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学生健康

中学生交友的“七互”原则

来源:网络

中学生交友的“七互”原则

中学生交友要不断地变换角色,这是在中学生成年之后充任社会角色的基础。

1、互学:朋友交往,自然会互相模仿,你不知不觉影响我,我潜移默化影响你,这是一种自觉不自觉的互学。

这里说自觉不自觉的互学,我们必须肯定,自觉互学才好,不自觉互学不好。只要是朋友,身上总会有长处;只要是长处,无论大小都值得我们学习。中国最早的思想家老子说过一句话:“乘众智者胜”。

古人云:“有容德乃大”。宽容是一种“润滑液”,它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润滑脆弱的人际关系;宽容是一种“黏合荆”,它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弥合破损的双方感情。当你看不惯一些人和事时,不应该自怨自艾、在别人身上泄愤,应学会宽容,这样你就能忘却那些不愉快的事,使你生活更轻松、更愉快。当然对于原则是非问题,则另当别论。不失去理智。

重要的是发现。发现朋友身上的长处,一点一滴地学,实实在在地学到手,我们就会更加珍重朋友。互学是友谊的基石,互学做得好,彼此的情感才会更加坚实地加深。而情感加深了,互学的吸引力就更强了。

2、互通:交友之后,首先是情感互通,接着是信息互通。信息互通有时比情感互通更重要。

中学生时期,我们最应该互通的是新的知识信息。这个时代是知识更新的时代。作为朋友,能够把自己最新得到的某一点新知识、新信息准确、快捷地传递给对方,不仅会丰富对方的知识库存,而且还会促进双方的情感。在当代,最能“代表我的心”的是新的知识,新的知识才是真正的力量。把自己最新掌握的知识,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朋友,就是给朋友增添了一种立身处世、适应社会、发展自己、最终推进社会的力量。

3、互助:朋友互助,理所当然,还要不要慎之又慎呢?

有一对中学生朋友,他们一个生活自理能力强,学习自励能力强,另一个正好相反。他们交上朋友后决定各自“取长补短”。好了,他们“无私互助”,你生活自理能力差,凡是生活自理的难题出现,我包了。我学习自励能力不行,凡是学习的疑难一临头,你就来了,包教、包抄、一直包到考试递纸条。结果,他们短时间内确实心舒气爽,可是时间一长却问题成了堆。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更差了;学习自励精神低下的,变得更低下。

本来,取长补短是对的,但他们的“互助”不是取长补短。而是以己之长去替他人之短,结果短就更短了。互助是应该取长补短的,自己有所长。要在互助中教朋友认识。然后教他“取”,教他“补”,最后让你的长成为他的长。如果在学“取”学“补”的过程中,能超“长”,那就更好。这样互助,就能形成你追我赶之势,两人共同提高了。

当然,做朋友,生活上互相关照是必要的。但它不是互助的主要内容,如果它成了互助的主要内容,就降低友情的档次了。

4、互励:相互鼓励是朋友间常有的事。同道而行,一方落后就要及时打气加油,让他跟上,继续并肩而行。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分清是非,认清方向。有的中学生朋友是非不辨,香臭不分,常常互相怂恿,干些出格的事情。互励不是怂恿。怂恿,首先是目标错了。目标错了,还互相撑腰打气,冲锋陷阵,那结果只能使友情变质,让一对好朋友变成狼狈为奸的一丘之貉。

还有的中学生朋友在互励时不考虑朋友的能力,把目标定得过分高远,使朋友屡遭失败,一蹶不振。鼓励朋友,首先要了解朋友。目标最好定在最后努力一下就能达到的水平线上。当朋友努力到最后,灰心了,丧气了,及时给他鼓励,让他拿出最后努力一下的行动,胜利往往就在这个时候到手。这样做,目标似乎不够辉煌,但是朋友的脚步是在步步攀升,只要再接再厉,就会让人刮目相看的。

5、互促:这里说的“促”,可以理解为督促和催促。朋友最讲你追我赶,齐头并进,双双夺魁。这时候,任何一方的成功都会对朋友产生“促”的作用,怎么敢懈怠麻痹呢?!朋友上去了,你能不分分秒秒较着劲地向前进吗?

最好的较劲就是明着来。你好,很好!但你小心,我马上就能追上你。走在前的对走在后的是一种“促”,走在后的宣布一声我要超过你,对走在前的也是一种“促”。这是明着互促。明着互促,能产生一种极为良好的心态,你追我追不上,我还可以帮你一把,乐于帮助对手赶上自己,它本身就是一种对自己的促进。而且,这种促进非同一般,它发自内心,显得厚实、纯正,是自信的表现。

6、互让:朋友在利益面前互让,在荣誉面前互让,都是高尚行为。我们常说“友谊第一”的话。这话很响亮,但是真要做到却不容易。

当然,朋友也可能成为对手。对手就是要毫不相让地较量。这时候如果讲互让,你让我上前,我让你上前,大家来个“礼让三先”,哪里还会出成绩,创纪录呢?这时候

就对不起了,金牌只有一块,谁也不能让,只能拼了。这时候,你只有拼,才是对对手的尊重,对较量的尊重,如果有观众,这才是对观众的尊重。但是一旦金牌在手,“让”又得回归。这时候的“让”是谦让。有人采访冠军时,其常常不谈自己,而大赞对手。这其实也是一个扬彼褒己的策略。毫不相让与大度礼让是交友中的两面,处理得好,面面生辉。

7、互敬:朋友互敬,贵在得体。有的中学生朋友因为互敬而彼此称赞,你好,我好,皆大欢喜。互敬不要敬在口头,而要敬在心里。朋友有长处,你不用吹喇叭,大家都有眼睛,会看到的。你与其吹喇叭,不如用吹喇叭的气力来向他学习。有时,你吹喇叭一片真诚,可朋友受不了。你的喇叭声使他陷于尴尬的境地,让他手足无措,脸上挂什么表情都不好,这不是让朋友尴尬吗?互敬不在一时,而在一生。互敬也不在言辞,而在互学的行动中。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