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学生健康

高考结束 须慎防考后综合征

来源:网络

专家介绍说,从高考结束到发布录取通知书的一段时间,正是“考后综合征”的高发期。因此面对出现的“考后综合征”,该如何应对呢?

自我调节

很多人把高考当成一种投资,为了将来获得更好的工作和社会地位。需要家长和同学们都要认清的是:高考提供的是获得更好的知识和训练的机会,并不是唯一的出路,文凭也不意味着一切。有些人落榜,压力可能源于周围的环境,考生特别在意别人怎么评价自己,落榜会觉得特别没面子,对不起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形,心理会受到影响,但还是要调整心态,人生的道路是广阔的,要明白自己做什么、怎么做,高考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式、一个手段、一条渠道。

面对现实问题,同学们自己也需要学习一些必要的自我心理调适技巧。例如:离开令人不快情境的转移思路法;走入大自然,改变自己阴郁心情的亲近动物和植物法;为失败寻找“借口”的理喻反向法;树立自信的自我暗示法;宣泄心情的谈心法、记日记法等。

考后疏导

现在,人们关注比较多的都是考前的心理辅导,这种高度关注和随之而来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期待,在高考后就变成了巨大的压力。一旦没有考出好成绩,自责和愧疚心理会让许多心理比较脆弱的学生不同程度地精神崩溃!而与此相对应的考后心理辅导在急需的情况下缺失了。

心理专家认为,孩子考后出现这种现象通常是一种短暂的心理失衡,也是考后正常的情绪反应,要及时和孩子谈谈心,多和孩子聊一些高考外的话题,给孩子营造一些轻松的氛围会好一些。等过了这个高考关注期,孩子的心理状态会渐渐恢复平衡。

当然,我们更推崇用沟通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疏导自己的情绪,探讨自己的未来。这样,在真诚宣泄自己的同时也容易获得别人的理解和指导。如果不沟通,彼此处于相互猜测甚至对立的情境,彼此既是伤害,也无助于事情的进展。

贴心建议

1、和家长多沟通。

对于家长来说,考生在考后适当放松是可以的,但家长不能纵容他们放纵生活,考前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不能突然间转变后的不闻不问,适当的健康提示家长还是要做的。对于那些考后紧张成绩、自我封闭的考生家长应当给予的关心,要注重跟孩子的沟通和交流。

2、生活保持规律。

特别是考试分数公布前一周,是“考后综合征”发作的高峰时期。对于考生,考试结束后不要让自己闲着,可以选择约朋友旅游、运动等外出活动,也可以选择在家看书、听音乐、上网等调整生活,无论是选择哪种方式,都必须要遵循一条原则,就是每天都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不能通宵达旦,也不能暴饮暴食,要有规律地生活。

3、畅想大学生活。

在考后考生可以多畅想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利用假期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些准备工作。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些大学里学习和生活情况的资料,再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假期里进行一些“补课”。进入大学后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考生可以利用暑期多做些锻炼,学会从书本上走下来,走进生活多磨砺自己。

如果考生经过自我调节后不能明显奏效,就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助进行心理疏导治疗。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