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学生健康

复读生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来源:网络

复读生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专家介绍,不少复读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随着高考的结束便宣告结束,许多学生面临人生第一次挫折,便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心理健康呈现出不良倾向。如果老师家长不注意“疗养”他们的情绪,那么,高考备考的竞技状态肯定不佳,来年的高考也许会再次跌入人生低谷。

一、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

导致复读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一方面,家长和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通过与他交谈,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他们愿意倾诉真情。正像裴斯泰洛齐所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在找到了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后,我们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要想消除复读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一方面要给予他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另一方面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症下药",进行个别心理指导,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使他们尽快走出高考失误后心理误区。

二、要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一项调查显示:在回答“我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时,寻找同伴的占70%,寻找父母的占10%,寻找老师的占8%,其它占12%。这表明学生碰到麻烦,他首先想到的是伙伴。因为家长、教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学生的心灵很难畅开,也就很难沟通、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地疏导,往往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有损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消除其对师长的畏惧、隔阂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我们教师平素不能师道尊严,不能摆架子,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的朋友,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这样学生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他们才会没完没了地向你倾吐心中的沉闷和不快。

三、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

复读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不仅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因缺少关爱而变得自卑、情绪低迷,易冲动;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对孩子无暇顾及,导致孩子学习上无人关注;还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娇纵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以上家庭因素地影响,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上畸形发展,在性格上孤僻、胆小、忧郁、人际关系不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合作等。这些都会危害着孩子的心理健康。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可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同工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密切合作,以鼓励为主,鼓励他战胜困难,树立自信心,只要努力,在复读的一年里一定能取得成功。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在复读生新的一轮高考复习阶段,往往又是让他们感到单调、乏味,紧张而富于竞争的学习生活,很容易使他们心理上产生紧张、压抑、忧郁甚到惧怕的心理。因此,家长和老师要根据青少年好奇、好玩、好动、好积极思维的特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生活,在活动中放松精神,增长自信心,陶冶情操,为他们开展新的新一轮紧张的复习冲刺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与生活的空间。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