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4招对付不好好吃饭 正餐定时过时不候

来源:网络

“我家孩子3岁半,每到吃饭时间一家人就头疼。地上、床上、沙发、楼梯间都是吃饭的“战场”,孩子边吃边玩,一家人追在后面喂,一两个小时还吃不完半碗饭……”怎样让孩子在饭桌上顺顺利利地吃完一顿饭,难倒了不少家长。

除了边吃边玩,类似的问题还有挑食、不爱吃饭和吃饭太慢等。排除营养元素缺乏和其他器质性疾病外,以下几点可能是孩子不好好吃饭的“罪魁祸首”。

吃饭时围着孩子转。把食物作为爱的表现,用零食哄孩子,导致孩子吃进过多零食,胃总处于非排空状态,失去饥饿感,食欲不佳。

辅食喂得晚。4~6个月左右就需要给孩子逐渐增加辅食,一方面可锻炼咀嚼能力,利于从流食到固体食物的过渡;另一方面也可满足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辅食添加不及时,会影响孩子咀嚼功能发育,导致两三岁的孩子还依赖奶瓶及稀粥,拒绝咀嚼吞咽固体食物。

生活起居不规律。学龄前儿童的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消化酶和胃酸分泌较成人少,消化功能不稳定,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饮食不定时定量、睡眠不足或过量、缺少适量的活动,都会影响胃肠功能的正常运转,导致孩子食欲下降。

吃饭环境太嘈杂。吃饭时开着电视、大声喧哗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胃口。在嘈杂的环境下,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也无暇顾及食物的味道和质地,久而久之会对吃饭越来越没兴趣。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针对孩子的吃饭难题“对症下药”呢?

1.减少零食,从家长自己做起

“言传不如身教”,孩子模仿能力极强,家长饮食习惯不健康,自然会影响孩子。零食可以给,却不可过量,尤其垃圾食品应尽量不给,以免影响孩子吃正餐。

2.增加趣味,促进孩子的食欲

让孩子一起参与做饭的过程,如买菜、洗菜等,在食物做法上要尽可能有变化,选购孩子喜爱的餐具,让孩子自己进食等等,都会增加孩子吃饭的乐趣。

3.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

这会使孩子的胃肠道功能保持在最佳状态。

4.固定开饭时间

开饭时间一到,家人尽量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给孩子适量的饭菜,家人吃完时要同时收走孩子的食物,无论吃完与否,不再给任何零食。做到正餐定时给,过时不候。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定时、定量吃饭的习惯。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