些类似电线:肌腱是电线中的铜芯,腱鞘就是铜芯外面的塑料皮。正常情况下,腱鞘内是有足够的空间让肌腱在中间自如地滑动,这时,关节活动自如,没有疼痛。

在疾病的早期,主要的病理表现是以腱鞘水肿为主,到了后期,腱鞘就容易出现肥厚、增生,就出现了腱鞘纤维性的狭窄,这时手指活动时不仅是出现疼痛,还因为肌腱不能通过腱鞘的狭窄部而出现手指屈伸困难,如果用另一手来帮助拉一下,肌腱会突然通过腱鞘的狭窄部而发出弹响声,这也就是扳机指命名的由来。

儿童睡眠打鼾不可忽视

跟大人一样,小孩睡觉也会打鼾。老人说,小孩打鼾说明孩子玩累了,睡得香,睡得熟,不必大惊小怪。真是这样吗

儿童睡眠打鼾是一种病,它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

儿童打鼾的原因

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炎、鼻息肉等疾病都可以引发儿童打鼾,其中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打鼾的常见原因之一。

腺样体是位于鼻腔后面鼻咽腔顶上的一团淋巴组织,它和扁桃体一样,担负着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

2~7岁是儿童淋巴组织快速增生的阶段。有的孩子腺样体过度增生导致呼吸道狭窄,影响通气,进而诱发呼吸道的感染。反复感染又刺激了腺样体进一步增生,堵塞后鼻孔,造成鼻部呼吸不畅。孩子张口呼吸以保证呼吸通畅,气流通过咽腔时,震动软腭或悬雍垂,就会出现鼾声。

副标题#e#

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表现

肥大的腺样体不同程度地阻塞和压迫咽鼓管,可以引起鼻炎、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腺样体慢性炎症产生的分泌物不断刺激咽喉及气管黏膜,引起咽部不适、阵咳等症状。由于患儿长期呼吸不畅,容易导致营养发育障碍、反射性神经症状等全身情况。患儿可表现出体格发育差、睡眠多梦、易惊醒、夜间磨牙、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倦、性情暴躁等。另外,长期的呼吸不畅、张口呼吸,可影响面部头型发育,出现典型的腺样体面容,也就是鼻子向上翘、鼻孔冲天、上面牙齿分开、下颌小。

由此可见,腺样体肥大的危害较多。当父母发现孩子睡觉时打鼾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儿童鼾症的诊断和治疗

儿童鼾症诊断并不难,用鼻内镜或鼻咽纤维镜检查鼻咽部即可发现腺样体是否肥大,部分患儿需做睡眠监测,了解睡眠时的呼吸情况及血氧饱和度。

一旦明确诊断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治疗手段有很多,如腺样体增生堵塞后鼻孔的2/3,需通过手术切除,即全麻后在内窥镜的直视下切除腺样体淋巴组织,让鼻腔、鼻咽通气正常。

结语:家长在生活中,应该严格控制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同时成年朋友也应该注意,长时间用眼过后,应该对望望绿色植物,做做眼保健操,缓解眼睛疲劳,预防近视。(文章原载于《扬子晚报》、《晋江经济报》、《健康世界》,刊号:2012年第4期,作者:杨甜子、唐淑红、邢志敏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