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学生健康

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祸根

来源:网络

近几年,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病人呈上升的趋势,有些青少年出现过多的攻击行为,这些行为与其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家庭暴力(精神虐待)密切相关。

小敏是在爸爸妈妈打架的阴影中长大的,爸爸常常喝得醉醺醺、深更半夜才回来,可回来后就会找事,没头没脸地打妈妈。每当他们的“战争”爆发,小敏都躲在角落里,吓得浑身发抖,战栗着茫然不解地望着这令人心惊的场面。

后来,从母亲的哭诉中小敏了解到,从爸爸提升局长后,父母的家庭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爸爸经常不回家。开始妈妈以为爸爸工作忙,可后来发现,爸爸在外面“包二奶”,回到家就要求跟妈妈离婚,妈妈不同意,爸爸就大打出手,善良的妈妈为了小敏和家庭的完整,一直含屈忍辱委曲求全,但换来的是更加肆无忌惮的暴虐。

小敏渐渐长大了,她无法摆脱父母那持续不断的暴力场面,爸爸的暴力行为使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乐祥和,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持续不断的家庭暴力对她的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母亲终于忍受不了父亲的暴力,与父亲分居。从此,父母不再说话,如同两个陌生人一般。父亲开始了对母亲长达10年的精神虐待。

小敏不理解父母的是是非非,更无法体验他们的酸甜苦辣,但是,在她幼小的心里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使她那颗天真幼稚的心灵开始变得冷漠、无情。她开始崇尚武力,憎恨男人。在她的心目中,谁的拳头硬,谁就是强者。在学校她表现出很强的攻击行为,打同学、骂老师。她甚至讨厌母亲的懦弱,讨厌自己是一个女儿身。

当20岁的小敏感觉到自己与其他的女孩不一样时,她开始痛苦,她的内心有一种无法摆脱的强烈的愿望,她一方面希望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那就是做个正常的女人,交一个爱自己的男朋友;另一方面,她又不希望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女人,她讨厌女人,可她又不喜欢男人,她常说的一句话是:女人就是弱者。她在这种痛苦和矛盾中煎熬着……

因为家庭暴力、精神虐待,一个花季少女的心灵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人格出现了明显的障碍,多么惨痛的教训啊!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巨变期,此期情绪变化大,控制能力差,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家长的行为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家庭暴力会使孩子性格粗暴,情绪压抑,并产生崇尚暴力的心理。有的甚至会出现性心理障碍,如异性癖或同性恋行为。而一旦产生这样的心理,矫正起来都非常困难。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具有持续性,认为6~10岁的攻击行为可以预示10~14岁时的表现,甚至8岁的攻击行为,可以预示到30岁的攻击行为。也就是说,青少年一旦出现这样的不良行为,如果没有很好的教育和干预措施,将会影响青少年一生的生活。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