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学生健康

过度宣泄:解读高考前学生撕书

来源:网络

过度宣泄:解读高考前学生撕书

在网上看到一篇附带多张照片的热帖,在学校一幢教学大楼前,每个楼层的走廊栏杆前,站着不少学生,欢呼声中,这些学生将书本纸张撕下后,奋力向外抛洒,一张张课本和试卷纸如同冬日里飘飘洒洒的雪花,漫天乱飞。下面有学生站在下面大声疾呼,痛快淋漓心甘情愿地让书砸在自己身上。

考生们的情绪需要在平时注重调节,不能一说到高考就是用紧张、压力、焦虑等形容概括。应该让考生体验到高考不是“狼来了”似的拼命,要注意自己心理环境的建设,稳定的情绪是制胜的法宝。

如果说高考是中国孩子的成人礼,那么撕书则是成人礼这个仪式中的一则花絮,它浪漫中带有血色,喧嚣中带有决绝。表面上看,这则花絮可有可无,实际上不可或缺,它隐喻着一种彻底的告别。但这种告白场面又显得让人恐惧,他有可能给考生带来情绪上的不适度的松懈,不利用考试的发挥。

在当下,虽然我们已经进入大众教育时代,迈入大学门槛并不太难,但高考仍被赋予了太多的符号和价值,对孩子来说,这是不能承受之重。

可以说,层层压力之下,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孩子。高考结束了,适当宣泄一番比憋在心里强,隐忍不发,他们迟早会憋出病来,这远比撕书可怕。

人人皆有书,撕之便捷、成本低廉。

当然,撕书也许不是宣泄的最好选择,但在没有更好的宣泄方式之前,在心理救济尚处于缺位的语境中,在全社会给孩子的压力没有降温之前,撕书称得上次优选择,因为人人皆有书,撕之便捷、成本低廉。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