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9岁女孩将笔塞进这处让妈妈脸红

来源:网络

近年来,儿童被异物卡进体内致伤致死的新闻屡见不鲜,令人心痛,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预防这类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该采取哪些急救措施?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孩子好奇心强 有“孔”的器官易被当成“收纳袋”

女孩彤彤(化名)9岁,这三个月来,彤彤和家人一直被难言之隐所困扰,前几天,医院妇科的医生从彤彤的下体取出了约1厘米长的一段蜡笔样异物,一家人终于舒了一口气。专家提醒说,幼儿和儿童喜欢往身体有“孔”的器官塞东西,耳朵、鼻孔、嘴巴甚至下体都可能成为婴幼儿的“收纳袋”,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发卡、火柴棍、花生米

都可能被孩子塞进私处

彤彤是小

学三年级的学生,不久前,母亲无意中发现,孩子似乎有什么地方不舒服,经常时不时地皱眉头。

再三询问下,彤彤才红着脸告诉妈妈,自己的私处不舒服,已经有3个多月了。

妈妈带彤彤到附近一家医院检查,发现孩子下体内有少量淡咖啡色分泌物,医生开始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症状反复出现。

妈妈又带着彤彤去了另一家医院,骨盆平片提示:耻骨联合上方偏右1.2cm处一类圆形高密度影,考虑为异物,由于设备有限,彤彤转至医院进一步治疗,医生们借助宫腔镜为彤彤进行下体检查,结果发现,彤彤的下体内有一段长约1厘米的蜡笔样异物,之后顺利取出。

为彤彤做手术的妇科主治医师说,手术后曾问过彤彤,但彤彤否认是自己把蜡笔塞进了下体。

医生说,这种行为一般是婴幼儿时期所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自己塞入:常见于婴幼儿出于好奇心或企图解除下体瘙痒等,将异物塞入下体;另一种是由他人塞入:由小伙伴好奇、模仿将小玩具、笔套、发卡、衣物上饰品等塞入。由于年纪小,当时如果没有明显症状,时间一长,孩子们也就忘记了。

医院每年都会收治好几位这样的小病人,幼女下体常见的异物有:发卡、火柴棍、花生米、玉米粒、黄豆、别针等。

有“孔”器官容易成婴幼儿“收纳袋”

卡住孩子的危险物花生排第一位

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说,由于孩子的好奇心强,身上有“孔”的器官都容易成为婴幼儿的“收纳袋”。

最常见的是异物入嘴。婴幼儿都喜欢把拿到的东西往嘴里塞,尝一尝,异物进入食道到胃的机会最多,如果塞入的是花生等异物,一不小心呛进气管就十分危险。

孩子们也很喜欢把东西塞进鼻腔和耳道,女宝宝则多了一个“收纳袋”,就是下体。

主任说,医院曾经以6年来287例因为气管异物住院的孩子为研究对象,列出了“危险品”排行榜,有些危险物可能是家长想不到的。

花生

287个小病人中,有229个孩子吃进的异物为有机物,其中又以花生最常见,有112例,排第一位。1岁以内的孩子千万不要喂食花生,很容易产生危险。

瓜子

排在第二的危险品就是瓜子(67例),有些家长会耐心地剥出瓜子仁喂给宝宝吃,但瓜子质地坚硬,有些块头也大,孩子的气管较细,容易卡住。

笔帽

调查对象中,有49个孩子吞下了各类无机物,如塑料制品、塑料玩具、笔帽等,主要发生在年龄较大、对身边事物开始感兴趣的儿童身上。

鱼钩

287个孩子中,还有9个孩子卡在气管里的异物稀奇古怪,比如钉子、弹簧、鱼钩等。许多摆放在家中的小物品很可能成为孩子的安全杀手,家长要记得藏好。

果冻

果冻非常顺滑,吃的时候又要靠吸吮,孩子很难掌握力道,有时用力一吸,果冻很可能直接滑进嘴里,把气管整个盖住,

手术时又很难取出,非常危险。

孩子异物卡住的几种急救方法

家长们对此要引起重视,除了平时多观察孩子的行为,加以劝阻外,一旦发生异物进入孩子器官这样的事,紧急急救时应该冷静对待,不要慌忙。

如果异物掉进了宝宝的耳朵,家长可以先让宝宝把头转向一侧,有异物的耳朵朝下,让宝宝单脚起跳。如果不管用的话,不要自己设法把异物从耳朵里取出,而是应该尽快上医院。因为如果没有专门的技术和器械,硬取只会使异物越陷越深,甚至伤及宝宝的鼓膜而影响听力。

如果异物掉进宝宝的鼻子,家长可以用大拇指把没有异物的鼻孔按住,让宝宝用力地擤鼻涕。如果没有掉出什么,那就尽快上医院。不要试图用钳子把异物夹出,这种冒险行为只能把异物推向宝宝的鼻咽深处,导致呼吸困难。

如果异物吸入喉部,宝宝会突然之间呼吸困难、脸色发青和不停地咳嗽。宝宝每吸一口气,异物就会往深处推进一步。当异物进入宝宝的气管或支气管,宝宝也许感觉会好受一点,但父母不要大意,随着宝宝的一声声咳嗽,异物移位后会堵住宝宝的呼吸道,情况十分危险,应立即叫救护车,送医院急救,如果宝宝一时还能忍受,家长也不要抱着他去医院,否则在路上异物可能会变换位置,完全堵住空气进入肺部的通路,后果严重。

如果异物进入了宝宝的胃部和下体,没有其他办法,尽快上医院请医生帮忙。

如何预防儿童发生气管异物

1、不要给孩子吃不能咀嚼的食物,3岁以内宝宝不要给花生、瓜子、蚕豆等不易咬嚼的食物;5岁以下宝宝不要吃泡泡糖和不要进食体积较小的果冻等食物;

2、教育孩子正在吃食物或口中含有东西时,不要哭、笑或玩耍;

3、告诉孩子不要将小物件含在口内玩;小儿玩具不要带有容易脱落的小零件;

4、对于刚会爬、会走的宝宝,周围不可放置小物件,以免抓到后放入口中;

5、发现孩子口内有异物,应劝说或诱导其吐出,切不可急于从其口内挖取或打骂;

6、调制孩子饮食时,应仔细小心,防止有异物掺杂;

7、告诉孩子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吃瓜类时吐出瓜子,最好将瓜子取干净后再给孩子吃;吃水果时要吐出果核,切勿囫囵吞食。

结语: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现在对于孩子体内进异物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了,家长们在平时一定要小心孩子乱讲异物塞进自己的体内,以免发生严重的后果,万一发生这类事件也要正确应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