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要学会看宝宝的化验单

来源:网络

宝宝感冒发烧伤透了各位粑粑麻麻的心,医生都会给宝宝做个血液检查,面对化验单的各项数据,你们会看吗?小编来带着大家了解了解怎么看宝宝的化验单。

感冒发烧宝宝的常见病,看病时医生一般会让宝宝验个血,再根据化验结果判断孩子是遭遇了病毒还是细菌感染。久而久之,家长们也开始关注宝宝的化验单,可化验单上20多项参数家长们往往看得是一头雾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检验科魏中南副主任技师告诉家长,看宝宝血常规化验单主要看三个方面。

魏中南说,拿到宝宝化验单,许多参数家长不必过多关注,家长主要看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三项计数。

在血常规化验单中,有一项血常规指标为WBC,就是指白细胞数量,这是判断宝宝是否感染的重要依据,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

简单来说,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白细胞增高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细菌感染,尤其是化脓性感染,而白细胞减低则多见于病毒性感染。

具体了解宝宝的化验单

另外,通过血液常规化验还可以了解到血液中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各项参数,这些数据不仅能反映出机体的造血状态,看出宝宝的营养情况,还能体现出其他疾病,如是否存在贫血或者凝血功能问题等。根据红细胞的多寡,也能看出身体的状况良好与否。虽然一份血常规化验单不大,但其中所蕴含的信息量确是极其丰富的。因此,如果出现血常规化验单中的某项指标不正常时,一定不能马虎,应遵从医生的指导做进一步的相关检查。

有的家长一看宝宝化验单白细胞数很高,就慌忙要求医生给孩子打针。仅凭白细胞数目判断是否要使用抗生素还不够准确,还应根据各类白细胞的比例进行判断。

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如果是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会增高,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感染,淋巴细胞比例增多则是病毒性感染。也就是说,白细胞增高的同时存在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比较符合细菌感染,应考虑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则无需使用抗生素。

另外,现在很多医院的血常规都会包含C-反应蛋白这一项,这是表现人体是否有炎症反应的一种蛋白,如果是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这项数值会高于正常值。

另外,采血之前还应尽量让孩子处于休息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比如跑跳等。激烈的运动后,应该休息15-20分钟再采血。如果是在冬天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还要注意保暖,保证末梢的血液循环比较通畅,这样也有利于采血。

总结:作为新手粑粑麻麻,应该多关注些细节,可以让宝宝少受点皮肉之苦,自己能看懂化验单,可以验证医生的诊断。关注宝宝健康,让他们健康成长。(文章原载于《中外健康文摘》,刊期:2012.8A,作者: 赵可,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