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育儿百科 第一次带宝宝打疫苗注意事项

来源:网络

新生儿出生72小时内完成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的第一次接种,因为在医院病床边进行,新妈妈无需做什么特殊准备。

对妈妈们而言,宝宝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接种是在满月之际第二剂乙肝疫苗的接种。基于中国的传统习俗,这是绝大多数宝宝自降生之日起第一次出门,妈妈们也是刚坐完月子。因此这一次的接种疫苗要求宝宝和妈妈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自宝宝出生之日起一月内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乡 镇 卫生院或预防保健机构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今后每次接种时都要带上这份证件,以便工作人员进行记录,以免漏种 错种 多种。

下面你就可以带自己新爱的宝贝去接种了,但还应该注意的是:

一、宝宝的身体准备

宝宝如果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暂缓接种:

身体不适

严重营养不良

有发热 过敏史或变态反应史

免疫功能缺陷,近期使用过丙种球蛋白或免疫抑制剂等

二、物品准备

第一次带宝宝出门,新妈妈难免紧张,怕宝宝吹风了冻着了 其实宝宝远没你想的那么娇弱。如果天气不是特别恶劣一般宝宝都能很好应对。

春秋两季室内外温差不大,宝宝比平时多添件薄外套即可。切忌穿得太多,宝宝捂坏,冬季出门要注意保暖,以免冻坏了宝宝。

另外要给宝宝穿宽松易穿脱的衣服,有利于较好暴露注射部位。

带宝宝出门是项“系统工程”,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从容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

必备的物品有:奶瓶 奶粉 热水保温设备 尿片 纸巾 湿巾。还可带上宝宝喜欢的玩具,宝宝哭闹时可派上用场。尽量让宝宝觉得外出和呆在家里同样舒适。

新妈妈刚坐完月子,身体还比较虚弱,一个人应对宝宝接种全过程恐怕比较困难,可以请家人陪同前往。实在身体虚弱的产妇,建议全权委托家人。待身体恢复后再亲力亲为,宝宝预防接种是个长远的行动,一般要到6周岁为止,妈妈们还有很多机会。

接种后注意事项

为避免急性过敏所致的危害,预防接种后应留在接种场所观察15-30分钟。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极个别宝宝在预防接种后有时会出现一过性的发热 接种部位红肿 硬结 疼痛等反应,一般无需处理,可自行缓解。如出现高热不退全身皮疹或其它异常反应,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将反应情况告知预防接种单位。

接种糖丸类疫苗后半小时内不得进食,以免引起呕吐降低接种效果。如果出现呕吐,应及时告知接种人员,及时补种。

接种后当天不可洗澡 接种处皮肤不可沾水。若注射处皮肤出现红肿流脓 不愈合等感染迹象应及时诊治(卡介苗接种除外)。

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宝宝自身的情况跟疫苗接种后的反应有紧密的关系,一般来说,宝宝生病的时候不建议接种疫苗,以免引起不良后果。此外,还有哪些情况我们需要注意呢?

有以下情况的儿童一般应禁忌或暂缓接种疫苗:

1、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2、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3、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接种;

4、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接种;

5、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6、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接种;

7、当孩子有腹泻时,尤其是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的患儿,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8、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9、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

10、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值得父母注意的是,在带宝宝接种疫苗时,一定要将宝宝当时的身体情况详细反映给医生,最好携带相关病史资料,其中有些父母自己难以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的情况,一定要告诉医生,由医生决定。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