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宝宝预防疾病的小常识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

第二章:早防早治话麻疹

第三章:宝宝的健康食谱

说到手足口病可能有很多妈妈很陌生,但说起麻疹,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孩子,众所周知,麻疹是在儿童时期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那麻疹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今天与您一起关注夏季多发病——手足口病与麻疹。

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该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尤其以2~3岁的居多。

●手足口病有季节性吗?

本病全年都可发生,以4—7月为发病高峰。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流行期闻,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潜伏期是多长时间?

多为2 ~10天,平均3—5天。

●手足口病的传播渠道是什么?

接触患者皮肤;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等物品;患者咽喉分泌物(飞沫)传播;饮用污染的水。

●感染后有何症状?

患儿急性发病,发热、手、足、口、肛周四个部位有疱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或足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部偶可受累,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状。

●皮疹护理注意什么?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宝宝衣服、被褥蔓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患者出院后还应注意什么?

患儿在治愈出院3周内仍为带菌者,仍可以传播病毒,应在家隔离3周;否则,不仅可以传染邻居的儿童,还极有可能台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需要家属护理的患儿应注意什么?

首先是消毒隔离,治疗环境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其次注意饮食营养;另外还要加强口腔护理和对皮疹的护理。

●需要进行消毒隔离的物品如何彻底消毒?

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如何护理发热的宝宝?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如何做好家属预防?

常洗手、勤开窗(通风)、喝开水、食熟食、晒衣被。

●感染过手足口病会终身获得免疫力么?

感染后只获得该亚型病毒的免疫力,对其他亚型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他亚型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成人会感染手足口病么?

成人如果被感染,一般临床表现较轻,且不典型,但极具传染性性。

早防早治话麻疹

麻疹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小儿麻疹是冬末春初易发的一种传染病,也是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且传染性强的一种急性呼吸邋传染病。

麻疹易感染人群多发生在什么范围?

发病年龄有后移的现象,现在患麻疹者大多是学龄前儿童及未接种麻疹疫苗的8个月以下的婴儿,成人亦有发病。

传染源是什么?

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患儿从接触麻疹后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和没有患过麻疹的人群非常容易被感染。

感染后会马上治病么?

麻疹病毒感染后,疾病的潜伏期是7—14天。

麻疹一般有什么表现?

主要有发烧、咳嗽、流鼻涕、咽痛、流眼泪及口腔出现麻疹黏膜斑、皮疹但有的初起不会出现典型的麻疹黏膜斑。

出疹的特点是什么?

发烧后的第3—4天出现,最先出现于耳后,然后躯干,最后到四肢及手心、足心,皮疹初期是淡红色的丘疹,用手按压时颜色褪去.红疹间的皮肤是正常颜色,随着病情发展,疹子会变为暗红色,融合成一片,出疹3—4天后,按出疹先后顺序依次消退.皮肤上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浅褐色印迹。

得了麻疹应注意些什么?

对麻疹患者要注意保持眼、鼻及口腔黏膜清洁,避免强光刺激给孩子多喝水或热汤,利于毒素排出和退热,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皮疹容易发透对于出疹不透的患者,可煎服香菜根以利于出疹高热可采用冰块物理降温,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热剂。

麻疹并发其他病症吗?

麻疹的并发癌多而且比较严重。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喉炎、心肌炎及脑炎等患者一旦咳嗽加重、气喘、呼吸困难、心慌气短、嗜睡或烦躁,应立即到医院请医生诊治,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麻疹患者体温多高才能采取降温措施?

麻疹患儿如果体温在39。C以上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吃少量退热药,或用温水擦浴,但退热时一般退至38℃左右为宜,采取退热处理时,注意不可采取冷敷和酒精擦浴,否则不利于疹子发透。

打了疫苗是否终身不会的麻疹?

并非如此。麻疹减毒活疫苗使用后,发病率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发病年龄后移。

得过一次麻疹后,以后还会得吗?

麻疹并非“终身免疫”,因为随着时间的推延,人体内这种特异的麻疹抗体也会逐渐降低,长期没有再次接触麻疹病毒的机会,体内麻疹抗体最终将会消失,此时若再感染麻疹病毒,即可发病,故少数人可患第二次麻疹,对疑似麻疹的患者不可掉以轻心

宝宝的健康食谱

鱼肉泥

做法:

1.鲜鱼—条,宰杀,去鳞、腮、内脏,洗净,改刀,去皮:

2.汤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大火将鱼煮10—5分钟,至鱼肉软烂:

3.盛出,滤去水分,剔去骨刺,捣烂成泥即可。

注意事项:剔刺的过程一定要非常小心,注意不要选择较小的鱼,最好选择刺少的大鱼并选取鱼肚上少刺的部位捣泥。

鱼泥豆腐

做法:

1.鱼肉50克,豆腐80克,葱、香油、千淀粉适量:

2.鱼肉洗净,剁成泥,拌入少许干淀粉搅拌均匀:

3.豆腐洗净切大块,葱洗净切末:

4.在豆腐块上铺上鱼泥,放入蒸锅,大火蒸7分钟,出锅后加葱末、香油即可。

注意事项:干淀粉不要放得过多,否则鱼肉的口感会很硬失去嫩滑的口感。

TIpS:鱼肉中的脂肪含量较低,而蛋白质含量较高,所以易被宝宝吸收,是宝宝较佳的营养来源。对成人来说,多吃鱼还具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等作用。

为宝宝挑选鱼类时以海鱼为佳,因为海鱼中的ω-3系列脂肪酸(EpA和DHA)比较丰富,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如鳕鱼、黄花鱼、金枪鱼、鳗鱼、三文鱼等都是不错选择。

鱼肉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能补充宝宝所需要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是一款不错的宝宝辅食。鱼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人体类似,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而鱼肉中脂肪含量低,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尤其是三文鱼等深海鱼中含有大量的DHA,可以促进宝宝大脑和视力的发育;鱼肉中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鱼肉中钙、磷、镁的含量也较丰富:同时,鱼肉肌纤维细腻,宝宝更容易咀嚼和吞咽。

在给宝宝添加鱼肉时,妈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过敏问题。不少妈妈担心鱼肉是“发物”,会引起过敏、加重咳嗽等。其实,宝宝是否对鱼类过敏,必须是在尝试后,由妈妈细心观察才能确认。而且即使宝宝存在过敏问题,也可能只是对某一种或某一类鱼过敏。因此给宝宝添加鱼类与添加其他食物一样,必须一种一种地慢慢尝试。此外,有时宝宝吃鱼后出现不适症状,也可能与所吃的鱼不够新鲜等有关。

2、喝鱼汤还是吃鱼肉。经过精心烹饪的鱼汤,浓郁乳白,堪比牛奶。然而,鱼汤中真正的营养成分远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多,即使长时间炖煮,绝大多数营养素还是存留在鱼肉中。因此,不能只让宝宝喝鱼汤,同时也应给宝宝吃鱼肉。

3、污染问题。无论是野生鱼类还是养殖鱼类,由于水源污染、毒素累积、饲养不当等原因,鱼类的污染问题受到关注。例如,海鱼,尤其是鲨鱼、箭鱼、旗鱼以及方头鱼等大型掠食性鱼类中,汞的蓄积明显超标,应避免让宝宝吃这些鱼类;而养殖鱼类中有机污染物、抗生素等残留物质对人体也有危害。 因此,选择合适宝宝的鱼类很重要。

结语:孩子对于父母来说,都是宝贵的。宝宝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消化器官的能力和对食物的需求是不同的,故食物的选择是以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妈妈们要选对食材,预防疾病的发生,平时注意清洁,疾病的发生就在于平时的生活习惯。(文章原载于《健康向导》、《健康准妈妈》,刊号:2012.02/2012.05,作者:付丽娟、郭瑛、李云云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