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育儿五件事莫纵容

来源:网络

对于宝宝之间互相抢夺玩具这样的事情。很多家长都是抱着一笑了之的态度。甚至宝宝随手在别人加拿玩具这样的行为,父母都只会说:下不为例。这样的育儿方式实在要不得。

教育宝宝 5件事情莫纵容

对孩子的爱不仅要包含理智与宽容,更应松紧有度,要为儿女们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间画一条清楚的界线,使他们的行为有章可循,学会忍受一时的不舒服甚至忍受必要的痛苦,因此,对孩子如下的几种行为,一定要及时制止,绝不能纵容。

得不到就动手

孩子们在玩沙子,其中一个想抢小伙伴的玩具推土机,抢不到,一口就咬向对方的手,结果,推土机如愿到手。

达标做法:对咬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严肃批评,让他知道,咬人是不对的,已经对小朋友造成了伤害,必须亲自道歉;同时,让他明白,小朋友如果不愿意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他应该学会接受这种不如意。

除了批评和讲道理,一定的惩罚必不可少,并将与惩罚相反的待遇呈现在他眼前:呵护和安抚被咬的孩子。从而令孩子懂得,攻击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进而自觉摒弃攻击性行为。

顺手牵羊

孩子给你看一双袖珍水晶鞋,告诉你那是从小朋友家的地上捡的。

达标做法:立即带孩子归还物品,让他亲自道歉:“对不起,我把你的东西拿回家玩了,现在还给你,请原谅。”借助“物归原主”的过程,让孩子学会勇于承认错误。

三四岁的孩子没有“物权”概念和所属意识,自认为喜欢的、想要的就都是自己的。对此,父母千万不要采取“下不为例”的态度。记住那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见了玩具走不动

在超市,你拒绝买芭比娃娃,女儿却紧紧地抱着不放,任你怎么解释也不松手,还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达标做法:对孩子表明你的态度:今天不买玩具,因为前不久刚刚买了一套芭比娃娃。

如果孩子听不进父母的话,无理取闹,不妨置之不理,继续选择其他物品,或者佯装离开,任其坐在地上哭。妥协是不明智的,否则孩子的任性将变本加厉。等孩子冷静之后,通过讲道理或讲故事等方式,使之明白,懂事的孩子招人喜欢,撒泼、哭闹的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而且令人讨厌。

该睡不睡

晚上10点该睡觉了,孩子却把娃娃和毛绒玩具摊到床上。

达标做法:指指墙上的卡通挂钟,示意孩子到就寝时间了,告诉他按时休息才能保证第二天去幼儿园不迟到。

没有一个孩子会主动上床,他们永远没玩够。如果父母允许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晚睡,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就难以养成。所以,无论孩子找什么理由,父母都要想办法拒绝。

用谎言掩盖事实

8岁的孩子施展“武功”,将花瓶摔得粉碎。当妈妈问起这事,他却说是家里的猫干的。

达标做法:鼓励孩子说实话:“告诉妈妈,到底怎么回事?摔了花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妈妈喜欢诚实、勇于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孩子。”以此打消孩子的顾虑,鼓励他说出真相,并在第一时间“拥抱”他、表扬他。

六七岁以上的孩子明知说谎不对,却为了逃避惩罚而为之。如果你相信他的话,或者即便不信也不予追究,就等于助长了这一恶习,以致他在谎言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凶险的“小儿锁喉风”

5岁的丁丁一早起来就喊头痛、全身痛、喉咙痛,还时不时咳嗽,显得无精打采。妈妈给丁丁试了体温,发现孩子发热,又看他咳嗽一声接一声的,像患了伤风感冒,就给他找了一片感冒药吃了,然后又让他喝了一口止咳糖浆。中午和晚上,妈妈又给丁丁服了感冒药和退烧药。晚8点时,丁丁睡着了,到了午夜时,丁丁醒来了却说话含糊。他的音调变得又低又粗,声音嘶哑,几乎完全失声了。咳嗽也如同吠样,发音低沉嘶哑,有喉鸣声,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无力,大汗淋漓,很快就停止了呼吸。

医生说丁丁所患的疾病叫“锁喉风”,易因喉部充血、肿胀后发生喉痉挛,将气管入口堵死,使人发生喉部梗阻后窒息和呼吸循环衰竭致死。

小儿“锁喉风”,西医称之为小儿急性喉炎。它是指以声门区为主的喉黏膜的急性弥漫性卡他性炎症。小儿“锁喉风”的特点是披着感冒的外衣,发病急速,来势凶猛,病势凶险,症状险恶,如误诊、误治,贻误时间,不能及时抢救,常会危及生命。

很多家长和农村的村医,发现孩子出现发烧、畏寒、咳嗽、咽痛、乏力等症状时,便误认为是普通的感冒,常常擅自草率地为孩子应用感冒药和止咳药,有的甚至掉以轻心,不作任何的治疗,结果常导致悲剧发生。

这种病在家庭和村卫生所难以确诊。因为这种病只能用喉镜才能确诊。此病在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下,能清楚地见到双侧声带对称性弥漫性充血、肿胀,会厌、室带及声门下腔也可表现为充血、肿胀,肿胀处的表面可有黏性分泌物。此分泌物如增多,可使病儿声音嘶哑或喉鸣加重。

所以,小儿如突然起病,类似感冒病状,有喉痛不适伴声音嘶哑等表现时,应高度警惕患了小儿“锁喉风”的可能,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养宝宝还得靠自己

当你初为人母,却是由月嫂来观察宝宝、回应他的需要时,也就意味着你就这样把最初的抚养权和母乳喂养的权利交给一个陌生女人,这种境况,就像你和你的爱人在亲热的时候,有人在旁边说“亲热的时间到了”或者告诉你们应该“这样或那样亲热”,你们还能亲热的起来吗?

其实,月子里的宝宝是最乖的,每天70%的时间在睡觉,剩下就是吃奶,基本不用太操心。对于妈妈来说,就是两件事,让身体尽快恢复以及给宝宝喂奶。

然而,许多人却发现,花高价钱请来的月嫂、育儿嫂,却成为了妈妈与宝宝之间的障碍,造成了母乳喂养的困难,甚至失败,你还在不知不觉中。

月嫂会告诉你她曾经带过多少个宝宝是很有经验的,此时你应该询问她,多少妈妈在她的帮助下实现了成功的母乳喂养?

误区一:奶要靠催,才会有

真相:乳房产奶是自然启动,不需要靠外界干预

许多人请月嫂,是为了能够帮新妈妈按摩“催奶”。其实,乳房产奶是个自然的过程,不需要靠外界干预,开关就是体内的孕激素,即胎盘一离开母体,孕激素就下降,乳房就会开始产奶了。

其实,乳房在孕28周左右就做好了哺乳准备。产后三天,妈妈的乳房并不涨满,但有着宝贵的可满足新生儿一切需要的初乳。

在第一个月内,婴儿要和母亲时时刻刻在一起,频繁而不受限制的哺乳。这不但帮助宝宝从一开始就能获得宝贵的初乳,更是和妈妈进行磨合,婴儿频繁的吸吮,直接决定了妈妈的产奶量,吸得越多产得就越多。

“催奶”也不需要喝大量的汤水。我国民间流行用中药或吃很多下奶的食物,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方法还没有得到科学证实。

最好让宝宝一出生半小时内就开始吸吮母亲的乳房。如果孩子出现了某些情况必须要和妈妈分开,医护人员最好让妈妈在六个小时内把初乳挤出来,一天24小时内最少挤8次。

任何能使人愉悦的东西都能促进产奶。因此,哺乳期的妈妈不要让自己饿着,只需额外增加一个喜欢的小点心即可。

误区二:你好好休息,孩子我来抱

真相:母婴分离越久,婴儿体内不良菌群越多

我们常常看到,无论是刚生完住在医院里,还是回家后,经常抱着孩子的人是月嫂。

产妇需要好好休息、恢复身体是对的,然而你的孩子将可能会接触到来自另一个陌生人的细菌。当母婴分离时,母亲和婴儿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母亲就不会产生对这个婴儿有益的益生菌,分离时间越长,婴儿体内不良菌群越多,患病的风险越高,哪怕婴儿在新生儿监护室,甚至是在奶奶或外婆的怀抱里都不行,所以在新生儿出生的这几天,请让妈妈自己来抱婴儿。

另一方面,月嫂只在宝宝哭的时候才抱给妈妈来喂奶,会造成两个问题:一,等到婴儿啼哭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早期的饥饿信号,有时过度饥饿的婴儿会表现出不耐心,继而被误会成宝宝不要吃妈妈的奶,结果就再由月嫂来代替妈妈进行人工喂养。二,如果一直是由月嫂来判断婴儿什么时候吃奶,妈妈就无法了解宝宝,妈妈产生喷乳反射的最佳途径就是得到来自宝宝的信号刺激,如宝宝的手触摸妈妈的乳房,宝宝的气味等等。

误区三:你的乳房软软的就是没奶,加奶粉吧

真相:出生第一天婴儿的胃只有硬币大小,只能容纳6毫升的奶水

一边是宝宝不停地哭,自己的乳房又软软的,一边是月嫂或家人说着泄气话,本来就手足无措,被小人儿折腾得身心俱疲的新妈妈,只好“屈服”了。

事实上,早期初乳很少,乳房较软,乳汁流出非常慢,这是给妈妈和宝宝学习的机会,并与新生儿的胃容量相配。出生第一天婴儿的胃只有硬币或玻璃弹珠一样大,只能容纳6毫升的乳汁,相当于一小汤匙。

初乳很黏稠,就像不粘锅的涂层一样,从宝宝的口腔开始到排泄的肛门都提供了保护。美国有母乳银行,初乳被当做治疗药物,提供给一些存在免疫缺陷的青少年或成人,增加免疫力。

健康的新生儿出生第一到第三天,初乳的量完全能满足他需要的量。初乳的量非常少,每次哺喂量只有2~10毫升,每过一天婴儿都会多吃一点,到第10天,婴儿每次哺喂量也才60毫升,那种给刚出生一两天的婴儿喂20ml、30ml甚至更多奶粉的行为,其实是对婴儿不利的。

许多妈妈担心自己的奶水不足,或者在月嫂等旁人的言语暗示下,对母乳信心不足,就开始加配方奶,结果越加奶粉,刺激越少母乳就越少,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就完全变成人工喂养了。

另外,刚出生的婴儿会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下降小于7%左右的出生体重,这属于正常现象。产后的妈妈有时需要服用一些药物,大部分药物其实也都不会影响母乳。

误区四:晚上我带孩子睡,半夜加顿奶粉没关系,你好好休息更重要

真相:哪怕每天只添加一次奶粉,也会改变宝宝的胃肠道菌群,甚至要花2~4周的时间才能恢复原来有益的菌群环境

白天晚上不停地喂奶,新妈妈崩溃了,最后由月嫂带着宝宝到另一个房间睡,宝宝晚上要吃奶的时候就喂配方奶或挤出来的母乳。月嫂会告诉你:没事,晚上偶尔吃一次配方奶没问题。

不是没问题,而是很严重。

母乳中最珍贵的物质之一是免疫球蛋白(lgA),就是妈妈从生活环境中接触到的病原微生物,进入其体内后产生抗体,因此婴儿由母体摄入的lgA恰好能帮助婴儿免遭细菌、病毒等许多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新生儿的胃肠道刚出生时是无菌的,他胃肠道的黏膜交界处,细胞之间是有缝隙的,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发育成熟。如果在缝隙未关闭前就给他一种外来的蛋白质,容易产生致敏反应。

如果在出生1周内喝了配方奶,不但破坏了宝宝的肠道完整性,而且改变了肠道的酸碱度,导致婴儿肠道内的菌群失调。

因此,哪怕每天只加一次少量的配方奶,也会改变宝宝的胃肠道菌群,这个改变是非常快的。加一次配方奶,之后即便全部母乳喂养,也要花2~4周的时间才能恢复原来有益的菌群环境。

夜间哺乳对小婴儿很重要,对新妈妈的产奶量也很重要,如果宝宝不能及时吸吮乳房,乳房就会自动下调产奶量。不少妈妈在涨过几次奶后,产奶量就减少了。

误区五:睡前加点奶粉喂饱了,宝宝睡得好

真相:用大量配方奶粉让宝宝吃足睡长,对宝宝肠胃是额外负担,也加重了宝宝肾脏等器官负担

其实,这不是想让妈妈休息,而是月嫂自己想休息,如此给婴儿带来的危害将是非常大的。

通常来讲,月子里的婴儿每二三小时就需要吃母乳一次。如果用大量配方奶,让宝宝吃足睡长,这不但对宝宝的肠胃是额外的负担,而且也加重了宝宝肾脏等器官负担。

小婴儿从黑暗的子宫里刚出来,还没有形成白天黑夜的区分,需要频繁吃奶,有些婴儿可能“日夜颠倒”。一般来说,月子里的婴儿每天要吃奶8~12次甚至更多。这些现象都是很正常的。

对新生儿的养育目标难道就是让宝宝安静入睡不哭闹吗?养孩子就是会很麻烦,孩子哭闹是正常的,是好的,宝宝通过频繁的哭闹来刺激,要吸吮,帮助妈妈下奶。而且宝宝和妈妈体现的这种频繁的哭闹是一个爱的过程。旁人如果觉得妈妈累了,把宝宝抱走然后给他喂配方奶,宝宝不找妈妈了,其实是好心做了坏事。

坐月子 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如果有人对你说“你的奶不够,喂奶粉吧”,您需要警觉。

新妈妈在一开始进入这个新角色,需要学习。只要和自己的婴儿多亲密接触,就像所有的哺乳动物一样,将自己的身体给宝宝提供所需要的温暖、营养和保护,母性本能会指引一个新妈妈渐渐成长的。

早期母乳喂养会很累,但母乳喂养省力省钱。如果你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母乳喂养,你今后的生活就会非常方便。

当然,新妈妈因为需要时时刻刻和宝宝在一起,那么她也很需要他人的帮助。月嫂真正的意义便在于此,给新妈妈合适的帮助会让她感到获得支持和力量,有更多的精力和愉快的心情去和宝宝相处,而不是越俎代庖直接承担照顾宝宝的任务。

她们可以帮助做可口又营养均衡的饭菜,帮助婴儿更换并清洗尿布,帮助新妈妈做些身体的按摩让她放松,帮助做些家务等等。而这些其实普通的保姆或家人完全可以胜任的。

母乳喂养是妈妈和宝宝两个人的事情,而且也是需要双方相互了解、学习和配合的一个过程。任何干扰母亲和宝宝关系的人和物件,都不是对母乳喂养的正确支持。

新妈妈需要的是别人相信她的哺乳能力,而不是怀疑;需要的是鼓励她和宝宝相处,而不是造成分离;需要的是多些帮手,而不是来取代她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哺乳。即使一个再有经验的月嫂,也不是宝宝的妈妈。一个月后,是妈妈自己和宝宝有了很深的默契,母乳喂养渐入或已入佳境,还是月嫂走后,新妈妈仍旧不知所措仿佛面对一个刚出生的孩子?

结语:只有给宝宝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宝宝的身体和心里都健康的成长。(文章原载于《中外健康文摘》,刊期:2012.07,作者:张婕,杨相国,任钰雯,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