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4招对付孩子喜新厌旧

来源:网络

孩子玩玩具,既能提升动手能力,也可帮助发展语言能力和智力。但家长们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对新买的玩具爱不释手,睡觉都搂着,可是过不了几天,就丢在一边不玩了。到公园去玩,动不动就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拿不到就又哭又闹。这个“喜新厌旧”的毛病让家长们哭笑不得。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这样喜新厌旧呢?研究发现,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所造成的。受年龄、性格及玩具适龄性影响,很多孩子不会玩新玩具或缺乏创造性的玩法,新鲜感很快消失,甚至会产生厌恶心理。与此同时,由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仍是“自我中心”,还没有物权概念,因而在不喜欢自己的玩具时,常会出现抢夺他人玩具的行为。其实,要改变宝宝喜新厌旧的习惯,正确地引导和别出心裁地玩玩具很重要,家长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买玩具前,咨询孩子的意见

由于宝宝年龄太小,很多父母极少跟孩子商量,就在玩具店里挑选自己“认为”孩子喜欢的玩具。这样不但无法调动孩子的自主选择能力,也容易使孩子更早对玩具失去兴趣。因此,买玩具时要多征求孩子意见,让他自己选,给其表达和选择的机会,也强化他对玩具的占有欲,减少孩子反悔、不喜欢玩具的几率。

旧玩具玩出新花样

当孩子完全掌握了一样玩具的玩法,就将失去再玩的兴趣。所以,父母可挑选一些变化多样或具备一定难度的玩具,在孩子找不到新的玩法时,和孩子一起努力,把旧玩具玩出新花样。比如同样是五颜六色的珠子,既可以数数、分类,又可以串成项链,摆成小动物,同时,还可以对一些旧玩具进行改造,把房子改造成小车,或者把车子、玩偶、布娃娃组成“家庭”,由宝宝当管家等。这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发挥了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建立孩子的“物权”概念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第3集中,贝儿之所以会拿走多多的钱,就是没有物权概念造成的。为防止孩子抢夺别人的玩具,父母可在家中找一个专门的地方来放孩子自己的物品,确立孩子的所有权。并在生活细节、习惯上以身作则,明确告诉他:“属于你的东西,我们不会动,就跟你不能随便动别人东西一样”。这样,孩子会慢慢建立物权意识,自己的权益被尊重,也会知道要尊重别人的物权,便不会再随便抢夺别人的玩具了。

学会和其他小朋友交换玩具

在孩子抢夺他人玩具时,家长要适时利用这一机会进行引导。告诉他:“你可以玩小朋友的玩具,但不能抢,可以交换,一起分享”。然后指导孩子与对方交换玩具,并适时赞美,使孩子逐渐喜欢“分享”,孩子在成人的鼓励下自然会慢慢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此时切不可“哄骗”,如“你还给他,妈妈回家给你买”,一旦这种承诺不能兑现,父母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不利于“抢玩具”行为的纠正。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