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学生健康

让孩子心理与生理一起健康成长

来源:网络

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是生理和心理成长、成熟的过程,成长中的儿童能否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关系到他们的现在,更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因此,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青岛市计生协会在当地的一项调查表明,5—12岁的儿童中,存在各种心理障碍的占18.3%,其中厌学、自卑、行为障碍现象较为集中。许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自私、过分依赖家长、缺少竞争意识和吃苦精神,担心长大以后很难成为有用之才,有的家长甚至对自己的孩子能否适应社会需要产生怀疑。专家指出,对孩子过于溺爱、父母关系不和或离异、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学习负担过重以及生理上的变化等,都是导致儿童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怎样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家长应对孩子做些什么?如何将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因教师的影响而在心理上烙上深深的痕迹,因而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教师良好的心态、丰富的情感,充分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主动学习、友好交往、自主发展。

探索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激励教育”,融心理健康教育于教学实践中,也应是教师的职责。青岛市福州路小学王校长说:“教师如果时常对学生进行激励为主的口头和书面评价,使学生在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中度过学校生活,对学生积极向上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俗话说: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行为举止和心理健康状况更是时刻影响着孩子。作为家长,你是否了解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孩子从你那里受到了哪些影响?是不是让孩子体验到了你的爱?

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儿童在模仿和学习父母行为的时候,可能已经把父母的心理状况也传递给了孩子,包括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丑恶观,不知不觉中都被孩子吸收。甚至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的爱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以较好的态度对待孩子,给孩子更多积极的评价,会帮助孩子建立信心,使他们努力去实践。相反,只能使孩子智力、能力、人格受到不良影响。爱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阳光和雨露,只有得到充分的爱,才能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仅是关心和奉献,亲密、融洽的情感交流至关重要!

针对家长普遍存在“有教子之心、无教子之方”问题,不少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热线或心理咨询室,青岛市市北区计生协会还采取举办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编写科普读物等形式,帮助儿童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目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

青岛市福州路小学时常举行的由孩子、家长、老师共同参加的独生子女家庭同乐会,就是很好的“家校合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每次活动都围绕诸如“我的快乐”、“我的烦恼”之类的主题,让孩子、家长、老师在欢快的气氛中,平等、坦诚、愉快地讨论、叙说、交流,相互之间无所顾忌,融为一体,最后由专家及时提供心理疏导与帮助,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许多家长说,通过类似的教育活动,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了,性格也变得开朗、自信,与他人的交往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儿童心理与生理能否一同健康成长,不仅是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孩子自身,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