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儿童保健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来源:网络

近日,广东省卫计委通报手足口病数据,发病88366例,死亡3例,较2015年同期病例上升72%。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每年的5、6、7月为发病高峰期。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幼儿传染性疾病,尤其是近几年发病率较高。在手足口病初期,患儿会出现发热,体温在38~39度之间,伴有流口水、咽喉疼痛的症状。1~2天之后,孩子的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一般在出现症状以后,通过5-7天的隔离治疗就会有所好转,不会给孩子留下任何的后遗症。但是,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发展为重症手足口就有可能会威胁到孩子的生命。

这是因为重症手足口病发病年龄都比较小,本身的抗病能力也较低,加上发病病程较快,从发病到脑、脊髓损害,再到心血管、肺损害,直至死亡时间极为短暂,有可能只是两三个小时的时间。

到目前为止,手足口病还没有特效治疗方式,确诊后主要是以护理为主。以下几点一定要注意。

1、消毒隔离

当确诊为手足口病以后首先就是将患儿进行隔离,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

2、室内通风

为了避免继发感染,患儿的房时一定要定期开窗通风,居室内应避免人员过多,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3、多休息 多喝水

患儿要注意多卧床休息,多喝水。同时,由于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故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4、饭后漱口

为防止细菌继发感染,一定要保持患儿的口腔清洁。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5、衣服勤洗勤换

衣服、被褥要勤洗勤换,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1%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

6、发热及时服药

一般情况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会伴有低热或中等发热,此时不必特殊处理,多喝水即可。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

7、观察患儿病情

由于手足口病有加重的可能,因此家长一定要严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发现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众所周知,手足口病是通过唾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玩具、奶具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的。因此,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家长应做好手足口病预防措施。为了避免宝宝感染手足口病,以下几点一定要注意。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等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2.看护人员接触孩子前、替孩子更换尿布、处理孩子粪便后均要洗手。

3.避免接触患手足口病的儿童,病情流行期不要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

4.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并勤晒衣被。

5.宝宝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勤洗手、勤开窗、晒衣被、喝开水、吃熟食”15字口诀与您共同防范手足口病,将它杀死在萌芽状态,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远离手足口病。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