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对待孩子物质奖励绝非“神兵”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对待孩子物质奖励绝非“神兵”

第二章:小孩儿吃素更有利脑部发育

第三章:孩子刚上幼儿园注意四件事

孩子表现的乖巧,懂事,大人们就会给孩子物质上的奖励。孩子们也是满心欢喜,可是当长期如此,孩子就没有了这种感觉,物质奖励真的是万能的吗?

对待孩子物质奖励绝非“神兵”

一位家长对老师说,“我以前奖励孩子的方式是给零花钱,现在我不给了’而是在她做了好事的时候,给她“星星”奖励。您看我做得好不好?”老师说,“不错,那后来呢?”“后来我就跟孩子说,如果攒够10颗星星,我就给你买一个玩具。”物质奖励简单、省事又有效,很多家长乐于用这个办法来激励孩子:不知不觉间,物质奖励就成了家长手中的王牌。这一招在短期内容易见效,但是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却是弊大于利。为了得到奖励而做某事,会使孩子只对奖品感兴趣,而不关注对被奖励的行为本身。

是给孩子物质奖励在先,还是孩子有物欲在先,相信这个问题不会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么复杂。为什么家长如此喜欢物质奖励的方式呢?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

NO.1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物质才会带给人快乐。孩子年幼,对于“你真棒”之类的表扬尚没有深刻认识。当孩子有了点小成绩,家长的口头表扬起不到更大的激励作用时,给他(她)买好吃的、好玩的就成了嘉奖孩子最直接的方法。

NO.2 家长过于急功近利,动不动就要求孩子参加兴趣班、补习班,孩子烦了、累了、不想学了,家长就用“吃喝玩乐”的方式来刺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对物质产生了深深的依赖性,甚至为了得到某件东西去学习。

NO.3 短时间内最有效、最省力。不用讲太多的道理,花个几十元钱,甚至几元钱就能买来孩子甜美的笑容,孩子也因此格外听话、乖巧。许多家长都喜欢用这种方法管教孩子,省去了给孩子讲道理的时间,表面上看既省时又省力。

NO.4 物质补偿。有些家长忙于工作,和孩子接触的时间很少,孩子的衣食住行全盘拜托给老人或保姆照顾。为了拉近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是出于愧疚心理,家长总是找机会给孩子多买些好吃的、好玩的,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

NO.5随口搪塞。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高兴,常常随便答应孩子的要求,说完后又经常忘记,并自以为是地认为:小孩子忘性大,自己不记得,孩子一定也记不住。

现象分析

很多家长已经深陷在物质奖励的纠结中,并为此深感头痛=在物欲的催发下,会造成以下几个结果。

◎会转移孩子学习的目的。把拿奖赏当作学习的交易,为奖品而学习。

◎会令孩子产生做事情就要拿奖励的思维定势,一旦无利可图,孩子就失去了做事的动力。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见识越来越广.胃口也越来越大,待家长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时。想要急刹车已经不可能了,有时还会发生社会问题。对此,不得不说这是教育的悲哀。

◎随口许诺不可取。如果因为一些意外情况而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时,要向孩子解释原因,不要认为孩子小就可以随意取消许诺。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感情?长此以往,会颠覆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并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远离诚信。

物质奖励是把双刃剑,弄不好就会既伤害了孩子又伤害了自己。作为家长,要慎用物质奖励。您可以尝试着把物质奖励换成精神奖励、情感奖励、活动奖励等。比如一个拥抱,一次鼓掌,讲个故事,做个游戏,一起去旅行等。同时,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如玩完玩具收拾好,是应当完成的;认真完成作业,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自己是家庭中的成员,家务理应要分担。当孩子的责任感提升了,做事情的动力就出现了,这才是家长给孩子成长提供的最佳精神食粮。

小孩儿吃素更有利脑部发育

很多人认为素食主义只针对大人而言,对小孩并不提倡素食主义。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实际上小孩儿吃素更有利于脑部发育,能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伶俐。这种说法或许您会产生怀疑,那下面就来听听专家的分解吧。

营养专家指出,要让孩子的脑功能得到充分开发,智力发育优良,家长们可以通过富有启发性的引导以及吃来增强智商,具体的做法是:改变饮食习惯,注意膳食平衡,多吃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缩写为DHA)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的食品;另外,家长还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具有启发性和刺激感官的环境,增强情绪智商,制定一个目标,启发进行创意思考。具有健脑作用的食物有:

胡萝卜素: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有油菜、荠菜、苋菜、胡萝卜、花椰菜、甘薯、南瓜、黄玉米等。

维生素E:最佳食物有甘薯、莴苣等。

维生素A:最佳食物有牛乳、奶粉、胡萝卜、韭菜、橘类等。

维生素C:最佳食物有红枣、柚子、草莓、西瓜、鲜果类、黄绿色蔬菜等。

B族维生素:最佳食物有香菇、野菜、黄绿色蔬菜、坚果类等。

钙:最佳食物有牛奶、海带、紫菜、野菜、豆制品、果类等。

蛋白质:最佳食物有鸡蛋、豆制品等。

不饱和脂肪酸:最佳食物有芝麻、核桃仁及其他产品和坚果类等。

可见,小孩儿吃素更有利脑部发育是有科学依据的,关键是要正确选择素食种类,并合理搭配,切忌相克的两种素食同时给孩子吃。

孩子刚上幼儿园注意四件事

孩子开始崭新的幼儿园生活,会在哪些方面感到不适应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王争艳、小金星国际幼儿园北京园行政总监杨清海说,这个时候家长要注意四件事。

入园得哭闹一两周

贝贝刚上幼儿园那几天,每天早晨,只要一到幼儿园门口,就条件反射地开始大哭。妈妈看到贝贝满是眼泪的小脸,也跟着流眼泪。

其实,对于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哭是非常正常的表现,家长不用太担心。孩子的哭闹最集中的时间,是早晨进园时。很多孩子都会像贝贝一样大声哭闹。这时,家长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放下孩子,和他说再见,然后快速离开。如果家长跟着哭,或迟迟不走,只能延长孩子哭闹的时间。家长要相信幼儿教师,他们会采取多种办法迅速转移孩子注意力,使他们很快停止哭闹。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入园的两周之内,哭闹都是很正常的。随着对新环境、新老师的逐渐熟悉,孩子就会慢慢喜欢上幼儿园,一个月之后,哭闹的情况会明显改善。

搂着布娃娃一起睡

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睡午觉。对于那些提前让孩子养成中午12点午睡习惯的家长来说,这件事情可能显得容易一些。如果没有养成这一习惯,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比如,对于哭闹的孩子,老师可以一对一抱起来哄哄入睡;有些孩子在家有特别依恋的物品,比如布娃娃、小枕头之类的,可以带到幼儿园,让他搂着一起睡。

有些家长接孩子时,一听老师说今天没有睡午觉,回家就想让他马上补一觉。其实这样做并不科学。如果下午五六点钟睡了一觉,晚上肯定会很晚才睡,这样不利于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如果中午没有睡,家长可以让孩子晚上提前一小时睡。同时要提醒家长注意,周末在家依然要让孩子保证中午12点睡午觉,否则下周上幼儿园时,午睡又会成为问题。

回家后不能给零食

孩子刚上幼儿园,心情难免紧张,一开始会吃不好饭。这时家长不要过分在意孩子吃了多少。而是应该每天接孩子时,问清楚今天吃了什么。如果吃得不多,回家后再让他跟着家人一起吃顿晚饭。

注意,这时尽量多让孩子喝些鱼汤、骨头汤,或者喝点粥。千万不要给他们吃两样东西:一是零食,一旦养成在幼儿园不好好吃饭,回家等着吃零食的习惯,就很难纠正了;二是大鱼大肉,晚上吃得过分油腻,容易消化不良。另外,孩子早饭也很重要。通常情况下,是到幼儿园吃早饭的,但刚入园的小朋友早上情绪波动大,可能会影响吃早饭。因此,在最初的两周内,家长可以在家做些简单的早餐,让孩子先吃一点再去幼儿园。

陪伴是最好的奖励

孩子上幼儿园是成长的过程,对于家长来说,也在不断成长。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应抽出更多时间陪伴他。特别是每天接他回家后,应该带他到户外充分玩耍,一起放声欢笑,让心情彻底放松。

晚上睡觉前,最好能和孩子一起躺在床上,给他讲一本有趣的故事书。有些家长心疼孩子,回家就给好吃的,或者玩具。对此,专家认为,物质奖励容易让孩子养成坏习惯,家长不要因为他们上幼儿园了,就盲目心疼。没有比爸爸妈妈多花点时间陪孩子玩耍更好的奖励了。

结语:孩子刚上幼儿园时,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会大哭大闹,表现的很不安,在这个阶段父母要耐心的陪伴孩子,安抚孩子恐惧的情绪。而不是大声的呵斥。(文章原载于《健康世界》,刊期:2012.5,作者:董妍,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